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红
(仰恩大学 文艺教研部,福建 泉州 362014)
中国有着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支系,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客家民俗舞蹈就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将客家的地方特色展现的淋淋尽致。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民俗舞蹈生态文化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但在传承过程中,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很多民族文化慢慢遗失。本文将针对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于客家民俗舞蹈能够有更深入的认识。
客家是中国独特的地缘性群体,而早在秦汉时代,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许多北方人开始向南迁徙,当然这些北方人都是汉族人,他们迁徙到现在的江西、福建、广州等地方,与当地原著居民相互融合,客家文化从而诞生。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的标识,是客家人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客家具有特定的地缘性,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环境[1]。
由于客家人是从北方迁徙而来,因此,中原汉文化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人们从客家话与客家风俗之中,可以探寻到一些与汉唐时代中原汉文化相似之处。而客家又只存在于赣、粤、闽三地边界处,有着独特的区域性。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文化的精髓,并吸收了原著居民的优秀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集聚。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积淀,它是由风俗习惯、语言表达、知识信仰、法律道德等人类各方面组成,客家民俗舞蹈是通过肢体对于客家人生活、精神等的表达。因此客家民俗舞蹈有着明显的中原舞蹈的特色,也融合着当地原著文化元素。
舞蹈源于生活,客家民俗舞蹈就是客家人生活的反应。客家民俗舞蹈在独特的地域与自然环境下,根据客家人的生活、习俗等,融合客家人的服装道具,通过客家话来演绎客家独有的艺术形式[2]。客家民俗舞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客家人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惯,包含了客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古朴乡土气息的展现。客家民俗舞蹈源于生活,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种类也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打花鼓。打花鼓目前主要流传于闽西南一带。打花鼓的表演形式多样,一般来说有二旦一丑三人表演为多。在过去,旦角都为反角,男扮女装。旦角手上拿着锣或者在要上系鼓,并扭腰摇头。而丑角手拿着扇子配合且角或唱或舞。打花鼓的音乐是有特定的,非常适合这种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节奏放快。“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这句老话一直流传在闽北,打花鼓把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又结合客家人的生活风俗,通俗易懂,是闽北客家人独有的舞蹈形式。
第二,龙凤灯。龙凤灯流传于闽西一带。在客家话中“灯”与“丁”音相似,龙凤灯是元宵节的民俗舞蹈。在元宵佳节,客家人为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便扎灯祈福。灯的造型非常多,素材取于生活中的各种动物,例如狮子、老虎等,也有中国神话中的吉物,例如龙、凤等。表演者的扮相则是客家汉剧的装扮,龙凤灯的舞蹈队形也多种多样,变化多端。
第三,席狮舞。席狮舞流传于梅州市一带,是客家人独有的民俗舞蹈之一,主要是僧尼在佛场的一种。席狮舞起源于唐朝,唐朝佛教非常流行,传入梅州地区,客家人将佛教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从而产生了香花派,席狮舞是香花佛事的一种。席狮舞表演主要由佛教的僧尼表演。在汉族文化中,狮子是吉祥辟邪的神兽,在席狮舞中,表演者把草席当作狮子进行表演。在整个舞蹈中,模仿狮子在捕食、奔跑等过程中的各种形态。席狮舞质朴,也寓意保佑世人平安健康,深受客家人喜爱。
第四,舞麒麟。舞麒麟在客家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客家民俗舞蹈不可或缺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广州一带。在客家人的大迁徙的过程中,将舞麒麟从北带到了南。舞麒麟历史悠久,据考证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麒麟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图腾舞,然后是拟兽舞,再到民间舞,然后宫廷舞,最后再次是民间舞。麒麟也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舞麒麟代表了客家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以及努力。
第五,采茶灯舞。采茶灯舞也流传于闽西一带,是客家民俗舞蹈的一朵奇葩。“采茶”、“扑蝶”是采茶舞的基本,而音乐主要是民间小调,采茶灯舞欢快热烈,整个气氛十分轻快。采茶灯舞从字面都可以判断是客家人将自己的生活融入舞蹈中,表达了劳动的快乐。采茶灯舞将客家人在采茶过程的神态、心情表现的淋淋尽致。采茶姑娘轻盈地在茶树间劳作,轻快质朴,当蝴蝶不小心闯入时,姑娘的惊喜,与蝴蝶嬉戏,整个舞蹈体现了客家人的质朴以及对生活的喜爱。
第六,高跷扑蝶。高跷由来已久,在汉文化中非常广泛,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而高跷扑蝶则是客家民俗舞蹈的特有,主要是用高跷的形式来展现扑蝶的活动。表演者一人为丑公,一人为丑婆。丑公左手拿着扇子,右手高举着系有蝴蝶的竹片,而丑婆则是右手拿着扇子,左手舞着彩色的手绢。在整个表演中,分为“望蝶”、“戏蝶”、“追蝶”、“扑蝶”等各种嬉戏情景,丑公手中的蝴蝶时而飞,时而停,不断的逗引丑婆来捕捉。丑婆则是在整个过程中被丑公弄的应接不暇。高跷扑蝶主要是以丑婆为主,丑婆在整个表演中面部表情十分生动,将嬉戏过程中的高兴、娇态表现得淋淋尽致。高跷扑蝶直接表现了客家人闲暇时的欢乐以及家庭的和睦。
客家民俗舞蹈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各方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以及生活中的点滴。例如采茶灯舞是客家人劳作生活的直接写照,而舞麒麟、席狮舞等又表达了客家人对于生活的满足以及龙凤灯在节日的期盼。
