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栋
(河南省社科联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1)
“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遵循。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适应“新常态”的研判。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粮食生产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过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须被抛弃;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变发展方式的条件已具备。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物质生活的保障。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之本。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政治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事关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全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用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创造了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奇迹。尽管如此,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耕地和水资源等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屡屡大幅波动,2008年爆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粮食价格攀升到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停止粮食出口,20多个国家因粮食问题发生骚乱,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和今后世界粮食危机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开始急剧下降,粮食产量出现大幅度减产。从2003年开始,实现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全国粮食产量由4 307亿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6 071亿公斤,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
应当看到,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长期把粮食主产区限定在从事粮食生产的战略安排上,造成主产区土地、劳动力等大量自然资源无法像沿海地区那样更多地参与收入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工业化、土地资本化等市场竞争中,使得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力水平较低,贫困人口集中,城镇化水平进展缓慢,区域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后。
粮食生产者与粮食消费者及粮食企业、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失衡,严重影响了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粮、棉、油、糖、肉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不论是从消费、投资、出口方面看,还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都将出现一些重大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粮食生产部门要认识这些发展变化并主动适应变化。
“中原熟,天下足”。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河南粮食核心区是国家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粮食有效供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基础地位无可替代,直接关系国家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程度与粮食安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03年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有了长足发展,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逐年提升,到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 020.98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了14.4%,居全国第二位;2014年粮食产量5 772.3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61.71%,居全国第二位。2003—2014年连续11年实现增产,连续9年超500亿公斤,粮食总产始终占全国1/10左右,小麦始终占全国产量的1/4以上。2003—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2011—2014年居全国第二,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粮食大省。河南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4,增产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总增产量的1/5。河南粮食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持大局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省粮食生产一直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河南视察粮食生产,给予河南在粮食生产方面以指示和鼓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作为国家粮食核心区,河南的粮食生产既要解决好全省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又要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还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正是这种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历史使命,使得粮食生产在河南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近些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宏观大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目前不论是在生产成本方面还是在资源环境方面,河南在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都面临一系列困境和挑战。
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农业土地、农资等价格上涨较快,特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工成本和土地费用占到了粮食生产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粮食生产带来双重挤压,农民辛辛苦苦在田地劳作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粮食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仍是软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脱节,“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怪圈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河南省人均GDP不仅长期远远低于主销区的人均GDP,而且也低于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的人均GDP水平,甚至还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3年河南省人均GDP为7570元,而主销区为23 709元,相差16 139元,同期河南省人均GDP比全国粮食主产区的人均GDP低2 34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60元;而到2012年河南省与主销区、主产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为34 354元、6 203元和8 520元,差距增长了1倍还多。
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的弱质性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中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农业既难以有效地吸纳外部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又难以有效防范生产要素的外流,而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加剧,又进一步强化了粮食生产的弱质性。此外,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的新常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紧缺。同时,受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起来并不顺畅。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原油及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并且向下传导影响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引起投入粮食生产的农用工具、畜力、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油物质以及相关服务价格显著增长,再加之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下降,促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未来谁来种地将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最大障碍。
粮食增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农业资源过度开发、超强利用基础之上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加剧,生态安全威胁加大,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难度增加。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气候条件不稳定性增加导致粮食增产存在一定的困难。据专家预测,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的变化,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我国进入了食品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加上长久以来的对化肥、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担忧等,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一些地方农业过量施肥用药形成的面源污染,在影响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品质安全造成了很大压力。
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但是农业科技进步仍显缓慢。在耕地减少的态势下,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就成为粮食增产潜力的核心内容,目前河南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相对乏力,粮食增产研发能力不强,且技术推广体系薄弱。使得粮食单产技术上的新突破和技术的推广速度相对较慢,种业及粮食生产链安全面临挑战。
