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视角的天津农业旅游创新发展路径①
天津社会科学院 苑雅文
天津农业旅游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存在着发展趋同,缺乏品牌观念等问题。应考虑将文化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采取在农业旅游活动中增强文化要素注入、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顺应旅游业发展规律、注入时尚内涵等措施。
农业文化 旅游文化 农业旅游
“文化”是个应用范围很广、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对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我国《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为了更加突出精神文化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本文选取狭义定义的视角来做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二是隐藏在行为方式背后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看法,即价值观;三是人们行为的结果,即文化的物质形态。
文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国家文化、经济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旅游文化和农业文化属于行业文化的层面。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包括客源文化、东道文化与服务文化。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的参与和供给结合中形成的。旅游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播性、地域性、传承性以及融合性。农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农业领域中创造的理念、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民俗习惯等精神财富。长期的农事活动中,我国形成了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哲学思想,推动了天文、建筑、中医药、种养技术等自然科学的进步,形成了民间习俗、农家餐饮等生活习惯,也衍生了戏曲、曲艺、绘画等艺术门类。
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而成的新的产业形态,指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及农家生活等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农业旅游文化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旅游文化为依据,依托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观念。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称之为文化力。研究表明,经济社会中文化力的推动已逐步向多层面、多功能发展,如通过价值观的改变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多种文化的融合来存进经济交往和经济合作,通过观察与判断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旅游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对传统的农业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文化以及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产生了很强的促进作用。文化力还表现为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也就是通过文化元素的注入,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2.1 农村景观文化
天津农业旅游发展有着较好的自然条件,拥有山、河、湖、海、泉、湿地等丰富的景观资源,景观种类齐全。天津北部的蓟县集山、林、水、关、古刹于一地,有盘山、八仙山等风景名胜;天津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境内有海河、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洪泥河、北运河、南运河等,还有翠屏湖等湖泊景观;天津有七里海、大黄堡等天然湿地;天津又是滨海城市,可以漫步沙滩、出海畅游、品尝海味。天津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历史文化景观,如蓟县的独乐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以古建、泥塑、壁画“三绝”闻名,拥有国内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黄崖关长城则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小站练兵园的复建则展现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历史意义。
2.2 农耕文化
天津农村地区的起源要早于600多年前建卫的城区。据考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天津就有了农业垦殖活动。天津各区域时空发展路径也不相同,潮白、蓟运河一带源自燕蓟文化,子牙、北运河一带是古代泉州文化的延续,大清、南运河一带源自古章武文化。天津土地历经各代屯田垦荒和早期资本主义试验,积累了厚重的农耕文化。历史上天津的知名农产品很多,如黄崖关蜜梨、下营板栗、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葡萄、宝坻三辣、七里海河蟹、三里屯菠菜、独流醋等知名度很高。举例来说,处在海河水系下游的宁河农耕文化历史久远,三国时期曹操把这里作为屯田、备粮和军需转输基地,元代开始试种水稻,明、清引进新稻种、新技术,水稻种植发展很快,“小站稻”成为知名地域品牌。天津境内还有600多年历史崔庄的冬枣林,西青区有清雍正时栽种的枣树,大面积的芦苇地则体现了天津的地域特征。笔者还曾对天津静海种植枸杞的历史进行了考证,“津血杞”的别号证明了曾经的辉煌。
2.3 农村饮食文化
“饮食”本义即“吃喝”,它不仅维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更是承载着文化。天津农业地区本身有着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发展轨迹不同,各农业区县还形成很多独特的食品或菜肴,如汉沽的八大馇,将大灶架在柴火上,卤汁沸腾时倒入不除内脏的“腥货儿”——蚶子、鱼、八带、墨鱼、虾等来自汉沽泥滩的八种(或更多种)海鲜,慢煮而成。为了适宜存放,口味略咸些,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菜。还有蓟县的炒咯吱、炒花椒芽、野菜饺子、一品火烧(邦均),宁河的河蟹手擀面、贴饽饽熬小鱼,武清的杨村糕干、黄花店豆腐丝,宝坻的潮白河鲫鱼,等等。独特的农村饮食,吸引着游客大饱口福之后,进一步探究天津农村文化的源头。
2.4 民俗民间文化
所谓民俗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承特点的文化事项。天津农业地区有民俗文化丰富,民间工艺品绝美众多。杨柳青、西双塘、葛沽等是民俗名镇,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画、杨柳青木版年画、刻砖刘刻砖、蓟县皮影雕刻、宝坻农民画、汉沽飞镲等乡村民间工艺享誉海内外。津南、北辰因漕运文化兴起的祭祀海神天后娘娘的一系列地方花会,特色鲜明。葛沽镇的“宝辇”花会、咸水沽镇的“海下文武高跷”、八里台镇的“民间吹奏乐”等是天津皇会典型活动。蓟县独乐寺庙会,规模大、影响力强,在整个京东地区庙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老庙会的遗存。天津农村还开展了蓟县梨花节、滨海葡萄文化旅游节、北塘海会、黄庄的丰收文化节、大港冬枣采摘节等农事节庆活动。
