赵贝贝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浅析霍尔顿的身份残缺
赵贝贝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霍尔顿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一名16岁的少年,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多重身份:儿子、兄长、学生、同学、青少年等,但其三种基本的身份:儿子、学生、青少年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却是缺失的,不完整的成长经历导致他最后被送往精神病院。拟从霍尔顿作为儿子、学生、青少年三种身份残缺在文中的体现、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来探讨主人公不幸的结局。
霍尔顿;身份残缺;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是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一经出版便炙手可热,使得当时只有小名气的作者声名大噪。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不仅成为当时美国颓废青少年效仿的对象,而且也受到许多国外文艺批评家的关注,有作家甚至称他几乎大大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霍尔顿虽作为儿子、学生、青少年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这三种角色在他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甚至是一片空白,本文从主人公生命中这三种身份的缺失来对其进行解读。
1.作为儿子身份的残缺。
霍尔顿出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律师,妈妈是家庭主妇,虽然全家的收入只靠父亲,但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父母为霍尔顿营造了一个比较优裕的成长环境,而且都尽量满足他各方面的需求,如给其买质量上等的花纹呢上衣、价值不菲的打字机、令同学羡慕的真牛皮皮箱和数目不小的生活费等等。而且不惜花重金送其到在教育界地位比较高的潘西中学,希望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便将来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作为儿子的霍尔顿是怎样回报父母厚爱的呢?
他花钱大手大脚,丝毫不爱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有了钱不是花掉,就是丢掉,有时会在饭馆或夜总会里忘记拿找给他的钱,还有,就是不管丢了什么东西都不在乎,这样大约在两个星期里几乎花掉了一个国王的收入。为此,常常把母亲气得发疯,父亲为这事也恼火得要命……霍尔顿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父母拼命挣的家底他却挥金如土,花钱如流水,完全不能体会父母背后的艰辛,典型的出身于富裕小资产阶级“不肖子弟”的形象。
当他决定外出流浪,深夜回到家中作最后的告别时,最想要见到的是妹妹,而不是生之养之的父母,甚至还很担心他们会突其不意地撞进来,最后因不愿和他们照面自己迫不得已躲到橱子里……可见霍尔顿对父母的情感是多么淡薄!
2.作为学生身份的残缺。
16岁的霍尔顿是一个学生,正处在求知的阶段,但作为学生,他不求上进,甚至甘愿堕落,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女人、酒和性。
他曾先后离开过四所学校,在潘西中学,因四门功课不及格被开除,然而他丝毫不感到难过,觉得读书没有任何价值,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人人称羡的凯迪拉克车。他满口污言秽语,句句不离“他妈的”“混账”等粗俗语言。对学校里所学的课程简直什么也不知道,面对教师的教诲时,一边在跟教师信口胡扯,一边却在想别的事。其撒谎本领可以说是“技艺高超”:“哪怕是到铺子里买一份杂志,有人要是在路上见了我,问我上哪儿去,我也会说去看歌剧”。①
和同学、室友的关系更糟糕,只不过一时高兴,想逗趣,就给同学来个半纳尔逊:“那是摔跤的一种解数,就是用胳膊卡住对方的脖子,如果需要,都可以把他掐死。我就这么做了。我像一只他妈的美洲豹似的一下扑到了他身上”。①最令人疯狂的是他抽烟酗酒,一天里大约抽了整整三条烟,乃至呼吸短促,差点丧命。论喝酒,他会喝得酩酊大醉,只有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一阵,才会有所清醒……所有这些堕落的行为都使他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很难让人想到他身上还有一个“学生”的标签。
3.作为青少年身份的残缺。
霍尔顿还是一个青少年,本该对未来的一切充满想象和好奇,过着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日子,但却显得过于早
熟,过早地接触到了成人世界。
特别是来到纽约的三天两夜里,他所看到和所做的,完全超出了一个青少年身心所能承受的范围。在来到纽约第一晚住下的那个旅馆里,他看见有个头发花白的家伙,竟然穿着女人的衣服,一边抽烟还一边照镜子,而就在另一个窗口一对男女在用嘴彼此喷水玩……这些下流玩意都毫无保留地涌入霍尔顿的视线中,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所不能理解的。除此之外,他的做法也处处向成年人靠拢,他用自己的高个子和头上的白发来证明自己的年龄,向别人索要只有成人才能喝的酒精饮料。在晚上无聊的时候竟会想到找个妓女来打发时间,又因不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不仅付出了多余的钱,还付出了多余的血。
