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秘境的夏尔巴部落

2015-03-16 02:55文图侯朝阳
丝绸之路 2015年21期
关键词:糌粑樟木尔巴

文图/侯朝阳

樟木秘境的夏尔巴部落

文图/侯朝阳

在热带秘林深处,万千白云之上,鸟语花香之间,它是一颗落在人间的明珠,静躺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原始森林之中,发出璀璨光芒。

西藏樟木镇的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位于靠近樟木口岸的森林之中,与尼泊尔隔河相望。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立新已逐步成为夏尔巴民俗风情边境小村。依托于秀丽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貌,山环水涌,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炫目的尼式风情建筑、民风淳朴的夏尔巴人、动人的原生态歌舞为立新增添了更多神奇与神秘。

立新村风情

立新的森林

神秘夏尔巴

立新村是夏尔巴人的主要聚集地,秀美的山水孕育了独特的夏尔巴民俗文化。夏尔巴人没有文字,而原生态歌舞承载了夏尔巴人的大部分历史。夏尔巴人意为“东方来人”和“留下来的人”,由于历史久远,这一切都像谜一般众说纷纭,也正是这些难解之谜增添了立新和立新夏尔巴人的神奇与神秘。

立新夏尔巴人的脚力和耐力在世界登山界是举世闻名的,他们身着重物穿行在崇山峻岭间,依然如履平地、健步如飞。

夏尔巴人的服饰属于后藏林区服饰。妇女服饰与藏装样式大致相同,由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服饰多为薄裙,除腰间与藏族妇女一样围着“邦典”之外,她们也将自己编织的氆氇紧紧围在腰间,显得越发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立新的夏尔巴建筑充满尼式风情,高低起伏,巷道也十分蜿蜒曲折。红色、白色或蓝色的铁皮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灼灼发光,煞是炫目。传统的夏尔巴民居为栅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蓄养牲畜。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墙壁也多用石块或石条修砌而成,墙壁厚度为30~50厘米,虽有缝隙,但其间用泥填堵,并不透风。房屋内部分为客、卧、厨房,处于同一空间,中间置一火塘,嵌于地下30厘米左右。柴火就地取材,取自后山枯朽大树。除做饭外,这种火塘还可以起到保暖除湿的作用。

夏尔巴人的主食主要是糌粑、土豆、玉米和大米。早餐一般吃糌粑,由于立新村无法种植青稞,这里的糌粑都是买来的,而其饮食糌粑的习惯则源于藏族。夏尔巴人的饮食分以下几种:萨吐巴、工斋(夏尔巴人的主食,将从尼泊尔购得的玉米粉加入糌粑以热水煮沸,用甲阿不断搅拌,直至糊状)、绒朵(咖喱饭)、巴露(夏尔巴人的特色饮料)、烤玉米、库列(鸡蛋饼)等。夏尔巴人吃饭一般不使用筷子,而是用右手捏取或者搅拌食用,这一点和南亚一些地方的饮食习惯非常接近。

寺庙——共同的信仰空间

立新村的大多数居民信仰藏传佛教。村里有两座寺庙,一为玉洁寺,二为扎西桑旦林寺。

扎西桑旦林寺始建于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时期,现有一驻寺和尚负责管理。该寺庙原叫扎西巅寺,1976年重建于老立新村,初名扎西巅玛寺,后于1986年搬到新立新村,更名为扎西桑旦林寺。玉洁寺是雪布岗村扎西通卓林寺的属寺,1982年,由白玛活佛从昌都学成返乡后修建。这两座寺庙是立新村民的共同信仰空间,大凡婚丧嫁娶、乔迁等重大仪式都要邀请这两座寺的驻寺僧人。此外,在平常时节,村民还会以两座寺庙为中心进行转经、供酥油等活动。

普遍的跨国婚姻

婚姻关系最能展现立新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策,长期以来,中尼两国边民和睦相处,互通往来。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政策条件,立新与尼泊尔的交往一直非常密切,夏尔巴人存在普遍的跨国婚姻现象。

无论是双方边民在走亲访友中相识、相爱,还是在共同的经商经历中互相扶持,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较好,很多尼泊尔妇女更愿意嫁给中国男子,偶有中国妇女嫁给尼泊尔人,但也大多居住在中国一侧。他们的通婚并不以结婚证作为基础,而是遵循一直以来流传在当地的古老习俗。在夏尔巴人看来,没有什么比感情更能维系夫妻关系了。

我们认识的夏尔巴新郎尼玛多吉和尼泊尔新娘阿旺卓嘎就是幸福的一对。他们相识在立新,新郎说,当初,他第一眼见到这个漂亮的姑娘便不能自拔了。

我们问新娘:“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新娘羞涩地回答:“喜欢长得帅,性格温柔,爱笑,会做饭的男孩子。”

看来,这位阳光的小伙子尼玛多吉满足了姑娘的一切幻想。

1.夏尔巴女性

2.玉洁寺

4.扎西桑旦林寺

5.脚力惊人的夏尔巴人

6.经幡与嘛呢堆

3.美丽的藏式木窗

7.夏尔巴人聚居地

8.五星红旗在藏家飘展

猜你喜欢
糌粑樟木尔巴
夏尔巴族源与迁徙历史再探
糌粑中风味物质研究
夏尔巴人研究综述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食用糌粑对家兔血糖和胆固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