2.5 农业旅游的消费文化
天津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作为直辖市和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人口多、经济实力强、交通便捷。人们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周末及假期愿意享受生态、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活动,自驾、参团、家人或朋友相约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来自天津及周边省市的农业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购买力充足。
天津农业旅游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兴起到规范管理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农业旅游可以归纳成四大板块六种模式。从空间区位看可划分为:环城、滨海、远郊和蓟县山区四个板块;从经营方式看大致可分为:单一式农家院、乡村酒店、村落式农家院、休闲农业庄园、设施农业观光园与农业节庆六种模式。2014年,实现直接收入10.5亿元,农副产品销售及旅游综合收入39.6亿元,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景观旅游特色名镇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5个,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5个,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村(点)120个。
天津农业旅游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二是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创新举措;三是产品趋同缺乏内涵,品牌文化挖掘不够。除了硬件投入的不足,文化要素的缺失是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提供的农业旅游产品没有新意,缺乏有品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品牌文化。如很多农家院以烧烤为主,周末的山村里充斥着严重的烟熏味,无法体现生态、健康的农业旅游文化理念。
4.1 农业旅游活动中增强文化要素注入
文化要素的注入是提高农业旅游产品品质,形成差异化、高端化品牌的有效举措。天津农业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天津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当地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地方特色,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如北京游客来天津参与农业活动,一是对天津河、海风光的向往,二是对天津文化的探寻。天津应依托大都市背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借助农耕文化、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知名品牌。天津现在有很多有益的实践,如小站农耕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对塑造小站稻的品牌形象、品牌内涵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宝坻黄庄建设了“DIY水稻公社”,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举办插秧祭天仪式、潮白新河野钓、品稻田蟹、摘菜游戏、农耕文化展、庆丰收品新米等活动,有效推广了黄庄稻米品牌。总来说,大量存在的低水平农家乐等旅游形式,也说明天津农业旅游文化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4.2 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传承和保留至今,与人类的农业生产、生活活动相关的一切经验、习俗和遗留物。目前保护利用的主要方式有馆藏展示、入选非遗目录、缩微工艺品制作、节庆活态保护等。农业文化遗产源于农耕社会,是在人类自身能力较低的状态下产生的,这种低劳动生产率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农业文化遗产依附于土地,农民的生活、生产也依赖土地,这就产生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稻鱼共生系统就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这正是农业旅游吸引力形成的特质,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发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通过保护性开发,将农业文化遗产转化成“农业旅游产品”,运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商业模式”,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整个项目的综合收益。如黄庄的“水稻公社”,除了稻米的销售收入,还增加了餐饮、农事体验等旅游活动收入,同时树立了“黄庄大米”独特的品牌形象。
4.3 顺应旅游业发展规律,注入时尚内涵
农业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不能单纯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轨迹,在传统氛围里注入时尚要素。如咸阳袁家村跳出了多数农家乐的狭隘发展路径,把更丰富的地域文化汇聚起来,使游客可体验到两种美:一是自然之美,袁家村一步一景,四季不同。二是文化之美,老街、旧式宅院、老式农具和工具、老味道的作坊,无不散发出传统的文化味道,村史馆更是用文化拉近了经营者与游客的距离。袁家村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时尚”理念悄然植入到各个环节,如紧跟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袁家村的饮食崇尚绿色生态,对原材料监管严密,还有符合时尚潮流的酸奶、手工挂面等健康食品;针对现代人对休闲文化的追求,这里还有品茶、听戏、按摩等体贴的服务,住所既有舒适的农家院也有高标准的农家会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融合,迎合了游客追求传统又享受现代的需求。袁家村的成功实践是天津农业旅游提升发展的典范。
[1] 江晶,刘学瑜.北京市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模式和借鉴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22(6).
[2] 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 苑雅文.天津枸杞的栽培史及对复种“津血杞”的建议[J].天津经济,2015,248(1).
F203
A
2096-0298(2015)04(c)-131-03
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应急)课题(14YYJ-21)的阶段性成果。
苑雅文(1968-),女,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