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祭祀对象的选取看梅山儒礼的价值取向

2015-03-17 03:15吴象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星文光

吴象枢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梅山儒礼是指湖南梅山世袭居民所传承的“儒教”,虽然也尊孔子为先师,却以“徽国文公”朱熹作为直接师祖,是在朱熹《家礼》、《仪礼经传通解》等基础上,经数代梅山儒士改造、修订而成。梅山儒礼虽然有神秘的程式,但是它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一脉相承,汇聚十三经精神,聚积了数代人的智慧和才学。梅山儒礼“本经”以及程式中所呈现的人本思想、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以及“礼治”、“德治”、“人治”、“中和之美”、礼乐作用等,都没有偏离儒学的核心内容,其礼德作用、诗教效果,在梅山地区产生过比较深远的影响。至于梅山儒礼的儒雅风格和教化内涵,笔者曾撰文介绍过①,本文再从梅山儒礼的祭祀对象即崇奉对象的选取来谈谈它的人本化价值取向。

一 梅山儒礼祭祀对象的人本化倾向

梅山儒礼名目全面,包括婚、丧、喜、庆、冠、寿、息(息宅)等方面的祭礼,都以天、地、君、亲、师以及人们心中树立的偶像为崇奉对象和祭祀对象。梅山儒礼中崇奉的个体或群体,统计起来不超过50个,主要以人或人性化的鬼神为主体,大致可以分为6类:

第1类,天神、地祇。在梅山儒礼中,对天神地祇的祭祀极少见。这种祭祀,在梅山儒礼只有4方面的祭祀对象,即“五方帝”、“冥京十二殿朝王”、火神、水神。

“五方帝”:五方帝在梅山儒礼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述。第1种表述叫“五方”或“五方帝”,又称“五方土府”,这是天地神祇含义的神,指的是东方青帝(属木)、西方白帝(属金)、北方黑帝(属水)、南方赤帝(属火)、中央黄帝(属土),在息宅的祭祀活动中重点祭祀,在其他祭祀中,虽然提及名称,但不是祭祀对象。第2种表述是“五方天帝”,或称“五方大帝”,指的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5位圣人,这和《礼记?月令》中所说的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黄帝轩辕氏是一致的。这种含义的“五方天帝”不属于天地神祇,属于圣人偶像,在梅山儒礼的祭祀中很常见。

“冥京十二殿朝王”:12殿阎罗王。实际只有10殿阎罗王,加两司官,常常被称为12殿阎罗王,只在丧礼中祭祀。

火神:即“火德星君”。南方火德星君即火神,这与“五方土府”的说法一致。但火神和水神,在梅山儒礼中都单独祭祀。

水神:即“水德星君”。水神和火神一样,虽然与上文提到的“五方土府”说法一致,但水神常常单独祭祀。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水神与井神、龙神是一类,通观梅山儒礼“本经”后发现,“水德星君”却高于龙神、井神。

其他主要的天神和地祇,在梅山儒礼中都没提到祭祀,而且这4类神的祭祀,也不常见。

第2类,被奉为儒礼的先师。主要是孔子和朱熹,还包括“五圣”及儒礼先生的直接传承先师。作为有传承关系的儒礼士要祭祀自己的先师,这很正常。但是,在其他祭祀中,特别是丧礼中,祭祀孔子、“徽国文公朱夫子”或其他“儒家五圣”(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梅山儒礼中极其普遍。比如在丧礼中,不管有几天祭祀,每天都有一场“奠文公”(朱熹)。即使没有任何婚、丧、喜、庆活动,也有专门对“先圣祠”的祭祀,是所有祭祀活动中最盛大之一。

第3类,历代宗亲。祭祀历代宗亲,常常指高、曾、祖三代,而且还常常与“福德尊神”同时祭祀,启告称呼也是“某某堂上某氏历代宗亲暨福德尊神”。这是极普遍的祭祀,不管是哪类祭礼,祭祀历代宗亲不可少。特别是在丧礼中,每天都必须有一场。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普遍的认识中,“福德尊神”或“福德正神”指的是“土地公”,可在梅山儒礼中,“福德尊神”或“福德正神”都与历代宗亲同时祭祀,而“土地公”有单独的祭礼。由此可见,梅山儒礼并没有把“福德尊神”或“福德正神”与“土地公”合二为一。从所见的20多篇不同的祭祀“历代宗亲暨福德尊神”的祭文来看,用词用语如“丕振乎家声”、“祖德流芳,永锡家庭之福”、“箕畴九衍,五福先推;华岳频呼,三多济美”、“而炽而昌,箕裘共乩丕振”、“缅维世泽,积厚流光”、“灵爽不昧”,都是笼统地说明前人的榜样作用以及前人对子孙的期望。

