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国杰
东干人尤素普·老贾
文图/王国杰
随着丝绸之路热潮的到来,生活在古丝绸之路上的14万东干人也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2014年元旦前后,来自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协会会长尤素普·老贾一行三人访问了陕西师范大学,他们向陕西师范大学校长递交了几十名东干学生家长联名写给中国政府及陕西师范大学的俄文感谢信,感谢陕师大对东干学生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关怀。尤素普·老贾用地道的陕西话与校长交谈,乡音未改,模样未变,味道没窜,会见现场氛围十分感人。
此前,我与老贾见过几次面,但没有机会互相深入了解。2014年,我有幸三次访问中亚,在东干人家里生活了50多天。期间,我与老贾有了几天深层次的交谈,这才有机会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老贾,也才了解了贾家四代人的艰苦创业史及传奇故事。
1990~2014年,我先后发表了60多篇有关东干族的学术论文及散文,并有一部集中研究东干人的30万字的专著,但多涉及东干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及人物等方面。而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深入了解中亚社会,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对一个家庭的考察与研究难度很大,其中牵涉到许多家庭的私密,因此,话不投机,很难交心;不是深交,难得其妙。
最初,我与老贾的交谈深入不下去,他甚至开玩笑问我是不是查户口的。经我一再启发,他认可了我的学者身份及诚恳态度,交谈才越来越顺利,越来越深入,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口头资料。目前,国内对广袤的中亚以及近15万东干人的研究和了解太少。通过这次采访,我与老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得以展示真实的中亚东干人的家庭生活微观缩影。
陕西村合影:左起为房瑜教授、安胡塞、老贾、作者
老贾的全名叫苏莱曼诺夫·尤素普·贾尚洛维奇(经名·名字·父姓)。交谈时,我叫他老贾,他叫我老哥。老贾于1952年1月17日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阿勒什的村庄,他的太爷和爷爷都是哈萨克斯坦陕西村——营盘的老户,1942年,因家庭变故而离开营盘,他迁居到这个以吉尔吉斯人为主的乡镇。现年63岁的老贾有三个妻子:大老婆是东干人,二老婆是吉尔吉斯人,三老婆是俄罗斯人。吉尔吉斯斯坦地广人稀,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500多万,因此,当地政府鼓励生育。中亚女多男少,允许一夫多妻(我认识的陕西村的三任村长都娶了两个老婆),前提条件是有能力养活她们。老贾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九个孙子。大女儿40岁,大学期间学习会计金融专业;大儿子35岁,学习法律专业,现在帮老贾管理大市场;二女儿大学学的是国际经济专业,现在自己开了一个牙科诊所;二儿子32岁,在俄罗斯读完大学后娶了一位俄罗斯姑娘,留在索契工作。老贾的其他几个子女也都大学毕业,独立生活。
老贾是走出陕西村人当中最有成就的名人之一,他的家族史也应该是东干百年史上重要、鲜活的一章。
老贾是第四代东干人。他的太爷叫贾乡老(俄文译为贾尚洛),1865年,跟随白彦虎征战,从陕西出走12年,最后到达营盘定居。因为家族有经商传统,在西安有铺子,所以他家几代人都自称是“西安老贾家”。过境后两年,贾乡老就到比什凯克开商店,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有磨坊、醋坊、油坊、米坊,还开了铺子卖蔬菜、水果、牛羊肉等农副产品,还有大车马店。
老贾说,过去他只知道爷爷叫贾古班,2014年3月25日,他从陕西村村史馆才得知爷爷的全名。当时,陕西师范大学代表团正好在访问营盘的陕西村村史馆,老贾专程从比什凯克赶到营盘来会见我们一行五人,也正是此时,他看见墙上挂着爷爷的照片与全名,从而得知爷爷的全名。贾古班是第二代东干人里的佼佼者,一生充满传奇。年轻时,他跟随父亲经营生意,十分用心,也十分勤快。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大概从1890~1917年,比什凯克贾家的生意在当地已经数一数二。贾家无疑是第一代、第二代东干人艰苦创业的活样板。
