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64300)
试议“同题同构、同题异构”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上的运用
王凤玉(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64300)
“同题同构、同题异构”都是一种以“教”为着眼点的教学型校本教研,也被称为“日常性教研”。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溶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手段主要是听课与评议。这是一种目标直接,易于操作的教研方式,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容易被教师所掌握。而且,这种教研方式对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共进有显著效果。
(一)什么是“同题同构”,“同题同构”的基本教研形式
“同题同构”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备课组几位教师采用同一个课堂结构,同一种教学思路,轮流在自己班上进行教学的校本教研形式。
“同题同构”是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的最佳呈现形式。一般流程为:课题组集体定课题——集体备课——个人设计教案——上课——课题组教师听课——评课反思改进——形成新的执行方案——再由课题组另一位教师到自己班上,直到课题组教师全部上完为止。
“同题同构”这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的方案都同伴集体共同参与讨论,相同的课多个教师上,每次都有新的问题,每次都有新的进步,经过集体的共同努力,一节精品课出来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这一节精品课,而在于这一活动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
(二)“同题同构”这种教研形式的意义
“同题同构”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好的课堂设计的推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备课——上课——评课——说课——反思……换来了个人和群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这个教研模式尤其适合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1)“同题同构”活动,让年轻教师在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下,完整经历“备课——上课——反思”的过程,能尽快掌握基本课堂教学常规,能独立分析教材、备课,并能顺利地实施课堂教学,学会根据学生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我摸索的基础上,从“模仿”起步,可以说这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这是一条“捷径”,有效地缩短了新教师的入门时间。如这次二年级数学同体同构,王晓平是一位有丰厚经验的教师,而陈莎莎是一位刚毕业两年多的年轻教师,通过这种校本教研,就是为了让年轻教师较快地成长起来。(2)同样的设计,不同的课堂,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及时把握生成资源,捕捉不曾预约的精彩,而新教师因为缺乏经验,不易把握学情,往往容易按部就班。通过“同题同构”教研活动,年轻教师能从“同”中见到“异”,从“异”中看到“相同”设计背后体现的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工夫”,并从中领悟教学的真谛。
(一)什么是“同题异构”,“同题异构”的基本教研形式
“同题异构”就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切入点和教学主线也完全不一样。相同的课,在不同教师手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语言素养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简单地说,“同题同构”就是教学的设计即教师执行的上课教案的各个环节几乎相同,或者说大同小异;而“同题异构”就是整堂课教学的切入点,组织教学的主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流程为:首先也是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内容——备课(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设计出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课)——上课——集体听课——评课——反思——改进——提炼经典案例。
(二)“同题异构”这种教研形式的意义
“同题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便于互相学习。从教研的角度来看,“异构”具有“同构”无法取代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长期“同构”会抹杀个性。一个成熟的教师,应体现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新教师在入了门,掌握了教学常规之后,应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高唱“集体备课”,我们欢呼“资源共享”,但我们不能失去个性。独立钻研文本、预设教案、实施课堂、反思教学,这是一个成熟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所以我校在“同题同构”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现在我们每个备课组一学期是“同构”,另一学期就是“异构”。
通过校本教研这个教研模式,我校教师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关怀、信赖和有共同目的的关系群体,同事之间的对话、讨论、交流和合作精神已经体现于每天的教学生活中,同伴互助带来了教师精神面貌和学校文化的变化,教师办公室不再是教师埋头改作业、抄教案的场所,教师办公室经常变成了“教研室”,教师们已习惯课前课后很自然地在办公室就某一个教学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教研已真正日常化。通过“同题同构、同题异构”这种教研模式,真正实现了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教研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具体体现在:(1)善于研——能融合集体智慧,从教学实践出发,有效地设计“同构”“异构”教案;(2)善于教——能灵活实施教案,及时把握生成,能以学定教,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3)善于思——能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敏锐发现教学问题,并进行有效反思;(4)善于说——能运用一定的理论进行点评,与同伴会心交流;(5)善于写——能总结教学的得失,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思考并回馈于课堂。同时,在这种教研过程中,提炼了许多经典案例,高质量的论文。以往对于教师们遥不可及的CN刊物上发表论文案例,也因为有了真实的教学研究,现在已屡见不鲜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教研模式不断把教师个人的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教师集体的财富,而教师们又在学校的这种文化、机制的积淀、感染、熏陶中与学校共同发展,许多教师在这种教研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的发展推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师们身上都有学校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学校的品牌和特色。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