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周 瑾,赵帮宏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重庆市农委及农广校从2011年开始探索创办农民田间学校,鼓励农技人员、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领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各区县农广校的组织统筹下,根据村级主导产业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办各具特色的2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3年内,重庆市共培训农民学员近6万人次,每所田间学校开展培训活动平均12次,并开展了入户指导和电话咨询等服务,及时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快捷地传递给了需要服务的农民,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有理想、敢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学校体系建设上,全市统一按照“八个一”高标准创办农民田间学校,按产业把学校建在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践的村级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地,并按照产业生产季节,开展田间地头培训。“八个一”标准即: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科技协调工作站;培养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建成或完善一个农民科技书屋;搭建一个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场);在市农民田间学校网络下建立一个窗口;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具体如下。
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在村里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运行的科技协调工作站,该站由市级技术专家、区县或乡镇技术负责人、村农民辅导员及村负责人构成,主要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进行技术研究,尽力解决培训过程中农民学员遇到的技术难题,注重对区域独特性的理解,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为农户创收贡献应有的力量。
确定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辅导员是决定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质量的关键,其选拔要从品格、能力、知识水平等各方面考虑[1]。通过规范辅导员培养、登记管理、聘任准入、考核评估、政策激励等,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相对专职的高素质辅导员师资队伍,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生产实际。通过辅导员连接、引入各种科技资源,为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关键作用,为培养农民的信誉意识、生态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健康卫生意识、集体协作意识、社区发展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并完善一个农民科技书屋,该书屋配置各类书籍至少2 000册以上,配备电视机及DVD机各1台,规范书屋相关制度。科技书屋的设立主要是让农民学员有一个好的理论知识学习平台。田间学校是以实践为主的教育载体,但理论学习也不可忽视。农民科技书屋内的学习资源,都是浅显易懂,贴近农民理解能力的科普读物。设立科技书屋,有利于农民提高自身农业科普知识水平,减少学习过程完全靠人工解疑答惑的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搭建一个农民远程教育平台,配置电脑及电视各一台,组织农民及党员观看相关节目。针对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信息不对称、技术推广难等问题,搭建一个连接农民与科技、信息、市场相联接的互联网平台,针对农民需求,整合、引进多方资源,更好地与市场连接。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将农民的需求快捷反映到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下一步指导的工作方向。远程教育平台不仅使农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更多寻找解决办法的资源,还可使农民获取最新农事信息,为培训计划和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发现、培养一批农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他们扎根于农村、贴近农民,可以把农业科技、信息便捷地推广、传递给身边农户,使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实现农民服务无缝隙对接。每所农民田间学校要求培养的农民科技示范户不低于10户。
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场)。科学试验田(场)是建设田间学校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学员实践的场所。农民学员在辅导员指导和启发下,在参与田间(养殖场)的试验过程中动脑、动口、动手,提高观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试验田(场)在整个的学校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辅导员和带头人应积极利用好试验田(场),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每一所田间学校必须设置一个科学试验田(场)。试验田(场)的1/3是常规对照田(场),2/3是新技术和新产品试验田(场)(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内容、试验分区、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和试验示范报告)。
在全市农民田间学校网络下建立一个窗口。网络窗口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更新。农民学员可通过这个网络窗口了解培训的目标、进程、成果,了解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客观环境的变化等。
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是农民学员经验、交流的平台,通过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信息,农民学习、使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学员个人的种植养殖经验和心得体会,优秀学员或种植能手典型介绍等,让农民学员学习到新的知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以后的生产、生活进行必要的改进。
重庆市各地在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时,积极利用各个部门的资源和当地的发展优势,共同打造农民田间学校。如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房屋作为课堂教学、开会地点、集合地点等,整合组织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作为远程教育基地,农业部门的农民科技书屋和远程培训平台作为学习交流的阵地,中国知网的网络书屋作为学习知识的平台,基层农技体系的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或种养大户的生产基地等作为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基地等。
重庆市的农民田间学校围绕村社重点产业、以产业命名,并坚持服务产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原则,一个产业建立一所学校,一所学校服务一个产业,学校根据生产季节,对农民及时开展培训,实现产业支撑学校,学校壮大产业[2]。如万州区的甘宁镇柑橘农民田间学校、巴南区界石镇海棠村水藤菜田间学校、江津区的花圃村蔬菜农民田间学校、九龙坡区的铜罐驿花椒田间学校等等,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一是办学地点灵活,有的农民田间学校办在村级服务中心,有的直接办到专业合作社社长的院坝,有的就在田间地头办学校。二是领办人多样,有的是由村委会领办,有的是由农技人员领办,有的是由专业合作社的社长领办,有的是由种养大户领办,还有的是由龙头企业或者农村经纪人领办。
在领办农民田间学校时,坚持开放办学的宗旨,秉承建设“无围墙”农民大学堂的理念,强调不管农民田间学校的领办人是谁,都以农民为中心,是农民群众自己的学校,必须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3]。因此,凡是有兴趣的、愿意参加培训学习的农民都可以到田间学校参加培训。
