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芳
早期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让幼儿爱上阅读并通过图画理解内容。对于图画书的分析、指导,是直接关系到幼儿是否能有效学习的关键。图画书可以分为两种:故事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故事类图画书,是通过一系列的有相应文字或无文字的图画讲述一个故事,叙事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从本质上看属于故事文学,是虚构的。而知识类图画书是以传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主要目的,说明性是其本质特性,没有虚构的成分。幼儿园早期阅读中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不能单纯的看作科学活动,而是阅读与科学的融合,使幼儿在学习感受说明性文学语言的同时,引发幼儿探索事物的欲望。科学知识类图画书作为幼儿科学知识的工具书,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也可以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试以绘本《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为例对幼儿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教学指导策略做一定思考。
一、对文本教材的分析
1.读本分析
《小燕子和它的朋友》是一本介绍鸟类的知识类图画书。这本图画书的主题是:介绍小燕子和它的朋友。次主题是:小燕子和它朋友的嘴型、食物及生存环境。深层次的内涵:保护环境,爱护鸟类。语言特点:采用了大量的说明性和专业性词汇;比喻句式“……像……一样”。图画特点:单页多图,多个角度、多种表现方式展现鸟的特点;图画的关系并列,不存在情节关联性。
幼儿与生俱来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书中又有一些鸟类是幼儿平时很少能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到的,幼儿天生的好奇心,让这本图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本图画书包含的科学知识和书面语言信息量大,文本以说明性文体为主,运用了很多说明性和专业性词汇,因此对于幼儿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图书的特点、难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
2.画面、语言等分析
这本图画书的画面是高清摄影图片和手工绘画相结合的,打开书,左边页上是一张大的、完整的鸟图,右边页面上是鸟的部位图,如嘴巴的特写图,让幼儿更能看清楚鸟嘴巴的构造。每一页可以独立成文,但前后还是有一定的关联。
书上的语言以说明性的语言方式为主,如“燕子的嘴巴又宽又长,像网子一样,可以在空中抓到爱吃的昆虫”。以生动、形象、易于被幼儿理解的文学性说明文为辅,如“ 小麻雀的嘴巴短短尖尖的,可是又厚又有力。像一把钳子一样的嘴巴,可以很容易地啄起地上的谷粒”“扁扁长长”“又尖又细”“细细小小”……
二、对幼儿学情的剖析
了解途径:区域自主阅读+自由讲述
了解要点:
1.科学性词汇概念。通过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调查、了解,已知:幼儿知道燕子、麻雀、啄木鸟、鸭子、老鹰等鸟类的名称及钳子、夹子、钩子等常见工具。未知:幼儿不知道鹭鸶、鹦鹉、黑面琵琶、红鹤等鸟类的名称及“鸟”的概念;镊子、凿子、鱼叉、老虎钳等工具。
2.相关科学知识经验。幼儿已有经验:常见鸟的名称、生活环境。幼儿未知:嘴的特点及食物、生活环境的关系。
3.学习阅读科学类图画书的基本技能。主要是图文结合阅读、图画阅读的关注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观察、关注、不理解;能力一般的孩子:倒推(看到钩子才想到是嘴巴像钩子);能力较强的孩子:细致观察,能比较图标与嘴的关系。
4.兴趣点、关注点。①不熟悉的鸟类。(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好几种鸟类是不认识的,他们误认成别的鸟,或者是说不认识,很想认识。)②小标志。(书上为帮助幼儿理解而出现的小图标。)
三、对教材的删选及教学目标的制订
1.《小燕子和它的朋友》教学活动目标框架
核心经验 教学活动目标
语言经验 1.愿意向同伴、老师讲述自己阅读中的发现和感受
2.愿意并能借助图表、图画,较清楚地介绍自己认识的鸟的名称、生活环境、食物及嘴部特征等信息
感受非叙事性的文本结构 1.通过反复阅读感受,熟悉读本的问题结构
2.学会按照鸟的生活环境收集资料,自制图画书
熟悉理解说明性或理解性语言 观察画面(有关说明鸟的特征的说明性语言)
获取科学词汇概念 1.知道小燕子和其他的鸟的名称
2.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
3.了解与鸟嘴相对应的工具名称
获取科学知识经验 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环境、食物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环境、食物和嘴的特征及关系
学习阅读的基本技能 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方式阅读理解图画书
2.《小燕子和它的朋友》教学食谱
根据核心经验架构的活动目标,我们给《小燕子和它的朋友》制订了完整的教学食谱:
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在进行《小燕子和它的朋友》的读本教学时,笔者采用的教学活动有: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由这个读本形成了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1:集体教学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阅读并初步认识小燕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它朋友的名称。
2.愿意了解鸟的相关信息,萌发对鸟的兴趣及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鸟和人类的关系
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鸟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
2.小燕子的本领
师:你看到过小燕子吗?