所有这些行为都发生在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身上,让人不禁为之叹息。社会中的虚伪、奸诈随处可见,连爸爸所做的职业也不例外,“律师倒是不错,可是不合我的胃口,他们要是老出去搭救受冤枉的人的性命,那倒是不错,可你一当了律师,就不干那样的事了”,①整个社会犹如潘多拉的盒子里,只要掀开其中的一角,各种丑恶的事情便都涌现出来。
1.父母的忽视。
作为儿子身份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其父母。一方面,霍尔顿在家排行老二的地位使其处境很尴尬,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和弟弟:哥哥是家中的长子,自然承担着父母的期望;妹妹是唯一的女孩,父母和兄长的关爱也会源源不断地涌向她;年幼的弟弟虽不幸夭折,但他聪明懂事近乎完美,很难不招人喜欢。而在四个孩子中,父母对霍尔顿的关爱是最微不足道的,甚至忽略了他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另一方面,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霍尔顿来说,他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此时与父母的沟通尤为重要,需要父母从心灵和精神上予以开导和抚慰,以避免误入歧途。但父亲作为一名律师,每天只为挣许许多多的钱忙碌;而母亲一直沉浸在失去小儿子的悲痛中,忽略了身边还有一个同样值得关爱的未成年的儿子。母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霍尔顿也不例外,最想得到她的关爱,他在和同学开玩笑的过程中,会不经意地说出来:“亲爱的妈妈,这儿的一切怎么都这样黑啊……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嘛不把你的手给我呢?”①这呼吁是一个内心困顿压抑的少年渴望被关注的信号,但无人倾听。父母只是满足他物质上的需求,送其到私立贵族学校读书,给足足够的生活费,从未考虑过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是理解、包容和倾听。他心中的家不是一个温暖的地方,缺失了父亲和母亲的抚慰,传统严父慈母式的家庭观念在文中显得极其淡薄。可见其父母所扮演的“父母”这一角色无疑在霍尔顿的生命中出现了盲区,导致他作为“儿子”这个概念的缺失。
2.学校的失职。
霍尔顿作为学生身份的残缺,固然与他不求上进、不学无术等自身因素相关,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霍尔顿所在的潘西中学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培养,在这里,没有高尚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熏陶,有的只是虚伪和假模假式。学校声称自从1888年起,他们就把孩子栽培成优秀的、有脑子的年轻人,但实际上完全是一套骗人的鬼话,根本没栽培什么人才,这所专为富家子弟开设的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教师都没有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没有一个不是伪君子。
在霍尔顿眼里,学校里的校长哈斯先生是他生平见到的最最假仁假义的家伙,每逢星期天,遇到富人们开着车来接他们的孩子,他就像个娼妇似的巴结人,至于家境不太好的,老哈斯就只跟他们握一下手,假惺惺地朝着他们微微一笑。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校长行为如此势利,那些“为人师表”的教师们其虚伪更可见一斑:历史教师明知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在其离校之前还不忘讽刺、挖苦一下,大声读出他所写的作业,置其脸面于不顾;而一向很有学问,又博学生喜欢的安多里尼教师,竟然是个心理不健全者,在黑暗中轻轻抚摸霍尔顿的脑袋,吓得他落荒而逃。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通过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塑造而成,但学校的失职使得他的身份也变得模糊不清。
3.社会的腐败。
“当时的社会委实太假正经了,那些成天板着面孔教育人的社会人士虽然成天向孩子们灌输所谓的正统教育,背后却每个人都在为鄙俗不堪、腐朽糜烂的‘生活目的’忙碌着,相互挤兑、倾轧欺骗、不择手段以谋取和满足各自最大的利益和贪欲”,②当青少年角色和成人世界相碰撞时,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他,努力向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里迈进,成人世界的冷酷虚伪、道德败坏,撞击着他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使他看不清未来的路,一次次把他推向痛苦、孤寂、堕落的深渊。
肮脏简陋的小客栈,乌烟瘴气的夜总汇,无聊的电影和什么人都拉的妓女,使他找不到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人,找不到精神寄托和生活的目标,找不到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在大城市弱肉强食的荒原上,他看不清前面的道路。从市博物馆到格林威治村,没碰到一个正经人、一件正经事,没有朋友与亲人。奇怪的是,这个他万分反感、极端虚伪的社会,也把他当做坏人、一个四处白相、无所事事的浪荡子”。③
