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宪敏,姜晓明,鞠晓红,李 瑶,王月华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冯宪敏,姜晓明,鞠晓红,李 瑶,王月华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为了使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医学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相应教学改革。通过分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人体寄生虫学;临床医学;教学方式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医学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然而目前临床上寄生虫病常被误诊。2008年,云南省普洱市爆发流行旋毛虫病,4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水肿、肌痛、肉眼血尿等症状,但无一例被准确诊断为旋毛虫病[1]。这一事件间接暴露出当前人体寄生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地位被忽视
近年来我国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的人体寄生虫学学时数明显缩减,有些院校已将其由必修课改为考查课或选修课,部分专业甚至取消了这门课程;加之实践教学部分几乎没有投入,学时少,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开展。其结果导致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无法达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任课教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为了短期内的科研项目,聘用教师时忽略了对其临床专业素质的要求,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医学专业训练,对临床一无所知。教师只是就课本内容讲解,很难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1.3 对寄生虫病危害性认识不足
过度的宣传,使得多数学生甚至教师认为寄生虫病已经基本被消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对寄生虫病流行趋势有正确认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寄生虫病依然是重要的传染性疾病,全球每年有1 700万人死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近年来,人口流动使输入性寄生虫病的发生迅速增加。特别是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如2001—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75%,带绦虫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52%。由此可见,寄生虫病仍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4 寄生虫病确诊困难
由于寄生虫可侵入人体各系统的不同器官,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寄生虫病可见于临床各科,如妇科门诊常见的滴虫性阴道炎,神经内科常见的脑囊虫病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蛔虫感染引起的胆道症等。在人体寄生虫学学时数大大缩减的情况下,国内各医学院校又未单独开设该课程,临床课程亦未安排寄生虫病教学内容,导致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寄生虫病不甚了解,寄生虫病患者经常被误诊误治。2006年,北京市民由于食用福寿螺,造成160多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部分患者因误诊误治,医疗费用甚至超过5万元[3]。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不仅可以诊治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而且还能发现一些少见病与疑难病。
1.5 教学内容陈旧且针对性不强
当前我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重点仍以寄生虫生物学为主,很少讲授临床相关知识,不符合临床医师应具备寄生虫病知识的要求,无法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难以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
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常见寄生虫虫种内容安排较多,而对再现、新现的寄生虫病缺乏足够重视。其结果使得教学内容与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不能有机结合,教学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2.1 改革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我国寄生虫病疾病谱的变化改革教学内容,缩减我国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丝虫病、姜片虫等内容。讲授过程中注重疾病本身的特点,提高医务工作的防范意识;补充食源性及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等知识[4]。同时,适当加入真实病例充实讲授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注重人体寄生虫学与临床各学科间的交互渗透。
2.2 改进教学方法
可采用CBL(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其他综合性教学法。CBL教学法是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发展起来的全新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讨论式教学。近年来,我院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重新规划教学体系,选择出可进行案例设计的相关教学内容。如寄生虫感染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引出相关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和致病特点等。提出案例后对相关知识点合理编排,尽量做到知识点间的联系符合理论逻辑,连贯性强,同时达到有效覆盖,避免重复出现。从学生反馈和问卷调查来看,该教学方式受到普遍欢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性思维方式的培养[5,6]。
2.3 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知识均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系统、扎实的人体寄生虫学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知识,能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寄生虫病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对于一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必须加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联系,使所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应将人体传统寄生虫学教学内容与寄生虫病流行态势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1]姚亚.旋毛虫病群体发病早期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 (6):55.
[2]WHO.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何战英,贾蕾,黄芳,等.北京市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爆发疫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41-1242.
[4]刘明远,刘全,方维焕,等.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7):1205-1225.
[5]全芯.PBL教学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8):636-637.
[6]杜奕英,关晓东,赵蕾,等.CBL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施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8):4-5.
G420
A
1671-1246(2015)09-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