师出示PPT:它的嘴巴长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
3.朋友们的本领
问:谁是小燕子的朋友?它的嘴巴长什么样子?它们有什么本领?
小朋友说到哪个朋友,老师就打开哪个鸟的PPT,让孩子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句表达。
4.给自己喜欢的小鸟粘贴嘴巴。
师:你最喜欢什么鸟?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
师:把你最喜欢的鸟嘴巴画出来,再给它粘上硬硬的东西,把它的嘴巴变得更厉害。
5.爱小鸟
小鸟会吃掉树上的害虫,会帮人们抓鱼,你喜欢鸟类吗?我们应该怎么来喜欢它、爱护它呢?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各种鸟的嘴型特征,了解其与觅食的关系。
2.学习形容词:又宽又大、短短尖尖、又尖又细、扁扁长长、细细小小等。
第三课时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鸟的嘴型特征,了解其与觅食的关系。
2.学说“……像……一样”的句式。
3.愿意用图画或符号整理、记录。
第四课时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与人的关系。
2.学会按照鸟的生活环境收集资料、自制图画书。
主题活动2: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操作进一步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环境、食物;
2.通过粘贴、对应连线等方式表现对鸟类生活环境、食物、嘴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表演游戏,感受装扮翅膀、鸟身体等的乐趣。
我们在阅读区内投放了读本上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粘贴、连线等方式,巩固对鸟类生活环境、食物、嘴的认识和理解。又在班级内创设了以“鸟”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我想变成鸟。我们收集了围巾、彩色纸、鸟的头饰、翅膀等,让幼儿在进区域活动时,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或互相装扮成鸟。装扮后,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演“做客”“比美”“飞翔”等,更加激发了幼儿对鸟类的喜爱,以达到持续研究的目的。
主题活动3:日常、家庭活动
根据《小燕子和它的朋友》的读本分析,我们还设计了由家庭组织的系列亲子活动。
1.活动一:《我给小鸟安个家》倡议
2.活动二:《我给小鸟安个家》鸟窝制作
3.活动三:《我给小鸟安个家》挂鸟窝
五、对科学知识类图书的指导策略分析
上述教学都是在基于核心经验的读本分析和目标架构后展开,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幼儿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教学指导策略总结如下。
策略一: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支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建构。
1.独立阅读:在活动前,安排幼儿每人一本书,进行独立阅读,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可以向老师提问,调动其相关经验;活动后,我们会把刚教学过的读本摆放在书架上,供幼儿自由独立阅读,以提升幼儿对该读本结构的掌握。
2.集体讲读:在活动中,教师运用大书或PPT进行集体讲读,可引导幼儿发现主题线索,感受读本结构,梳理读本关键信息,理解说明性语用词汇及科学概念。
3.平行听读:幼儿间的阅读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幼儿间合作,边说边阅读,可以促进幼儿说明性语言的运用,提高听觉理解能力。
4.动画阅读:《小燕子和它的朋友》选自《幸福的种子》,这套教材配有专家精心录制的DVD动画,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画,使其对该读本有进一步的理解。
策略二:有效的提问互动策略,支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建构。
在有效提问互动策略方面,我们主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预成关键问题——“清”“简”。活动中老师预设的问题要清楚、简明,提问要点到关键点,为老师预设的目标服务。
2.捕捉幼儿反应——“广”“追”。对于孩子的反应,老师要全面估计,并且及时地运用有效追问,让孩子们理解读本的内容。
3.反馈幼儿问题——“精”“准”。活动中老师对孩子的回应要精练、准确,孩子抛给老师一个问题,老师要能马上做出精准的回应。
策略三:借鉴科学探究的方式,支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建构。
在借鉴科学探究方式时,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四点。
1.猜想与验证——促进幼儿观察思考;
2.实验与操作——促进幼儿阅读理解;
3.观察与记录——促进幼儿经验梳理;
4.想象与表演——促进幼儿知识拓展。
知识类读本的研究路还很长,如何加强知识类读本与幼儿园各类活动的结合,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相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一定能让幼儿们喜欢上科学类图画书,并发挥好科学类图画书的教育教学功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三幼儿园 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