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诗歌与其哲学思想的统一性

2015-03-17 02:23姜嫄,王琪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拉尔夫爱默生诗歌

爱默生诗歌与其哲学思想的统一性

姜嫄1,王琪2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050024)

摘要:超验主义领袖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以其《论文集》为主要成果向世人传播超验主义哲学思想,这部著作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其散文家的身份也深入人心。但作为诗人的他也很重视将超验主义思想与诗歌进行完美融合。爱默生的许多代表诗歌作品都反映出诗哲一体化的倾向,这种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探讨爱默生易被忽略的关于诗歌的研究面,对全面研究爱默生及超验主义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诗歌;超验主义;诗哲一体化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姜嫄(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生态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发起和领导了超验主义思想运动,被尊为美国精神的先知。超验主义是美国思想史、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思潮和一场文学哲学运动。超验主义宣称在经验和科学之外,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换句话就是说,人应该相信直觉,人是有能力直接触碰真理的。爱默生将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贯穿于其作品中,主张反对权威,相信直觉,个性解放,打破神学的束缚。他的超验主义观剔除了加尔文教派以神为中心的论断,吸取了康德的先验论和欧洲浪漫派的思想,得出人能够凭直觉认识真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人就是上帝的结论。[1]

虽然爱默生的诗人身份和他的诗歌没有他的论文作品那么广为人知,但是他的诗歌中也丰富地蕴藏着超验主义思想的精华。他的诗歌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过分苛求韵律和格式,而是将主题、思想、韵律、格式、内容天衣无缝地呵成一体,统一性好似浑然天成,实则注重表达精神与主题,核心精神表达到位了,形式再稍作雕琢,便可成为一首经典诗歌。就连爱默生自己也曾说过:“诗不必长,每一个词都曾是一首诗。”可见他要求诗歌杜绝水分,思想高度丰富凝练,争取使每个词的出现都有意义。

从爱默生的代表作品中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的哲学思想,虽然思想脉络纷繁复杂,但融会贯通,主要是启发人们精神上的觉悟,探索自然,发现真理,表达真理。从《论自然》开始,爱默生便将其主要哲学思想与诗歌结合在一起,将深刻的哲理结合诗意的文字变成警句。[2]他认为,诗人是伟大的,是一个民族的先驱和预见者,诗人可以通过创作诗歌解决哲学形而上的问题。

一、统一性的形成过程

爱默生的文学作品有两本散文随笔集和三本诗集。第一本诗集在1846年的圣诞节发表,这部诗集是爱默生的文哲结合探索阶段,他试图将哲理嵌入诗句中,达到统一性,从而奠定一种诗哲默契的旋律基调。第二本诗集是《五月节及其他》,这本诗集语言深邃难懂,警句频出,叙事感也较强,哲理意味浓厚,是爱默生最优秀的一部诗集。在这部诗集中,爱默生真正达到了诗歌与超验主义思想的完美结合:他通过使用象征想象等手法,将自然和真理表达出来,使自己作为一个媒介,让大众听到来自上帝的声音和感受万物之道。可以说爱默生在第二部诗集中也解决了部分关于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万物同一是支撑爱默生发展超验主义思想及创作诗歌的本源。最后一本诗集在爱默生步入晚年后出版,名为《爱默生诗选》。

1839年,爱默生创作诗歌《问题》,这是他初次试着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嵌入诗歌当中。在这首诗中,他流露出不愿受形式的束缚等倾向,比如“我喜欢教堂,喜欢僧衣,喜欢灵魂的先知……我不愿做那黑色的僧侣”[3]。这里“黑色的僧侣”实际上象征着严格的诗歌形式与格律,爱默生喜欢“教堂”“僧衣”“灵魂的先知”,这些都是很具体的内容,是主题、思想,都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客观存在,可是如果“做那黑色的僧侣”便要受形式的束缚,这是爱默生作为诗人所不愿意的。爱默生追求的是表达思想,履行诗人最天然的职能,为何要将内容主题束缚于形式?但是他当时没能提出解决方案,不过这首诗却是爱默生诗歌道路上的转折点。

