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海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2015-03-16 07:07
城市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长海号子劳作

浦 煜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近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古国,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灿烂文明的历史符号与文化载体。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就有着一个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长海号子。关于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可是这个见证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历史的洪荒中,慢慢地被我们所淡忘。如何保护与传承包括大连长海号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长海号子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一旦由于保护与传承的举措不当,将会使这些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停留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最终导致在现实的世界中很难去领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本文从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海号子的演变与特色出发,探讨其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希望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绵薄之力。对一些运输船上的各个工作流程与环节来设定的不同的号子节奏。例如,有在拉纤绳时喊的号子,也有在摇橹时喊的号子等等。对于渔民来说,号子的主要使用的环节集中在打渔与收网的时候。但是,虽然两种号子在节奏或者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号子所传递出来的那种气势,却是一致的,都会给听者以精神上的鼓舞与心灵上的震撼。

在长海号子中,节奏与曲调会随着劳动内容与进程的不同会有所调整。例如,在渔民号子中,大多是一些生活内容与美好的期望的唱词““哎上来呀,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乘风上呀,快下网呀;多捞鱼呀,好换粮呀;全家老少,饱肚肠呀!哎上来呀,哎上来呀……”这种节奏欢快的号子,给人劳作压力的释放与劳作激情的点燃。大多数的长海号子的内容是不固定的,一般会根据工作的场景即兴发挥。里面会夹杂者一起加油的节奏,也会有一些关键动作的统一指令。在号子开始时,会有一个领喊的,领喊的人大多是负责整个劳动过程的指挥者,他要根据大家的劳作节奏来进行不同的曲调节奏的调整。在领喊之后,其他的人会一起呼应,有时会根据节奏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场面非常壮观。

一、大连长海号子的历史渊源与分类

1、大连长海号子的历史渊源

作为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长海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沿海渔民辛勤劳作的一个见证者。它的起源与发展与大连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对于大连长海地区的近百多个岛的渔民来说,世代以打渔为生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传承与不变的生活轨迹。在辛劳的打渔生活中,渔民需要面对很多自然的灾害与风浪,当然也会有丰收喜悦的庆祝,在这个过程中,号子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调剂品,为他们枯燥的打渔生涯带去一些鼓励与慰藉。这种以长海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的号子,就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体系,并作为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世世代代地传承下来。

长海号子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会根据渔民劳作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曲调的调换,这种比较统一的劳动节奏,帮助渔民在需要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心与力都往一块使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来拖动巨型的渔船与货物。在这种号子的引导下,渔民可以步调一致,有助于大型货物的装卸与操作的规范。史书中关于长海号子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当时的大将军薛仁贵要征讨平壤,由于战船的体积比较庞大,需要大量的渔民来进行拖拽,为了统一管理,便使用统一的号子来进行动作的协调。在近现代时期,随着大连海区捕鱼业与货船的的日益繁忙。长海号子的发展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型的起重与装卸设备,以及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的机船的使用,传统的集体劳作的机会也随着被机器所取代,渔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作为日常劳作的一部分,长海号子也在面临被遗忘与荒废的危机之中。

2、大连长海号子的分类

具体来说,大连的长海号子根据演唱者工作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船民号子与渔民号子。顾名思义,船民号子主要是针

二、大连长海号子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大连长海号子,作为大连渔民在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所积累与沉淀的一种民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首先,大连长海号子的精神价值。

大连长海号子是包括大连渔民在内的一种吃苦耐劳精神的象征。在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大连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创伤。但是,无论何种的磨难,当长海的号子在风中响起,渔民的内心会迸发出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也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的彰显。这种精神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其次,大连长海号子的艺术价值。

从艺术的标准来看,大连的长海号子应该和内蒙古的“长啸”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与音乐之美。长海号子因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富有节奏的曲调,以及优美动人的唱腔成为了广大音乐爱好者与艺术家青睐的对象,也是很多歌曲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素材。我国的很多音乐工作者,在这种具有民族特色与艺术审美的号子的带动与启发下,创造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的歌曲。

最后,大连长海号子的历史价值。

正如上文所说,大连长海号子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海号子的内容与曲调都会有所不同。通过收集与整理不同时期的大连长海号子,可以更加详实的分析与研究不同的历史阶段下的大连渔民的生存状态与历史影响。作为一种人文的财富,大连的长海号子应该作为一种时代文化的载体传承下去,可是从笔者目前的走访调查来看,大连长海的号子所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仅有的几位老渔民也在岁月的消逝中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一个与劳动嫁接在一起的号子正在随着科技与文明的进步,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化与消失,面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最好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三、大连长海号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从目前的保护与传承来看,大连的长海号子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早在2005年大连长海号子就作为辽宁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进行保护,与随后的的川江号子,以及北海号子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号子。