第4类,生活中相依相伴的鬼神。这类崇奉对象在祭祀中更加普遍,如土地神、庙王、司命(灶神)、门丞、户尉、井神、荡秽等,他们如邻居或伴侣一样,时刻依存在人们身边,虽然他们被人们神化成比人更高一筹本事的鬼神,但在梅山儒礼中,他们却更像是与人们共生的伙伴。这些鬼神经常得到人们的祭祀,人们可以随时发起对他们的祭祀活动。在丧礼中,这类鬼神一天要祭祀3次。

第5类,榜样式的圣人或英雄偶像。这类偶像,在人们心中起着榜样作用,同时又成了人们心灵中的守护神,如上文提及的“五方天帝”,以及文昌帝君、城隍、嫘祖、武乡侯诸葛先师等,直接以他们的原型人物的事迹影响人们,起榜样和教化作用。

第6类,地位低下的鬼魂。在丧礼中,包括车夫轿夫等“夫头力士”、引魂童子、“孤”(即各类冤魂野鬼)等地位不高的鬼魂,都会有专门的或盛大的祭祀。这一些,虽然不是人们崇奉的对象,但在梅山儒礼中,却是人们尊重或关注的对象。

除以上6类以外,在丧礼中,对亡灵的祭祀极频繁,每日三餐都有祭祀,“亡者为上”,激发人们对亡者的尊重和悼念。

梅山儒礼的以上6类祭祀对象,从总体来说,主要以对先人、圣者或偶像为祭祀主体,较少对虚拟的天地神祇及鬼神进行祭祀,而且,即便是一个神,在祭文的表达中,也把神拟人化,在他们身上可看到其动人之处。可见梅山儒礼的祭祀对象具有较明显的人本化倾向。

二 祭祀对象选取的价值标准

从上文可以看出,梅山儒礼在祭祀对象的选取上,明显重人而轻神,这与我国传统的“儒教”有一些差异。我国古代的“儒教”,从《周礼》就确定“昊天上帝”为最高的崇奉对象。《周礼》明确规定:“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1]451“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物。”[1]456“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1]459-460可见,在我国正统的儒礼中,天地、日月星辰等各类天地神祇都是祭祀对象。可在梅山儒礼中,其中的大部分都没有确立为梅山世袭居民祭祀的范围。

当然,这很可能受过去等级祭祀的影响。早在《礼记》中就有规定:“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先。”[2]150-152在这种礼制之下,梅山居民很少祭祀天神地祇很正常。也由此可见,古梅山居民选取的祭祀对象有一定的政治标准。

但是,虽然遵循政治标准,但又没有严格按这一标准执行,毕竟还有一部分是对天地神祇的祭祀。如果仔细研究梅山儒礼的手抄“本经”后,不难发现,即使是火神、水神,其实也如同土地、门神等鬼神一样,是相依相伴的神灵。因此,梅山儒礼中选择的祭祀对象,重点在于人,即使是神,其实也是人性化的神灵,或有人物原型的圣者和偶像。而且还可发现,每一类祭祀对象的选取,都代表了某种价值取向。从梅山儒礼的祭祀对象中,可以大致反应出下面4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强调圣人的教化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才德全尽之人。人们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有强烈的愿望,儒家早就在这方面树立了完美形象,如尧、舜、禹等圣人,就是公认的圣人。儒家公认的圣人很多,主要有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王、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等。还有如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等先贤大儒,也是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而在这众多的圣人中,梅山儒礼选取了称为“五方天帝”的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黄帝轩辕氏作为崇奉对象。在人们心中,这些人具有开启世界及文明开化之功。而另外选取的是孔子及其他“五圣”,还包括“徽国文公”朱熹,这些人,在人们心中,有思想启蒙及繁荣文化之功。

在梅山儒礼的大型祭礼中,或者丧礼中,有一个程式叫“五方洒净”,其中有一段叫《开光词》的咒语是这样写的:

文星烱烱,文彩煌煌,光辉发越,明照非常,无微不照,无影不彰,左右胪列,裴然成章,妖魔恶物,屏迹遐方,文光速现,速现文光。[3]

这个程式中的“五方”绝非指5个方位,而是指具有开辟天地之功的“五方天帝”所创造的世界,这咒语中有几个关键词“文星”、“文彩”、“文光”,都指的是文明开化、灿烂文采。