在爱默生第一部诗集中,还有一首很重要的诗,是开篇长诗《斯芬克斯》。这首诗典型地表达了他关于哲学思想与诗歌应该相统一的观念,他认为没有哲理和文学思想作为根基的诗歌不是真正的诗歌。《斯芬克斯》这首长篇诗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有个女神叫斯芬克斯,她要每个过往的路人都要答得上一个谜语,答对了就放过,答错了就要被吃掉。爱默生将一个经典至今的谜语作为引子,逐步引导读者理解他的哲学思想。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一开始四条腿走路,后来两条腿走路,最后三条腿走路?[4]谜底当然是人。当斯芬克斯听到这个满意的回答之后,说了一些很有玄意的话,便消失在了苍茫浩瀚的宇宙中。爱默生借用斯芬克斯这个形象引导人们思索人之存在的问题。人为什么存在?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抛出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让读者自己思考。整首诗中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与诗歌恰当地结合起来,他认为万物同一,不仅散文可以表达哲学思想,诗歌也可以,甚至诗歌才是最该表达哲学思想的文学形式,诗歌才最能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斯芬克斯》这首诗晦涩难懂,结尾斯芬克斯女神的消失又有太多的玄意,这恰恰说明了爱默生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也表明了他希望哲学思想与诗歌统一于一体的态度。这首诗关于存在的问题已经涉及人的无意识,结尾神的消失又是无意识的安排,冥冥中好似又回答了存在的问题,堪称超验主义的典范。

如果说《问题》是爱默生统一哲学思想与诗歌的开始,《斯芬克斯》就是它的实践和巩固。此后,爱默生就走上了诗哲一体的道路,也一步步地引领广大读者理解他这种精神,探索并将之发展。

二、代表诗歌分析

爱默生除了认为万物同一,他还认为诗人的使命便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展现宇宙的神奇。他认为,宇宙间万物的生存、流转、灭亡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是万物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实不同的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里都默默地被动地遵循着规律,他们相同的性质便是统一性,是大自然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又把他们分割开来,使其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却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这大概就是自然的奥秘吧。在《色诺芬尼》中,爱默生写道:“所有事物,都出自一个原型;鸟、兽和花朵,歌曲、画像、形式、空间、思想和性格,蒙蔽我们,貌似许多事物,其实同出一辙。”[5]这首诗就是表达了万事万物背后相通,起源于一的哲学观点。

再如,爱默生经典的无韵体诗《日子》。这首诗完全抛弃了英国传统诗歌固有的韵律模式,形式上显得很自由,它不用韵,诗行长短不一,如行云流水,潇洒倜傥,但又不丢其核心,如中国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爱默生同时也在表明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再好的形式,如果内容不自然,便称不上真正的诗歌,更传达不了真理。可以说这首诗也是爱默生诗哲融合的典范。

《康科德赞歌》是在主题上表达诗哲统一的范例。这首诗虽然在格律形式上深受英国诗歌传统的影响,但是表达的内容、主题、思想、灵魂,却是与传统英诗恰恰相反。这首诗以美国为背景,描写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纪念碑。因此,爱默生在这首诗歌中也注入了自己天下大同、合而为一的观点。爱默生追求和谐,不仅提出自然、直觉精神方面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向美国政治提出建议,希望国家之间互相借鉴,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

爱默生在诗歌《诗人》中曾描述诗人那双“如太阳般的眼睛”能够看见“广袤无垠的天空中的飞云”,还能“透过男人、女人、星星,看见远处大自然的舞蹈;能够穿过宇宙,种族,极限和时代,发现音乐的秩序和和谐的格律”。表面上看来,大家会认为诗人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不仅能够捕捉到有形无形,还能运用这种超能力捕捉真理。其实爱默生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能力只有顺乎自然规律才能获得,才能运用到诗歌写作中来表达真理。爱默生认为诗人、天才没什么可怕的,只是每个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有没有机会开发而已。爱默生把自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隐藏在《诗人》当中,只有融入他的诗歌,站在他的角度去细细体味,才能顺着他所引领的道路方向发现人与自然的哲理。

