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权(北京市海淀医院综合内科 100080)
·临床探讨·
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杜锦权(北京市海淀医院综合内科 10008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2组均进行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呋塞米采用低剂量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用7 d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2 116.75±382.19)mL/d、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6±7.19)%、血肌酐(96.58±17.49)μmol/L以及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49.28±200.38)pg/mL;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 687.54±87.69)mL/d、LVEF(42.15±7.68)%、NT-proBNP(1 823.65±186.67)pg/mL。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低剂量持续泵入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的预后性。
前列地尔;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呋塞米
2007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1]。利尿剂作为心力衰竭三大常规用药之一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遏制钠潴留、减轻外周水肿、降低前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然而,随着利尿剂的不断应用,会出现利尿剂抵抗的情况。此时最常见的做法为将利尿剂如呋塞米持续低剂量静脉滴注,但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前列地尔可以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和肾功能,在治疗心力衰竭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4]。本研究通过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其中男68例,女136例,年龄47~76岁,平均(53.26±12.67)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Ⅲ级112例,Ⅳ级92例。所有病例均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超声、心电图、核素心室造影、核素心肌灌注现象等诊断手段,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并出现利尿剂抵抗现象,即在使用利尿剂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每天能每天尿量仍少于800 mL[5]。NYHA分级在Ⅲ级以上,年龄18~80岁,排除孕产妇、精神病患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足者等。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2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1例。对照组男32例,女69例,平均(54.39±11.05)岁,NYHA分级为Ⅲ级61例,Ⅳ级40例;治疗组男34例,女67例,平均(52.18±13.09)岁,NYHA分级为Ⅲ级 51例,Ⅳ级50例。2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实际病况采用血糖、血压、血脂等处理,并限制水钠摄入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剂量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注射液,具体方法为:将呋塞米注射液(批准文号H23021317;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20 mg)40 mg与5%葡萄糖配置到50 mL,给予5~10 mL/h静脉持续泵入,每天1~2次,具体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等进行调整剂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批准文号H20093174;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μg/mL)20 μg/d,具体方法为:将20 μg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入5%的葡萄糖100 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
1.3 观测指标 治疗前后监测记录尿量,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测定记录血肌酐和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1.4 疗效评估 显效: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无效:未达有效标准[6]。
2.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LVEF、血肌酐及NT-proBNP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了血肌酐以外也有明显改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疗效评估结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评估结果比较[n(%)]
3.1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机制 心力衰竭是各种不同病因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期,心脏虽有足够的前负荷,但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收缩期排血能力下降,从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利尿剂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处方药之一,虽然无法降低其病死率,但对预后无不良影响,同时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其应用率依然高达62%[7]。在应用率如此高的状态下,发生利尿剂抵抗的情况频频出现。其机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尿剂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其吸收利用减少;(2)胃肠道淤血,使利尿作用减弱;(3)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浓度不够;(4)肾血流减少,使体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减少肾血流影响利尿剂的分布;(5)患者钠盐摄入未严格控制;(6)长期使用利尿剂,患者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Na+的重吸收作用增强;(7)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8)低钠血症[8]。
3.2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处理 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时,其处理方式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如限制钠、水摄入,避免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增加利尿剂的用量,更改利尿剂的给药方式,多种利尿剂联用,以及增加其他药物,如增加应用改善肾血流的药物(如多巴胺、奈西利肽),加压素拮抗剂,腺苷受体亚型拮抗剂,高渗盐水,糖皮质激素等[9]。
3.3 前列地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 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前列腺E对血管有扩张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心功能。另外,前列地尔可抑制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10-11]。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加用前列地尔后,LVEF明显增加,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的重要指标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列地尔同时与利尿剂呋塞米协同作用,扩张肾小球动脉,促进水钠的排出。因此,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利尿剂抵抗时,加用前列地尔可增加利尿性,改善肾功能。本文结果表明,血清肌酐比单纯地采用改变利尿剂的使用方法效果更好。
从本文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来看,前列地尔联合呋塞米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李振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1):1013-1015.
[3]杨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外医疗,2007,26(23):3-4.
[4]冯开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90-1292.
[5]马甜,方方.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26例临床治疗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4):4238-4239.
[6]李芳平.前列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9):1032-1033.
[7]Domanski M,Norman J,Pitt B,et al.Diuretic use,progressive heart failure,and death in patients in the Studie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SOLVD)[J].J Am Coll Cardiol,2003,42(4):705-708.
[8]甄宇治,邓彦东,刘坤申,等.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90-1292.
[9]Liu C,Liu G,Zhou C,et al.Potent diuretic effects of prednisone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diuretic resistance[J].Can J Cardiol,2007,23(11):865-868.
[10]李为民,张晓伟.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1):33-38.
[11]钟绿萍.前列地尔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32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78-79.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6.063
A
1672-9455(2015)16-2450-03
2015-02-20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