1.确立建校理念。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产业为依托,以村级服务中心为阵地,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远程教育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把学校办在产业上,办在市场农业主体上”的办校理念。
2.明确建校目的。创办农民田间学校,要实现“两有一提高”的目的。即让农民学有场所,农技人员服务有舞台;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整体上得到显著提高。
3.创新建校模式。按照“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分别创办“农技人员带领型”、“大户带动型”、“公司推动型”、“大学生村官创办型”和“专业合作社领办型”等各具特色的学校[4]。
4.整合各方资源。为合多方力量办好农民田间学校,在区县农委和乡镇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下,建立了以村为承办单位,以农广校、农技站为主体,相关业务站所、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为支撑的教学服务机构,形成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建校办学“四结合”:即将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相结合;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项目实施相结合;与“阳光工程”等各业务局培训项目相结合。
2011年初,重庆市农委举办了首届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为23个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示范区县培养了100余名辅导员,并迅速在万州、江津、巴南、九龙坡、秀山、彭水、綦江、云阳、大足等区县率先建起了农民田间学校30余所。各地农民田间学校的有序开展,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重庆日报》、央视第七频道和重庆市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对重庆农民田间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成为了重庆市农村工作的亮点。2011年11月1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参观了万州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现场,对重庆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农民培训探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抓学员队伍建设。按照“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将对接受教育培训有着很大需求和迫切愿望的农民作为学员选择对象。选择标准是:要具备“同质性”,即要有相同的培训需求;要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要热心公益事业,在群众中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接受能力强,如基层组织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经营能人等。
2.抓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选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且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感情的同志参加中央、重庆举办的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学习。目前,全市约40余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培训市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960余名。同时,在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工作中,特聘相关行业的权威专家以及农民“土专家”,建立技术专家团队,定期为田间学校学员指导。除此之外,积极调动种养大户、村委会领导的积极性,将他们吸收培养成村级辅导员,通过他们的宣传与指导带动周边农民学用结合,形成“辅导员+专家技术团+村级辅导员”的联动机制。
3.抓培训体系建设。在农委和所在乡镇领导的统筹下,建立了以区农广校为培训单位,以村公共服务中心为培训阵地,委属农技站、果树站、多经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为支撑的教学服务机构,形成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局面。
4.抓阵地建设。统一了“八个一”的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具体标准见正文第一部分)。
5.抓实效,重实践。重庆市在田间学校的教学活动中,着力创新培训模式,不论是“农技人员带领型”、“大户带动型”,还是“公司推动型”、“专业合作社领办型”,都力求突出培训对象的主导性和主动性,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突出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突出现代网络的引导性和操作性,突出学用结合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1.为农技推广搭建了舞台。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这样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同时,在实施农民田间学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5],为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进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入户率90%以上。
2.为农民活动提供了场所。由于农民田间学校机制灵活,学习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式活跃生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农民群众心中,学校不单是他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课堂,也是他们的文体活动中心,有的已称它为“农民会所”,还有的称它为“农民之家”。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科学种田意识、无公害安全生产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明显增强。
3.为农业部门树立了窗口。近年来,重庆市各村都相继建起了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民享受更多公共服务提供了许多保障。但所有已建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本上都没有开设农业服务的窗口,更没有农技服务的牌子。现在,在农民田间学校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就有了农业服务的阵地,开设了农技服务的窗口。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开展,就是农业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的具象化体现,是与社保、民政、医疗、计生、公安等部门共同构建村级服务的窗口和阵地,是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的“家”和工作平台,是他们发挥专长、展示成果的舞台,是跨越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桥梁。
4.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在开办田间学校学员中,涌现出一批优秀辅导员、优秀农民学员、科技示范户、“田秀才”、“土专家”,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6]。
5.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辟了绿色通道。重庆市自建立农民田间学校以来,已培训新型农民近6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新型农民通过参加近1年的培训,平均每户增产20%,增收3 000余元以上。
[1] 齐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J].农民科技培训,2012(3):49-50.
[2] 徐春晖.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1):44-45.
[3] 张明明,石尚柏,林夏竹,等.农民田间学校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25(2):129-134.
[4] 李红良,张彩萍,张建军,等.“畜牧农民田间学校”开发农民智力[J].北京农业,2007(8):6-7.
[5] 张求东.农民田间学校的实施效果及推广方法评价[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6] 王山.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特点和创新[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