三、统一性的影响

爱默生认为,自然是思想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他的超验主义自然观不仅在当时影响了美国文化,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其中代表性的诗人有19世纪的惠特曼和艾米丽·狄金森,以及20世纪的罗伯特·弗罗斯特。

传世经典之作《草叶集》是惠特曼的杰作,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惠特曼创作这部诗集是极大地受爱默生的思想影响呢?在形式上,惠特曼放弃了传统的抑扬格五音步的固定模式,选择了自由体,在这点发展了爱默生不束缚于形式的主张。在思想、内容、主题以及灵魂上,惠特曼更是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观的影响。惠特曼认为,诗歌应该具有“诗性”,这是让诗歌之所以为诗歌的根本,而惠特曼在创作过程中就贯穿了思想内容在作品中占决定性地位的原则,即“重要的是催生韵律的主题”,他给予诗歌以灵魂,便是对爱默生理念的继承。

1882年4月27日,爱默生在波士顿逝世,这给艾米丽·狄金森造成了很大的精神打击,因为狄金森从小酷爱读书,并且是爱默生的忠实粉丝,她的创作思想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只不过狄金森与惠特曼在很多方面很不“相同”:惠特曼磅礴大气,狄金森稳健内敛。狄金森非常喜爱“自然”“美”这种爱默生经常使用的字眼,而她生活孤僻,性格古怪,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使她接触到大自然并运用大自然进行创作,这样符合她的心理倾向。还有,惠特曼是整部《草叶集》都对爱默生《论诗人》一一回应,狄金森是部分回应。

和前两位不属于同时代的罗伯特·弗罗斯特,也深受爱默生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哲学思想的影响,但是弗罗斯特描写大自然的负面更多一些,而且注入了部分悲观的宗教因素。若论弗罗斯特对爱默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则是发展更多些,他有很多自己的新观点与超验主义思想结合,但他仍属于一名超验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弗罗斯特也像爱默生一样经常使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试图实现思想与外部现实的统一。弗罗斯特的诗风虽然不像惠特曼那样磅礴,也不像狄金森那样隐退,但他简单的风格却透着深刻的哲理,这说明他理解外部世界很深刻,这点也深受爱默生的影响。虽然弗罗斯特略显悲观情愫,但是他的核心思想包括自然是精神化的灵魂,将自然与人相统一,这都是对爱默生超验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之,受到爱默生思想影响的一代代诗人,都将他的哲学思想和诗歌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诗哲统一性,使大众的文化精神得到进一步开化和提高。

作为诗人的爱默生,他以超验主义思想为内容,辅以诗歌的形式,通过展现大自然的奥秘与神奇,将自己的文学哲学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人们多加净化自己的心灵,多与大自然沟通,提升精神境界,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也正如文学家们追求的:和谐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素艳.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化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8.

[2]李征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2(2):159.

[3]范道伦,编选.爱默生文选[M].张爱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133.

[4]Emerson, Ralph Waldo. The Concord Hymn and Other Poems [M]. Dover Thrift. Ed.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96:4.

[5]Emerson, Ralph Waldo. The Complete works[M].IX.Boston:Houghton Mifflin,1904:137.

The Integration of Emerson’s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Poetry

JIANG Yuan1, WANG Qi2

(1.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2.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Abstract:The leader of transcendentalism, Ralph Waldo Emerson, spread transcendentalism philosophy to the world with theEssaysas the main achievement, which gave him great reputation and a national identity. But as a poet, he also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poems. Many of his representative poems are reflecting the tendency of the integration. This kind of writing styl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writers. Exploring the usually neglected part of Emerson’s poetry is significant for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im and transcendentalism.

Key words: Ralph Waldo Emerson; transcendentalism; poetry; integ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oems

猜你喜欢
拉尔夫爱默生诗歌
诗歌不除外
微言大义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
诗歌岛·八面来风
跟着拉尔夫闯世界
一个承诺
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