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尤其是农业补贴不断增加,渐渐逼近约束“黄线”,补贴的边际效应却在逐步递减。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补贴政策更加高效、合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比如,要让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资金制约,必须要撬动现代金融的力量,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资本的逐利本性之间存在矛盾,政策性支持仍显不够,导致农村金融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尚未充分破题,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当前正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也是农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阶段。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抓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牢牢把握新常态的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努力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把粮食生产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粮食生产道路。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环保和扩大内需上来。体现在农业上,就是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集约型内涵式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河南作为产粮大省,既要稳粮,又要增收,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粮食生产需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抓好粮食生产就会有发展经济的底气,保持发展经济的定力。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只有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才能改变当前一些地方粗放耕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状,使粮食生产发展更好、效益更高、发展更持续。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调整好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生产出更多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更加注重粮食生产的效益。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创新驱动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根基。在新常态下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同样要向改革和创新要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通过拓宽科技创新道路,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粮食供应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的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多主体、多区域,以共生、协同、增值、共生为核心,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也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安全体系。目前,构建粮食供应链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美国的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5大粮商,已形成农场—中转库—港口—出口的粮食供应链;加拿大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局也构建了粮食出口供应链;日本、印度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粮食物流系统。借鉴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优化粮食产业体系,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快整合河南省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资源,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一要加大规模种植力度,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粮食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在粮食生产,要改变小农经济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必须对现有粮食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进行一场粮食产业化革命,促进农村粮食生产土地和劳动力合理流动,采取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二要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大型粮食企业集团。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竞争优势,世界粮食产业竞争已不再是某一生产单位或某个产品的竞争,更多的是由整个产业链条上企业集团相互竞争形成的产业链合力的竞争,因此推进众多弱小粮食企业尤其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联合重组成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已迫在眉睫。三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强粮食产业链联结。粮食流通产业在粮食产业链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耦合作用,变传统的粮食流通为现代流通,对整合粮食产业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制定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政策,加大对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产业投资,支持现代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
面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变化,面对粮食安全的新要求,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的任务尤为繁重、紧迫。提高农业、农民组织化程度,就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一个长久不变”、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即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积极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构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粮食科研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引进,推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粮食科技投入中政府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以品种创新为重点,加强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粮食研究机构及试验室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吸收和创新能力。二是提高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围绕粮食生产目标,确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通过项目带动引导资金和人才向重点技术、重点作物及重点区域倾斜,加快粮食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开展小麦、玉米等优势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和推广优质超级品种。三是建立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业务相分开的基本原则,合理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四是涉农科研单位、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类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农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加强农业及粮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科技团队、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
按照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原则,突出主要粮食品种特色,合理划分区域和结构布局,建设粮食现代产业园区,打造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进优势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以粮食产业园区为基础,大型骨干粮食企业为支撑,粮食上下游产业配套,涵盖种植业、加工业、物流业、商贸业的产业集聚区。通过对粮食资源的整合,组建粮食产业集团,拉长产业链条,首先要整合提升现有资源,推进粮食企业重组整合,走规模经济的道路。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拉长产业链条,进行上、下游的立体整合,提高粮食深加工转化能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再次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走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之路。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柱,构成有活力的企业群体,实现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产业链角度来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是我省粮食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打造全粮食产业链条,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生产、收储、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集群。重点抓好粮食产销协作产业链,粮食物流产业链,粮食加工产业链和粮食仓储产业链建设。将粮食产业链扩展到价值链、信息链,使各产业链环环相扣,相互调剂补充。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粮食产量和生产力的提高,但其战略目标绝不仅仅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河南在今后发展中要走出强化粮食生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现代化工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粮食产业,努力形成粮食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以及与粮食产品精深加工和粮食市场紧密配套的粮食产业工业化集群,粮食产业朝着标准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粮食主产区要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基地、优势产业基地,真正引领当地的粮食产业化发展。要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推进强化粮食生产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河南不但是我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我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需要将上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产业集群,贯彻和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理念,形成具有粮食生产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以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粮食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强粮食产业品牌建设,增加粮食加工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河南粮食主产区多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区,非常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可以结合这一实际,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在河南粮食主产区优先开展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试点和推广工作,使有条件的农民自愿采取有偿转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将土地资源集中使用,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可采取安置补贴政策,鼓励经确认已经拥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城市长期就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安家定居,流转出在农村的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以便为土地适度集中和增加粮农收入创造环境条件。建立土地流转基金,重点扶持规模经营农户和粮食生产经营公司,以减轻其面临的市场压力,降低其经营风险。从政策上切实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粮农收入。
[1]洪涛,傅宏.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陈明星.基于粮食供应链的外资进入与中国粮食产业安全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8):57-62.
[3]赵予新.产粮大省粮食产业链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4(1):20-22.
[4]杨茂,赵予新.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13.
[5]李铜山.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理性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20.
[6]孙丽姗.河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2):38-39.
[7]赵予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3(8):51-54.
[8]孙丹,赵予新.粮食产业链整合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