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抚宁县杜庄学区高庄小学066300)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徐秀霞
(河北省抚宁县杜庄学区高庄小学066300)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构建的转变,更加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体性与互动性,更加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增强,这正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彻底改变以往枯燥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将学习的主体权还给学生,让整个教学更加活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心理品质。笔者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自主探究活动。合作小组的分配是否科学、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说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其分组方式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异质分组
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接受水平、智力水平等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按照好中差一定的比例来进行组员的分配,也就是说一个组内既有优生,又有中差生,组内差异明显,这样更能实现优生带中差生,发挥群体的优势以完成合作学习。这样分配的各小组势力均衡,水平均等,可以在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
(二)同质分组
即组内同质、组间异质。选取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等级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认知水平并没太大的差异,但各小组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此种分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组内成员水平与能力相接近,学生之间更容易交流与合作,更能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要注意由于小组差异大,要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各小组基于自身水平来完成探究,得到自身较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
不管采用哪种分配方式,对于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明确,要人尽其才,能够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的共同优势,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这就需要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特长来选取组织者、发言者、操作者等角色。既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又将小组成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
整个合作学习是围绕着特定的任务展开的,问题具有探索与合作价值,才能将学生的合作探究引向深处,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相反如果合作任务没有价值,那么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与精力。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富有合作价值的任务。
(一)针对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加强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即通过完成问题的探究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确,学生才能通过合作学习步步靠近,以圆满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
认知活动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加强趣味性,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热情,展开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探索性
展开合作学习的任务要具有探索性,是学生个体所无法完成的,否则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个体便可以解决,那么就失去了合作的价值。为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具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产生合作的必要,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合作学习。
(四)开放性
新课改倡导开放化教学,明确提出教学要走向生活,走进社会。在设计问题时,我们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将视野延伸到生活与社会,提出富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多方求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二次加工与重组,这样更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各个小组明确合作任务后,紧接着就会进入合作探究阶段,这是整个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在合作探究中要确立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时间与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展开交流与讨论,在思想的交汇与碰撞中,产生新观点,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完成合作探究。
(一)独立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功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与思维的基础之上。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是说学生的独立思考就没有必要;相反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产生一系列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学生在交流阶段才不会茫然,才能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二)小组交流
小组成员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这需要小组做好发言顺序的安排。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不仅要准确而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在他人发言时还要耐心倾听,听清听懂他人言论。在小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把握小组合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保驾护航。
(三)全班交流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小组认知,并选取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合作学习成果汇报。这既是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的机会,也是一次在全班再次展开合作探究的契机。针对各小组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与其他小组展开探究,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以达到全体学生的深刻理解。
评价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可以说评价不应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终结,而要成为其认知活动的新起点与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
在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个体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还要对小组进行集体评价。只有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小组的成功,才能将自己的努力与小组的成功结合起来,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小组参与意识。
(二)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
评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性结论,而是要将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全部纳入评价机制,要注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态度、方法、参与度、积极性的评价,客观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合作情况。
(三)正面表扬与反面否定结合起来
一味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合作的信心,而一味的表扬也会让学生迷失方向,这样都无法发挥评价的功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表扬与批评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给予学生表扬,激励学生前进;对于学生的错误与消极表现,要坚持适度适量的批评,发挥其鞭策功效,让学生客观看待自我,不断完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局面,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教学氛围更活跃,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探究任务,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