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2015-03-16 13:55
学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游戏性青蛙规则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355000)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黄海虹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355000)

音乐是幼儿把握世界的重要手段。长期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践表明;游戏是幼儿特殊形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热衷于追求游戏过程中的快乐,适宜、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活动追求的是幼儿、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倡导的是幼儿主体体验的游戏方式。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与快乐地游戏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

音乐活动游戏化快乐成长

一、用心设计,量身定做,编制音乐游戏

(一)内容选择“适宜”

首先,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教材最好具有一定难度,经过幼儿的努力能够达标。除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外,教师还必须考虑到音乐教材本身的趣味性、情境性、游戏性。如《三只猴子》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歌曲的内容是一个情景故事。又如中班歌曲《小青蛙》,角色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歌曲的旋律明朗、轻快活泼,特别是副歌部分,青蛙的叫声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适合幼儿边唱边表演,增加了游戏性与趣味性。

(二)玩法设计“有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努力把游戏快乐的因素添加到音乐教学设计之中,自然渗透在整个音乐教育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音乐学习之中。歌曲《小青蛙》的设计提倡在玩的过程中学唱新歌。我们以游戏“小青蛙捉害虫”为主线,扮演“荷叶”的幼儿通过控制歌声的大小,让“小青蛙”能听辨歌声的暗示找到“害虫”。游戏玩法设计新颖有趣,歌唱成为参与游戏的需要并贯穿整个游戏过程,而幼儿也在一遍又一遍快乐地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歌曲。

(三)规则拟定“合理”

教师拟定的规则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游戏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所拟定的规则的合理性。

1.规则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规则的制定既要考虑游戏任务的需要,也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如果规则过难,超过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就会出现屡屡违规。教师再三说明和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导致幼儿对游戏丧失兴趣,反之,可以使幼儿产生一定的游戏性体验。

2.规则要明确、严谨。如果规则的制定模棱两可,幼儿容易引起争执。

3.尽量不使用制约幼儿行为的纪律性规则。规则过于强硬,会破坏活动的游戏气氛,削弱幼儿对活动所可能产生的游戏性体验。

4.规则太繁琐,影响游戏成效,一般规则以2-3条为宜。

5.尝试与幼儿协商制定规则。在规则执行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反复验证、修改,重新制定的循环过程中,逐步完善规则,并最大限度地支持自己拟定的规则,更好的完成游戏。

例如,中班音乐游戏《小青蛙》,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游戏规则:其一用歌声的大小引导青蛙找到“害虫”,歌声越来越小表示青蛙离害虫越来越近,歌声越来越大表示青蛙离害虫越来越远;其二游戏前“青蛙”要闭上眼睛;其三其他朋友不能用语言或是动作提醒“青蛙”“害虫”的躲藏位置。从学生的角度说,他们喜欢适合自己的游戏,游戏规则的制定应注重可行性、适宜性。

二、精心组织,有效实施,实现快乐成长

(一)角色转变“融入”

游戏中教师从“主导者”变成游戏的参与者、协作者,和幼儿成为平等的玩伴关系,缩短距离,教师的要求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游戏参与者。在“小兔乖乖”的音乐活动中,老师戴上兔妈妈的头饰,幼儿很自然地明确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兔宝宝,教师以兔妈妈的口吻组织活动,营造活动氛围。

2.游戏协作者。在音乐活动“三只猴子”中,幼儿扮演猴子在床上跳,教师为幼儿现场演唱,让幼儿合着歌声按节奏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游戏情况调整演唱速度,为游戏提供有效支持。通过角色转变,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营造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氛围,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游戏。

(二)教师指导“适度”

游戏过程太难,幼儿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反之,一学就会也会感到无趣。所以,一定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近期发展特点设计、调整游戏。创设“高结构低控制”的教学环境,在选择内容、设置情境、预设组织环节等过程中,可以从教育者的角度有更多的预成性考虑,尽可能地丰富师幼、幼幼互动的形式,提供给幼儿更多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引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灵活”

1.玩中学。在玩中学,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游戏中,没有生硬的指令与教导,只有快乐的游戏,还有符合自己能力与意愿的挑战,以及同伴间自由灵活的交往与互动。

2.模仿中学。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提供正确的、熟练、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供幼儿模仿,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不能只让幼儿单纯模仿,排除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每一个幼儿都与众不同,都有不同的创造需求,以及独特的创新能力。

3.创造中学。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给幼儿一个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如在音乐活动《小瓢虫》中教师引导幼儿在一次次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在一次次用肢体语言表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想象“小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幼儿想象创编的欲望大大加强,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学习品质“提升”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新的尝试,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式,尊重幼儿,它推崇主幼学习音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开发,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及分享等,提升学习品质。

音乐活动游戏化其快乐来源于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追求的是“游戏音乐,快乐成长”的主旨。如何发挥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最大价值,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认真对待,我们课题组将继续努力编制更多更好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快乐地音乐游戏中实现自我成长。

基金课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游戏性青蛙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游戏性练习法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青蛙捉虫
回归儿童本性 让音乐课更有情怀——小学音乐游戏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