在具体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大连市委与长海县委,积极相应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开展一系列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例如,长海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先进的视频影像技术,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长海号子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各个民间的文化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开展大量的走访与调研,将珍贵的长海号子进行分类与存档,并组织具有多年长海号子经验的老渔民进行表演与讲座,进一步唤起大众对大连长海号子的重视与关注。

地方电视台还通过组织大型的文艺汇演的方式,邀请知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对大连的长海号子进行公开的文艺演出,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保护举措,目前在大连地区,围绕大连长海号子的音乐演出团队已经有数十家,全市形成了比较浓厚的长海号子的保护与继承的氛围。

可以说,大连长海号子的劳作过程中的鼓舞与协调的历史价值渐渐退却。可是一旦这种最原始的功能退却之后,大连长海号子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会是在哪里?这是我们当前一定要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好像,人类已经不再需要纺车再进行棉料的加工,那么纺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的纺织工具,还要不要保护与发扬。难道要我们停掉大生产的机器,重新回到落后的旧时代。同样,今天的我们也许回不到过去的众人一起划桨喊号子的时代,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符号,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时代,对它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发现。只有从文化的源头,找到大连长海号子真正的保护基础,才会实现对包括大连长海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四、长海号子的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连长海号子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分为被动型保护与主动型保护。被动型保护就是我们目前比较常见的,也是各级政府正在做的一个动作:对珍贵的大连长海号子进行抢救性的保护,通过利用各种媒体与资源对已有的长海号子进行分类与存档。这种做法,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利于大连长海号子的保护的。可是关于急需解决的传承与发扬,笔者在借鉴中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设立大连长海号子的博物馆。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很多灿烂的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它们所具有的使命是基本趋同的,那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所以,今天我们可以在故宫博物馆看到几千年前的精彩的手工艺品,也可以通过留存至今的西安的古城墙,来感受当年的王朝与辉煌。当然,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像大连长海号子这样的无形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无法如长城一样让人去触摸,但是,通过设立长海号子博物馆就可以把这种无形的文化进行有形化的保护。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陈设我国近现代渔民的一些生活工具,或者一些劳作的工具,不如橹或者纤绳等等,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声音与影像设备将珍贵的大连长海的号子的影像进行保护性展出。通过这种有型的载体,可以帮助很多不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们,通过走进博物馆来对这一历史文化进行很好的了解和感受,这些做到了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与普及。

其次,对大连长海号子进行艺术的加工,走入寻常百姓家。长海号子是大连沿海渔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赋予这一古老的文化以新的内涵,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挖掘大连长海号子另外一个比较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连的长海号子,之所以能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于起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我们应该在继承与发扬的同时注意保存其原有的艺术魅力。要把这一文化载体的艺术价值,音乐价值与精神价值进行更好的诠释与表达,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现代的文化审美与市场的需求,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其的原真性和原整性。正如习主席在最近的一次文艺界座谈会上指出:不要让艺术被市场绑架。所以,大连长海号子应该在继承与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艺术价值的深化与提升。

最后,要尝试将大连长海号子的艺术走进校园,走进高校的课堂。

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创作激情与保护古老文化的使命。因此,要积极尝试把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在大学课堂中的传播,大连长海号子的艺术价值进一步的发挥。同时,我们还要借助新的信息发布平台,例如微信、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做大做强大连长海号子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扩大其群众基础。也可以尝试将大连长海号子与地方的特色旅游联系在一起。让大连的长海号子在新的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大连长海号子是我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大连渔民传统劳作的一部分,大连长海号子凝聚着其高涨的劳动热情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今天商品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劳作工具与方式,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代表的大连长海号子应该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本文从大连长海号子的发展渊源与类型特色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艺术与精神领域方面的价值,并通过开设大连长海博物馆等方式来实现对其有效的保护与继承。当然由于研究的材料与水平的局限,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商榷与提升,但笔者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人对如大连长海号子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支持。

[1]梁峰,陆卫,马慧娟,张东海.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经济师.2014(07)

[2]吴大清.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神州.2013(32)

[3]曾冬林.兴国山歌传承人现状调查与分析 [J].宜春学院学报.2012(05)

[4]徐和平.浅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

[5]魏安石.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猜你喜欢
长海号子劳作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开山号子喊山歌
春暖劳作花相伴
考眼力
阅读理解Ⅲ
组字画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