梅山地区的两个主要县叫新化和安化,宋神宗时建县,当时这两个县取名,“新化”是“王化之新地”之意,“安化”是“人安德化”之意。梅山由“梅山蛮地”开化成文明之所,靠的就是“文星”、“文彩”、“文光”,可以“无微不照,无影不彰”。

(二)强调忠贤或英雄的榜样作用

在梅山儒礼的祭祀或崇奉对象中,那种起榜样作用的贤人或英雄比较常见,如“文昌帝君”、城隍、关帝、诸葛孔明等。

“文昌帝君”在梅山儒礼的祭祀中很常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昌一般指天上文昌宫六星的总称。《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在斗魁中,贵人之牢。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辅星明近,辅臣亲强。斥小,疏弱。”[4]1293梅山儒礼中的文昌,在数篇不同的祭文中,都没提到是天上星辰,而从祭文中明显可以看出是一位贤人。比如《告文昌文》篇中这么说:

恭维帝君,职司桂籍,位镇梓潼,周初诞降以来,九十世尽忠尽孝;晋代徙居而后,千万代立德立功。[3]

《明史·礼志》称:“梓潼帝君者,记云:‘神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景泰中,因京师旧庙辟而新之,岁以二月三日生辰,遣祭。’”[5]1308显然,“文昌帝君”是由有名有姓的人崇奉起来的偶像。梅山儒礼祭文中描述“文昌帝君”贤能的文辞比比皆是,另如《二朝奠文昌帝君尊神文》中说:

维神籍溯西都,世居蜀地。考六籍之事,并掌轮回;收五岳之形,全归掌握。乃文乃神乃圣,钦帝号于梓潼;立功立德立言,司士流之桂籍。飞鸾开化,为一十七世士大夫身;立鹄宣荣,度百千万亿善男女劫。拥五色云霞之气,施四方雨露之恩。[6]

该篇中的描述虽然有传神的因素,但都是在宣传和树立“文昌帝君”贤能和教化的榜样作用。

在梅山儒礼的祭文中,对“城隍”的宣传力度极大。在丧礼的祭祀中,不管丧礼进行几天,每天有3次祭祀城隍。城隍,传说中是一个护城之神,可是,在众多的祭文中,却很少提到守城之功。再者,在古梅山地区,不管是新化还是安化,从宋朝开始至今,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城,为何梅山居民对城隍如此崇奉?如果仔细读祭文,不难看出,城隍的原形人物是一个可敬的英雄。先可以看祭文中的描述:

功高汉室,千秋之俎豆常新,爵列王朝,万古之荣光不灭。(丧礼之《启城隍文》)[6]

都尉书衔,曾荷龙章于汉室;通侯列爵,更膺鸾诰于熙朝。(丧礼之《二朝奠城隍尊神文》)[6]

职衡廌史,德配邑侯。(丧礼之《二午奠城隍文》)[6]

神灵赫灈,德泽汪洋。忠全汉代,爵列侯王。阴阳爕理,黎庶安康。隐恶扬善,显忠遂良。风清肺石,雨润桁杨。(丧礼之《三午奠城隍文》)[6]

恭惟尊神,参赞化育,爕理阴阳。操彰善瘅恶之权;幽冥一理;连原始返终之义,生死同归。(丧礼之《奠城隍文》)[7]

城隍的原形人物是西汉初纪信,曾为刘邦作替身而战死。《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4]373如此忠烈之将,人们一定爱戴,最先由郑州人把纪信奉为“城隍”。

社会上很多由人演化而成的神,人们常常忘记了该神原形的形象,仅取神道之下的护佑之功。但是,在梅山儒礼中,都是取其原本就具备的精神和浩气。不只是“城隍”如此,在祭祀“关帝”(关羽)时,也不作为财神敬奉,而是作为忠义之士纪念和弘扬;祭祀诸葛孔明,不是作为智多星祭祀,而是作为一个体恤百姓、尊重生命的好人来崇拜。

(三)强调相依相伴的和谐和平等关系

在梅山儒礼中,有如土地神、庙王、司命(灶神)、门丞、户尉、荡秽等神灵,在丧礼中,一日3次祭祀,即使不是丧礼,也单独为这些神灵祭祀。这些神灵,在梅山传说中,一般都有人物原型,比如,土地神的原形是一个叫张福德的人,自小聪颖至孝,官至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司命的原形是一个叫张公定的人,以孝出名而奇遇爱情;门丞、户尉的原形是唐代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二位将军。这些神,在人们心中,不管他们过去是将是官还是士,都已经成了老百姓心中一个平等的虚拟伴侣,在梅山儒礼的祭祀中,虽然祭祀活动很频繁,但没有太把他们当神看,而用对好友或亲戚的语气与之对话,如一些祭文中这样描述:

影斜人散,桑柘含日照之晖;月朗星稀,坛壝送晚钟之响。爰陈不腆,聊备夕飧。伏兾夜饮厌厌,写不醉无归之乐;玉灵赫赫,着有求立应之功。(丧礼之《一夕奠庙王尊神文》)[6]

祭文中没有曲意奉承庙王,只是对自然景做一个诗意的描述后,告诉庙王是该吃晚餐的时间了,顺便对庙王的护佑之功表示感谢。另如丧礼中祭祀门丞户尉的祭文也与之类似:

星临万户,月傍九霄。众神满座,谊垂同僚。灯烛辉煌,酒肴罗列。夜饮厌厌,莫不令德。毋嫌菲薄,探月吟风。伏祈默佑,度死济生。(丧礼之《一夕奠门丞户慰尊神文》)[6]

再如:

赞襄礼教,虽职位之不同;护佑亡魂,谅恩情之悉洽。兹者晨炊新熟,用荐馨香。早膳肃陈,代申哀悃。洋洋在上,尚其来格来尝;濯濯厥灵,尤兾无灾无害。(丧礼之《二朝奠门丞户慰尊神文》)[6]

这种语气轻松的祭文在梅山儒礼中比较普遍,以平等轻松的气氛与这些神灵共存共依,少了很多敬畏,多了一些友好和谐。

(四)强调与弱者的平等,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赈恤

在梅山儒礼的丧礼中,有给如车夫轿夫、引魂童子之类的不够级别的鬼魂开展的祭祀,感谢他们在超度亡魂中所付出的努力。梅山儒礼中的这份平等,与儒家倡导的尊重人格尊严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在梅山儒礼中,还有一个很引人注意的程式叫“赈孤化散”,这是在丧礼中必须开展的一段程式。该程式包括好几场祭祀,其中有对诸葛孔明的祭祀,借诸葛孔明体恤平民的精神劝导世人关注弱者。其他的祭礼,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别有召孤、劝孤、慰孤、赈孤、诫孤、送孤等祭祀。不管是哪一场,都是对孤魂野鬼以平和的语气安慰和劝诫。比如《男孤诫词》:

士庶名流各有情,沈沦湮没恨吞声,今霄吊尔一觞酒,万斛愁肠应自平。[3]

这种劝诫词,一点教训语气也没有。

在这个“赈孤化散”的程式中,有很多精彩的祭文,除了体现写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之外,更表现了梅山儒礼的很多哲学思想,如与全民同乐、与全民共兴、重视民情、尊重人性、人格平等、达观处世、积极入世以及正确的生死观,都在这些祭文中有所体现。有一篇祭文叫《慰孤文》,有的抄本又叫《劝幽文》或《劝幽歌》,据传为偏沅巡抚赵申乔所著,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伏以天开地辟,慨三皇五帝之茫茫;古往今来,嗟四生六道之滚滚。生死死生生复死,鬼人人鬼鬼还人。这等轮回,谁人免得。[3]

接着,从天皇氏开始说起,列举了广成子、共工、有穷氏、孔门72贤、汉廷28将等20多组古人及30来个典故,以此劝慰孤魂应该如何看等自己的命运。最后写道:

世上恨无千岁草,山中难遇万年丹。年年燕子鸣春,夜夜子规唤月。无有解脱,望断人肠。今当X等荐X之期,敬行施食之礼。馔以陆产之供,衣以云锦之衣。饥肠饿腹须饱餐,冷骨寒身宜暖服。铜门楼,铁扫帚,无非冤报冤,仇报仇;金沙地,白玉光,好念强中强,怯中怯。两脚踏开生死路,一声齐唱太平歌。[3]

以一声“太平歌”聚焦到达观、和谐的思想境界。

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这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在梅山儒礼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梅山儒礼,无论是框架、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我国儒家传承下来的平等的人本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和谐生活、兼济天下等思想,都在梅山儒礼中得到体现。

注释:

①笔者曾针对梅山儒礼发表过两篇文章:《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梅山儒礼之婚礼的教化内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孙希旦.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儒礼概要[M].涟源市梅山儒礼传承人吴建阳抄本.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订正儒礼通用录[M].涟源市梅山儒礼传承人吴顾养抄本.

[7]儒礼仪文新编[M].安化县梅山儒礼传承人陶稳固抄本.

猜你喜欢
文星文光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郭文光
郭文光
烟雨江南
鬼宅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非法传销被推上风口浪尖
What does a Trump Administration Mean for China?
丰收的喜悦
琴书和鸣——记2015吴文光“琴心”系列艺术活动展演
电动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新乡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