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鞅” 又生“皇”

2015-03-16 11:25:28凌勇严韵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商鞅变法

凌勇 严韵

对历史人物的比较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掌握历史人物比较的方法是学好历史、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一商鞅和秦始皇为例谈谈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人教版必修1在讲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以秦始皇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其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丰功伟绩。而在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大家会发现在这一单元中,商鞅变成了推动秦历史前进的主角。商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改革迅速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面貌,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和秦始皇这两个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就能够理清秦国发展的脉络,找到秦强盛的前因后果。

一、可比性是能够进行历史人物比较的前提

商鞅和秦始皇为什么能够进行比较,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不因商鞅和秦始皇在时空上的差别而消失,而是体现在两者为秦的强盛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不同时代同一性质的历史人物可以进行比较,同样同一时期同样性质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比较。

例1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英雄人物的推动,在秦统一过程中体现出了“英雄造时势”的有(   )

A. 商鞅变法和秦始皇的雄才伟略

B. 诸侯混战导致人民渴望统一

C. 战国兼并战争实行了局部的统一

D. 周天子大权旁落

解析  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秦朝统一的原因,但是侧重点是落在英雄人物的作用上,其中对“英雄造时势”观念的正确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商鞅和秦始皇在秦统一过程中两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  A

点拨  对于题目选项部分来源于课本的题目,同学们只要熟悉教材就能够扫除选项障碍。题干中“英雄造时势”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但是只要我们把前后文意连接起来理解,就能够发现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和秦始皇在秦统一过程中两人的共同作用。

二、把握一定的标准是进行人物比较的基本条件

商鞅变法为秦开创了帝业。但是商鞅身前的命运十分悲惨,被车裂示众。秦始皇作为商鞅变法思想和事业的继承者以及开创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最后因暴政,使秦二世而亡。我们比较商鞅和秦始皇,这里就涉及到在历史人物的比较过程中,有一个是非判断的标准问题,如果我们站在否定秦始皇的立场上,就无法看到商鞅的成功之处;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商鞅之死,就很难理解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所以只有从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发展的角度来比较商鞅和秦始皇。我们才能看到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在秦国历史以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2  《史记》记载秦人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燔诗书而明法令   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现象,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得出秦国战斗力强、社会秩序好等特点,而这些现象都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军事和政治措施。

答案  C

点拨  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会遇到大量的古文,读懂古文才能解题,古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形式,直译主要着眼于文字本身,意译可以结合历史背景或联系前后文。

三、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进行历史人物比较的基本方法

1.商鞅变法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同点

商鞅变法与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表现在变法的内容和中央集权的措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次从变法的目的和影响来看商鞅和秦始皇两人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点。

例3  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商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主要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发面。商鞅变法措施和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相似之处的是(   )

①废分封行县制   ②废除世卿世禄

③按军功授爵   ④废井田开阡陌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解析  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面广,但直接为秦朝的政治制度服务是政治变革的内容。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实现专制主义,③属于军事改革,④属于经济措施。

答案  C

2.商鞅变法的艰难曲折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一帆风顺

商鞅变法不是一帆风顺,主要是由于在当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一方面是因为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以变法的局限性有关。秦始皇主政时秦国早已成为富强之国,纵观秦国整个历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一帆风顺是商鞅变法的必然结果。

例4  公元前356到公元前338,商鞅用19年时间倾注于秦国的改革,最后落得个车裂的悲惨结果,100多年后,秦始皇用了10年的时间,统一六国成就了帝国伟业,这两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B.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

C. 改革不能触犯现有阶级的利益

D. 机遇是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解析  商鞅和秦始皇在秦国的命运决然不同,但是对秦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惊人的相似。此题表面上是比较秦始皇和商鞅命运的差异,实际上还要求我们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  B

点拨  通过比较来谈启示的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在比较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得出的启示一定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如国家、民族的意志等。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商鞅变法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中华诗词(2021年2期)2021-12-31 07:57:58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3:00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树敌太多商鞅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5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求知导刊(2016年4期)2016-03-19 14:21:18
从课标视角反思教学误区——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为例
资金“中央集权”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