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和对成人世界的厌恶,使他转向对儿童纯真的守护,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麦田里”有新鲜的空气。而社会只是一片乌烟瘴气,没能给他提供一个文明的环境,展现在眼前的只是卑鄙龌龊、满目疮痍。
一方面,这些身份的缺失给霍尔顿成长带来诸多困扰,使他没能像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过渡到每一个年龄段,总是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成了一个边缘人,游离于大众之外;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没有传统观念和世俗看法的禁锢,造成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身份的残缺使他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身与外部现实的关系,并以决绝的姿态与之相抗衡。
1.对外部世界的反抗。
知道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好学生”,用不着和各色假模假式的人相周旋,霍尔顿采用消极的抵抗方式来和世界相抗衡,用自己的不合作态度来与之决裂。如他头上经常反戴的那顶红色鸭舌帽就是一个外在的表现,显示出内心的叛逆。在同斯宾塞谈话的过程中,教师教导他说人生是场球赛,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霍尔顿的想法是“你要是参加了实力雄厚的那一边,那倒可以说是场球赛,可到了另外一边,一点实力也没有,什么也赛不成,根本谈不上什么球赛”,①虽不同意教师的观点,可嘴上说的却是逢迎的话。当整个世界都是伪君子时,再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它,未免显得可笑,霍尔顿便以自己的虚伪来抗击虚伪。在汽车上同女友萨丽胡搞时,虽厌恶得要命,但还是很虚伪地说了一句:我爱你……
美国文艺评论家大卫·盖洛威说“霍尔顿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批评者”,④他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反抗不正当的社会,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抗击不满,在形单影只的摸爬滚打过程中,也使自己成为了一个牺牲品。
2.对理想自我的探寻。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不能给霍尔顿以很好的保护,这使他转向理想社会寻求庇护,他的理想归属有三种方式:隐居、死亡、麦田里的守望者。
既然在繁华喧闹的都市中找不到一片宁静之地,霍尔顿打定主意到阳光明媚、景色美丽的西部去建立自己心中的家园。那儿没人认识他,可以随便找个工作就能养活自己,用挣来的钱在树林旁边造一座小屋,终身住在里面,找一个美丽的聋哑姑娘结婚,如果有了孩子,就亲自教他读书写字,这样他就不必跟任何人打交道,而别人也不会打扰他,他用与世隔绝的方式来找回自己,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当人生变得毫无意义时,死亡就具有了巨大的感召力。霍尔顿老是幻想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死去:把他放在行刑队跟前枪决、染上肺炎死去、自己会永远地走下去直至消失……面对充满敌意的现实,他找不到一条支撑自己活下去的道路,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使他对生命产生了不信赖。
霍尔顿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念头也是因一次偶然事件而起,当他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纽约街头时,不经意间听到孩子唱的一首歌“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使霍尔顿心情大为舒畅,一种想保护孩子的欲念悄悄萌芽。在经历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恶时,他更加下定决心要守护孩子,自愿担当起救赎者的角色,站在悬崖边上,守护着几千万个孩子,“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①同孩子们在一起,既可以保持童心,又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对霍尔顿来说,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事。
3.对现实状况的妥协。
理想世界总是充满玫瑰色,但现实却常常让人跌入深渊。真正的隐居是不可能实现的,总会有人来干扰这样的生活,永远也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只要一不注意,就会有人偷偷地溜进来,就在你的鼻子底下写上“x你”两个字。作为一个社会人,霍尔顿必须融入其中,与他人沟通,建立一种社会关系,他隐居、遗世独立的想法很难实现。
死亡也不能让人超脱尘俗,死后无非是葬在偏僻的郊区,给其立一个墓碑,上面写着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名字,以及哪年生哪年死,然后在墓碑下面就是令人厌恶的“x你”俩字,这无处不在的丑恶让霍尔顿感到无处可逃。
