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勤 李宛琦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引言
张家村是浙江兰溪西部诸葛镇所属的一个自然村落,根据村里老人的讲述,这儿最初是由六个兄弟围绕村中的小山坡而居住,后因战乱只剩下第五和第六个兄弟生活了下来,形成了现有的布局。村子内多是张姓族人,按照族谱是在明朝由河南迁移过来的。村内现在居住的人们主要是后两位先人的后代,按照现有的说法为五坊和六坊。
村落中的历史和习俗多由老人们的口述和世代相互传承而来,因而保留了一些早期的民俗特征。寒假期间,笔者通过访谈等方式对该村落的春节习俗进行了田野调查,并从忙年、过大年、元宵节三个部分来阐述张家村春节的传承现状。成了送灶王爷上天庭的工作之后,人们才开始吃汤圆。灶王爷吃过的汤圆要留给小孩吃,据说保佑小孩心明眼亮。汤圆开始不是甜的,经过灶王爷吃过后,汤圆变甜了。说明这是灶王爷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泽 (实际上是大人早早将汤圆里面加了糖)。大家吃完汤圆后,说明灶王爷已经到达天庭,这时候才可以熄灭蜡烛。
这一天的祭祀意义深重,它是对辛苦一年的灶王爷的感谢,也是对灶王爷给予的粮食的感恩。与此同时也是在教育小孩要节约粮食。
谢年
除夕前的最后一天称之为谢年,有感谢过去一年的收成和祈福来年好收成之意。这一天一方面要为除夕准备一些东西,如最后的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属于一个查漏补缺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晚饭前要到各个门口烧香,放鞭炮以感谢过去这一年所得到的恩惠。
(一)忙年
俗话说“腊八祭灶,年下来到”,过大年之前这个阶段称之为“忙年”。腊月是一年之中修养生息和辞旧迎新的一个月。笔者主要从忙年习俗中的年节食品、祭灶、谢年几个方面展开描述。
年节食品
冻米糖:是家家户户所必备的食品,家里把米、花生、葡萄干、蜂蜜等原材料准备好后,请会做冻米糖的师傅到家里来做。师傅先是把晒干的熟米饭放到热锅里进行翻炒,等到米都爆开后,盛出来放到一个桶里,拌上蜂蜜、花生等佐料,最后将拌好的冻米放到框状的木制器形中,压好冻米糖,撒上葡萄干。随着蜂蜜的硬化成型,快速用刀片按需要的形状切好。然后放到干燥的瓦缸或者袋子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食用了。
磨豆腐:这里的豆腐是指手工作的豆腐,将豆用石磨磨成浆水,通过滤布,将豆浆一层一层洗,直到将豆渣洗出剩下的豆腐。然后再用草木灰再次去除豆腐里的水分,用专门的染草加工成豆干的颜色。这种豆腐一般较硬,耐放,吃着更加香而可口,被称之为老豆腐,用它作为各种菜肴和菜羹等等的佐料,往往更添一分特色。
米酒:纯粹的手工酿制,将家中的瓷缸洗净,晒干。用井水将酒曲泡好。然后,将蒸熟的糯米饭 (通常100斤酒需要50斤糯米)倒入瓷缸。然后密封好等待发酵。经过半月月,米酒就差不多酿成之后,放一个酒筛与酒缸中,酒就会过滤到筛中,后用酒勺将酒舀到酒坛中密封储藏。
祭灶
在北方,由于受到清朝祭祖日子的影响,小年夜为腊月廿三,而在南方则保留了小年夜为腊月廿四的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送灶王爷会天庭的日子,家里会准备汤圆。傍晚的时候,一家人围绕着灶台,等到汤圆煮熟了。将煮好的汤圆盛出来,先给灶神爷端上两碗。然后分别在灶台和门口点上蜡烛、香、裱纸拜送灶王爷,并且将灶王爷的年画在院门口烧了,这样完
(二)过大年
谢年已过,年节的高潮也就到了,笔者认为过大年是最能体会到年味的。这里主要从过大年的年夜饭和大年初一祭祖习俗进行描述。
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之中的重中之重,一般这天的饭都是由家里的男主人来做,而且通常是说装年夜饭 (通常只有酒席的饭菜才用上装这个字,而年夜饭也丰盛如酒席,所以也是用装年夜饭一说)。
首先要做的是烧水、杀鸡、煮肉。烧水的柴火不再用稻草,麦秆,豆荚一类的草类,而是用木头大柴火。选择年前家里最肥的公鸡宰杀,煺毛一气呵成。这时可以在村中池塘边上的石板上,各家男人们开始对公鸡进行清洗。面带笑容,相互说着祝福的话。这天的公鸡的鸡心,鸡肝,鸡肠,鸡血,甚至于鸡毛都不能丢掉。然后再在灶台上的大锅里煮上开水,将整只鸡都放入水中,与此同时放入沸水中煮的还有一个双刀猪肉(含两条肋骨条状猪肉)。大火煮熟后,公鸡取出放置成公鸡窝在地上的形状,再放入固定用于祭祀的圆形木制盒子,旁边放入同时煮好的双刀肉。
各家按照人口不同的状况,准备10个菜,12个菜,或者14个菜,以双数为准。其中鸡肉,扣肉,肉丸,鱼,青菜,年糕等都是必须的菜式。寓意家庭富余,粮食殷实。鱼寓意年年有余,青菜寓意家里清爽,整齐,年糕寓意来年生活一年比一年高。吃饭也有一定的讲究,比如摆碗筷时会将已故先人的位置也摆上,同时每个碗里都会盛上家酿的米酒。而且这顿饭还不能吃完,碗里不能是空的,寓意有余粮,待到来年再吃。年夜饭开始前,需要将所有大门都关上,并且要贴好春联和年画,其中大门上的对联常为:“开门大吉,迎春接福。”其中的迎春接福是要等到新年第一刻时才贴上。年夜饭前,母亲们通常会告诉小孩子今天是不能随意说话的,即便说了也要时时刻刻说好话。
