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继辉,贾连旺,孟仲蔚
(1. 浙江省义乌市江东中心卫生院,浙江 义乌 322000;2.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3. 解放军金华军分区干休所,浙江 金华 321000)
匹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叶继辉1,贾连旺2,孟仲蔚3
(1. 浙江省义乌市江东中心卫生院,浙江 义乌 322000;2.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3. 解放军金华军分区干休所,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39例。2组分别采用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另选择39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2患者组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后的血脂水平、hs-CRP水平、肝肾功能和肌酶谱。结果 匹伐他汀组治疗4周、12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1)。治疗12周后,匹伐他汀组TC、LDL-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P均<0.01);TG水平稍下降,HDL-C水平稍上升,但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12周2组TC、TG、LDL-C、HDL-C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伐他汀组治疗期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组用药后有4例ALT轻度升高。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效、安全,且有降低血清hs-CRP的作用。
匹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高敏C反应蛋白;老年人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积极降脂(特别是应用他汀类药物)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他汀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且具有调脂外有益作用[1-2]。笔者观察比较了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义乌市江东中心卫生院及金华市中心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65~85岁。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中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血清总胆固醇(TC)≥5.1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且能除外由肝肾及内分泌疾患引起的继发性血脂异常。所有患者受试前至少2周内未服用任何调脂药。排除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大量饮酒或有肝病病史者,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2倍者,肌酸磷酸激酶(CK)>正常上限3倍者,有近期严重创伤、手术、急性感染以及肿瘤等恶性病变者。按心血管病危险分层[4]皆属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31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9例。按随机数字表将78例患者分为匹伐他汀组39例与辛伐他汀组39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并同期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对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建议[5],选择39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5~85(73±5.6)岁。3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和改善生活方式,匹伐他汀组给予匹伐他汀钙片(日本兴和株式会社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53,2mg/片)2mg1次/d睡前口服,共12周。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商品名:舒降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片)20mg1次/d睡前口服,共12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原有降压、扩冠、降糖药物继续应用,每周随访1~2次,记录服药量及不良反应。对照组未服任何调脂药。
1.3观察指标 所有受检者进行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ALT、尿素氮(BUN)、肌酐(Cr)、CK和空腹血糖(FBG)检测。其中血脂检测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意见进行,禁食12h后抽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采用美国贝克曼CX4自动分析仪测定。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定标物及质控品均由芬兰ORION公司提供,检测范围0.1~10mg/L,定标物为CRM470标化超敏CRP定标液,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2.1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比较 匹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患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2患者组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12周后,2患者组TC、LDL-C、hs-CRP仍明显下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G稍下降,HDL-C稍上升,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患者组治疗4周、12周后,TC、TG、LDL-C和hs-CR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3组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P<0.01;③与治疗4周比较,P<0.01;④4例退出试验未统计在内。
2.2不良反应 匹伐他汀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ALT、BUN、Cr、CK均正常;辛伐他汀治疗4周有4例血清ALT升高,1例达正常值3倍,其余3例均小于正常值的3倍,虽经医务人员多方解释,患者仍自动终止治疗退出试验。治疗12周后,2组患者ALT、BUN、Cr、CK均未见异常,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均未发生肌病症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是心脑血管领域永恒的话题。早在1999年有学者提出AS是一种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6]。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炎症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全过程[7],血清hs-CRP不仅是血管炎性标记物,还是AS发生、演变和进展有关的促炎因子,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8]。有研究表明,在胆固醇水平正常,但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老年人群,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CRP水平,而且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9]。国内学者指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CRP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该效应独立于降LDL-C作用之外[2]。本研究中39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伴hs-CRP水平升高的患者,采用匹伐他汀干预12周后,患者TC、TG、LDL-C、HDL-C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1)。证实匹伐他汀对国人具有显著的调脂与抗炎作用,与文献[10-11]报道一致。
2010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于老年心血管危险人群同样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由于老年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更大,调脂治疗带来的绝对获益也更大。目前临床医生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存在普遍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老年患者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加之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及药物动力学改变,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12-13]。匹伐他汀是第3代他汀类药物,它不同于其他类他汀药物的代谢途径,安全性较好,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6%,特异性分布于肝,而肝摄取的匹伐他汀90%是经过分布于肝细胞基底膜上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转运的,不通过肝酶CYP3A4代谢,所以匹伐他汀极少发生药物代谢或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4]。临床工作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致肌酶水平增高较少,但导致ALT升高较多见,且常为一过性轻度增高,虽然血脂治疗指南指出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才可停药,但由于患者发现ALT增高往往情绪紧张、焦虑,拒绝继续用药。本研究中4例服用辛伐他汀后ALT轻度升高,虽经多方解释,仍自动退出试验。而匹伐他汀组治疗12周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受损、血ALT异常升高,亦未见其他严重不良事件,患者依从性良好。根据本研究有限病例的初步观察,提示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用匹伐他汀安全有效,其调脂效果与辛伐他汀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可以在国人具有适应证的患者中推荐应用。但由于匹伐他汀是一种新型、强效血脂调节药,应用病例数较少,且观察时间不长,对于它的使用规范、临床效果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尚需更多的临床实践来加以研究与进一步评价。
[1] 赵水平. 临床血脂领域年度事件评说[N].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01-06(C3)
[2] 赵水平. 血脂异常临床防治[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67-75;154-157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 武阳丰,赵冬,周北凡,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428-493
[5]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8):801
[6] 姚康.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永恒的话题,崭新的视角[N].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10-10(A16)
[7] 林杰,陈力平,肖立,等. 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与血脂相关指标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J]. 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09-511
[8] Fabijanic D,Banic M,Kardum D. C-reactive protein in cardiovascular risk evaluation[J]. Lijec Vjesn,2006,128(5/6):176-174
[9] Ridker PM,Danielson E,Francisco A,et al.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 N Engl J Med,2008,359(21):2195-2207
[10] Koshiyama H,Taniguchi A,Tanaka K,et al. Effects of Pitavastatin on Lipid Profiles and High-sensitinty CRP in Janpanese Subjec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Kansai Investigation of statin for Hyperlipidemic Intrevention in Metabolism and Endocrinology(KISHIMEN)Investigators[J]. J Atheroscler Thromb,2008,15(6):345-350
[11] Matsubara T,Nakao M,Marui N,et al. Impact of pitarastatin on high-sensitin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adiponection and adiponectin hypercholesterolemic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The PREMIUM Study[J]. J Cardiol,2012,60(5):389-394
[12]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6):535-541
[13] 刘梅林. 老年人他汀治疗:获益与安全性的平衡[N].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05-07(C8)
[14] 武云涛,杨立红,杜立,等. 匹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响的观察[J]. 人民军医,2011,54(8):707-708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4.013
R58
B
1008-8849(2015)04-0379-03
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