对孩子的无限热爱使他渴望探寻恒久、纯真、美好的儿童世界,使之免受庸俗丑陋社会的污染,这一探寻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儿童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带着率真、期望和想象走入社会,接触现实时会发现,世界远不是教科书里灌输、营造给儿童的那个充满正义、善良和欢乐的世界,在看到物欲膨胀,到处都是欺诈与暴力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迟疑不前,甚至自暴自弃,这也是人性的一方面。霍尔顿的想法既违背了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又与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因为“按照当时美国的社会规范,它推行的是虚伪的教育政策,妄想把学生培养成没有主见的、合乎主流社会传统文化规范的理想公民,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相互隔阂、无法沟通”。⑤
在这样的教育坏境中,儿童身上那种心无城府、率真坦然的秉性会一点一点被抹杀掉,取而代之的是虚伪冷漠,由此看出霍尔顿的探寻是逆潮流而行,失败早已注定,最后躺倒在精神病院并打算明年九月份再回学校念书就是他妥协的标志,孤军奋战的霍尔顿在自私冷酷的社会中是找不到理想中的自我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令人窒息的客观现实和极度匮乏的精神生活,使人们感到一种无以复加的恐惧和孤独,于是便用滥交、酗酒、毒品等来麻醉自己,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的想法和主张总得不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加之他生命中各个角色的缺失,使其消极厌世,以“恶”的身份出现。霍尔顿虽身体腐化,成长过程也不完美,更有诸多不良品行,但在精神上还未完全堕落,仍然渴望着真善美。他内心始终有一方净土,那是他永远的天堂,其尚未泯
灭的善良天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精神净土的守望者形象,如一颗璀璨的星星,在那片漆黑的天空中熠熠发光。
注释
①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3,249,41,289页。
②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③黄影秋:《<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个性及其成因分析》,载《安徽文学》2007年第1期。
④吴丽丽:《美好的探寻悲惨的失败——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⑤李雅琴:《青春期的成长之殇——<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意义探析》,载《发展》2013年第10期。
[1]【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周小波,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6).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42.
[3]黄影秋.《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个性及其成因分析[J].安徽文学,2007(1).
[4]吴丽丽.美好的探寻悲惨的失败——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6).
[5]李雅琴.青春期的成长之殇——《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意义探析[J].发展,2013(10).
Analysis of the Incomplete Identity of Holden
Zhao Beibei
(School of Liberal Ar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00,China)
Holden was a sixteen-year-old boy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lived in the 1950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s a social person,he had multiple identities:son,brother,student,classmate,teenager and so on.But among them three basic identities of son,student,teenager are missing during his life.The incomplete growth experience led to the result that he was taken to a psychiatric hospital finally.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 the hero’s unhappy e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ments and reasons of incomplete identit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m.
Holden;incomplete identities;The Catcher in the Rye
I106.4
A
1672-6758(2015)04-0097-4
(责任编辑:郑英玲)
赵贝贝,在读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Class No.:I106.4 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