大年初一祭祖:
初一的早上,全家人在吃完菜羹之后,着新衣,带上祭祀的香、纸钱、鞭炮。一般是先祭祀供奉在祠堂的列祖列宗,然后再祭祀各家自己的先祖,按辈分大小,依次到各位先人的坟墓上祭拜。最后从每处坟墓旁边带回一些树枝,多以柏树为主。以表示先人送给新年的菜。带回家之后,需要将这些“新年菜”插在各个门上,以示吉利。(三)元宵节
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早在元宵节到来的前些天,人们就开始为这春节最后一天的龙灯节开始活动了,笔者认为该村过元宵节最热闹的场面就是传统习俗中的舞龙灯。
舞龙灯
这里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出一轿花灯,一轿花灯通常要配备一个主抬,一个副抬,一个换蜡烛,一个放鞭炮等四个人才能跑起来,而且又需要中间轮换,从而实际一个花灯所需要的人力约为6-10人。全村的花灯连在一起有近100轿,从晚上6点左右开始,上山,下山,到周边的村子去游灯,一直到半夜3点结束,中间几乎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对于百轿的花灯,加上龙头,龙尾,开路等等需要上千人。而这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数龙头拉。
龙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其中龙头和龙尾由村里编制并且专门从村里挑选力气最大,步伐最稳的人来担当主抬,另外有两个副抬专门配合他。龙头最高有近2米,龙身则有各家的花灯组成,长度在1.5米,每轿有3个花灯,抬在肩上,约有70-100厘米的高度。龙尾大约高一米,除了抬龙尾的人,在龙尾后面还需要一个人来拉住龙尾。当整个龙灯连好之后,整条龙同时需要有200多人共同协调才能动起来。在这种龙灯上抬轿就会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人们在祠堂集合,整个龙灯整合完毕,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会出来宣布,准备出龙。这时候,祠堂周围会燃放炮仗。龙灯开始出发,按照原来计划好的线路,先围绕祠堂,村子分别转起来,龙灯行进的十分缓慢。
龙灯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这个时候再分到各家门口,等在家里的人们都要大开院门迎龙王。鞭炮声,点香烧纸,锣鼓喧天,非常热闹。更为有趣的是,龙王前的法师,要将先前准备好的龙胡须贴在龙的下巴上,待叩拜完成后,大家一拥而上,抢夺龙胡须,用来贴在家中的门梁柱子上。
这样过了一家又一家,龙王就要开始上山了。山高有200多米,大部分是山路,上山之前,大家都要先换好蜡烛,主抬,副抬们都要再吃点饭,补充体力。上山大约要用1个小时,这时候最为要紧的就是龙头的主抬,它是整条龙的引导。从远处的山下可以看到,山上一条火龙沿着山脊,缓缓而上,非常壮观。其中每走一步,都会带动后面的龙身扭动,稍微不慎随时可能把后面的人甩到山沟里。当大家艰辛的将龙灯抬上山顶,就会在山顶开始放鞭炮,游走。大约过1个小时后,才开始准备下山。由于一路上放鞭炮,点蜡烛,大家都要非常小心火烛,在跟随龙灯的还有一波是专门在山上开路和防范火烛的。大家都会把剩余的蜡烛重新装起来带回家。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天公多半下着毛毛细雨。因而,虽然给上山带来不少困难,却对大山多了很多保护。
待到后半夜龙灯回来,还要在区附近的厂矿再进行表演,以祈求来年厂矿生意更好。最后,龙灯回到祠堂,大家按照顺序一轿一轿拆开,然后各自回家。
春节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今大发展的社会形势下,传统春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笔者通过对该村的访谈调查,发现该村传统的春节习俗虽然有所保留,但是也有新时代文化产物的融合。年味淡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如同老一辈的人一样,亲自动手来为过年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家人不再一起磨豆腐,一起作汤圆,一起炸肉圆,一起做年夜饭。有传统的拜年也有现在流行的短信拜年等,这就是该村春节习俗的真实现状,有传承也有发展,总的来说,传统春节的气味还是很浓厚的。
[1]《春节》,萧放,北京:三联书店,2008.8
[2]《话说春节》,萧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