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是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客家人智慧的积累。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有着多元性[3]。而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也是如此,不仅具有中原汉文化的影子,有融合其他民族的元素,使得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在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笔,也成为客家人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全球化、多元化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不仅是技术、设备的日新月异,西方文化也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首先,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正充实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更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各种现代文化逐渐取代传统文化,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也在不断的被取代。流行舞、街舞、机械舞成为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传播越来越快,而民俗舞蹈却越来越少,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正在流失,这种典型的“活化石”正面临着消失。[1]现代化城市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失去了先人对于生活的向往,体会不到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真谛,也没有时间去练习民俗舞蹈,更缺少欣赏民俗舞蹈的机会,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少。青少年对于现代舞十分喜爱,而民俗舞蹈却很难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如麒麟舞,会制作麒麟头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的艺人如果找不到传承人,随着他们的离世,客家民俗舞蹈文化也逐渐遗失。
客家民俗舞蹈的老艺人一个个离去,使得民俗舞蹈文化失去很多传统的文化内涵,以前很多地方都有同一种民俗舞蹈,而现如今可能只剩下一两个地方还保留了下来。以前客家民俗舞蹈的道具还比较容易买到,民俗舞蹈的流失,道具也在减少,客家人特有的道具服装也是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一部分。老艺术家绕花的传承人释常宽说:“客家民俗舞蹈我们这一代还有人可以传承,可是下一代去不知道在哪?民俗舞蹈的发展和传承还是需要年轻人。”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地方都以经济为主,尤其是近几年旅游的发展,许多地方盲目跟风,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了发展经济,各地以民俗舞蹈为活动的载体,即以吸引人们眼球,来招商引资或招揽游客。[2]但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民俗舞蹈失去了原有的含义及意义,原先的纯粹性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商业元素。传统的民俗舞蹈也会被改变了原来的模样。[3]
最后,现代环境下,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面临的一个大危机是创作。如今民俗舞蹈的编导很难深入民间去采风研究,导致他们对于客家文化和客家人认识的缺失,只是凭着书本或者想象等去编排舞蹈,也使得民俗舞蹈失去了民俗的特点。各种改编,各种其他元素的融入,使得客家民俗舞蹈成为了人们消遣的消费品,根本不能代表客家人的生活与精神文化。当然,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表演套路的一成不变,服装道具的老旧,有些客家民俗舞蹈特色不够鲜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在这些因素中,最严重的是没有传承人。
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面临的局面不容乐观,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可能消失,如何来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已经急需解决,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客家民俗舞蹈虽然是民间的活动,但政府应该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宣传。首先,鼓励年轻一代去学习客家民俗舞蹈,对于这种传承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对于老艺术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此外,应大力宣传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贵以及如今面临的危机,让客家人从根本上认识到客家民俗舞蹈文化是客家人独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是搭建平台,组织客家民俗舞蹈表演。
第二,开办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学校。开办这种特色的舞蹈学校,将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融入教育当中,对于其传承发展提供基础。学校只是一个平台,这种特色舞蹈学校对于课程应该重视,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发展,不能随意去改编。
第三,江西、福建、广州等地客家应该加强联系。客家具有地缘性,主要存在我国江西、福建、广州三地边界处,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客家文化这种移民文化无法去模仿和复制,在客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具有汉文化的特征,但都融合了当地文化元素,因此各地的客家文化又不相同,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其独特性,突出特有的东西。加强各地客家文化交流,将完整的客家文化共同点成为客家文化的基点,塑造各地鲜明的文化亮点。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发展是基于民俗活动或仪式当中的,三地客家加强联系,既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又能塑造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整体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同时对于保留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北到南的迁徙,造就了客家文化的璀璨,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是客家人精神与物质文化的总称,而客家民俗舞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具有地域性,主要存在我国赣、粤、闽三地边界处。客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支系,具有汉文化的影子,又融合了当地原住民的文化元素。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体现了客家精神,它独特的表演方式、风格及内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文化。客家民俗舞蹈形式多样,表演素材丰富,像采茶灯舞反映了客家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满足于在生活中的乐趣。但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正面临着几大危机,这种珍贵的非物质遗产正在逐渐消失,传承和发展客家民俗舞蹈刻不容缓,需要人们一起努力。
[1]康雪.针对民俗舞蹈发展中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6):187-190.
[2]杨丽琼,吴丽娴.旅游表演中的艺术真实性分析——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04):130-134.
[3]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J].民俗研究,2006(03):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