第一代东干人经过3年(1862~1865)征战及12年(1865~1877)的西迁苦难,到达营盘时,一穷二白,身无分文,遍体鳞伤,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十分狼狈。第一代东干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硬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荒种地,开渠引水,开店卖货,开源节流,短短30多年,既解决了数万东干人的生存问题,又为中亚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陕甘回民历来就是农业种植的传统把式,又是经商贸易的行家里手。贾乡老和贾古班30多年的奋斗成果正是东干人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贾家后人的骄傲。
2014年6月的一天,老贾开着自己刚用9万美元买的美国名车,带我游览比什凯克市容,他指着一条繁华大街说:“在1920年时,这条大街上半条街的门面房都是我们贾家的。”在我问他经商成功的原因时,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根正苗才能壮,我们贾家有经商的传统。”
贾家在1917~1942年间经历了两次大变故,家道衰落。也许是因为树大招风,在世道大变时,总会有一些人会受到冲击和伤害。1917年,沙皇倒台,新成立的政府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老贾家的店铺、作坊全都上缴,只留下个人财产。在此前几年,贾乡老去世,第二代贾古班·卢拉夫承受了这次变故。店铺被收公后,贾古班带着积攒的20多公斤黄金及其他财物,带领家人又回到陕西村——营盘定居。贾家在营盘的名声很大,贾古班一回去就被大家推选为陕西村的村长,而且一干就是17年(1918~1935),他是陕西村历史上当村长时间最长的一位。我想,在这17年里,贾古班一定为村民办了不少好事,不然他当不了那么多年的村长,但老贾只讲了他爷爷为村民办的两件事情:一是兴办学校,二是救济灾民。这两件事都足以彪炳史册。
教育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家族发展的原动力。1862年,西北爆发反清回民起义时,回民群众几乎都是文盲,直到1917年,东干人中识字的也不足3%。所以至今,大部分东干人只会讲汉语,不识汉字。20世纪20年代,苏联开展扫盲运动,贾古班就把自家的一院房子腾出来办小学,他聘请俄文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却不收学费,这在当时就是一件大事。至于救灾,那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善事。1929~1932年,亚欧许多国家遭受大旱灾,中亚旱情尤重,几年颗粒无收,饿死不少人。中亚陕西村营盘和新渠情况还好一些,但到1931年也饿死了几十个人,多数家庭断粮。这时,贾古班差人用他自家珍藏的一瓦罐黄金到中国伊犁换回六马车粮食,这是雪中送炭的救命粮,营盘、新渠的老人们说起此事无不感动万分。直到1936年,贾古班出事,便无人敢提及此事了。
1936年,贾家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贾古班被政府逮捕,罪名是富农反对集体化。1933~1936年,苏联搞农业集体化,开始动员个体农民自愿加入,但集体化速度太慢。为了准备战争,斯大林提出要加速集体化进度,有些地方开始用拉牛入社、消灭富农的办法来完成集体化指标。好人贾古班就成了这场消灭富农运动的牺牲品。
之前,老贾也不知道他爷爷的这些故事。直到2007年,营盘村村史馆馆长穆萨在村里征集历史资料时,营盘的创建人——白彦虎的第六个孙子白彦虎·六娃给穆萨讲了这件事,穆萨才将其告知老贾。穆斯林做了善事是不留名的,但像贾古班做的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大善事怎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特别是贾古班后来又遭受了不白之冤,命运不公,这怎能不让与贾古班同龄的人们痛心?所幸,历史终归还是会还好人以清白的。
老贾的父亲叫苏莱曼·崇宝,1922年出生,52岁时因车祸而亡。在父亲崇宝22岁时,他的爷爷贾古班出事;老贾22岁时,他父亲崇宝又意外出了车祸。父亲生前告诉老贾,当年拉牛入社时,贾家的牛羊成群,多得数不过来,最后让两个人整整数了四天才数清楚。崇宝讲过,刚开始收公的时候,贾古班很坦然,总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他最终还是难逃一劫。家里的牛羊都上缴了,但贾古班最爱的一匹纯种好马,他死活舍不得上缴,还和干部闹了些不愉快,因此被逮捕了。贾古班被关进距营盘300多公里远的阿拉木图监狱。营盘村的村民们随即联名写信保贾古班,并讲述贾古班对村民有恩。当时,贾古班没有被判刑,但也没有被释放,关了几年后,于1942年被押送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枪毙。当时,贾家就像房屋断了大梁。贾古班的老伴是位哈萨克族大娘,她带领一家人伤心地离开了营盘村,到比什凯克附近的阿勒什投奔亲戚。
老贾清楚地记得,父亲崇宝写得一手好字,会算账,人很能干。他父亲还留了给他一件好东西:一只铜质手镯。那是第一代贾乡老的老伴从西安带来的老东西。我与老贾交谈时,老贾特意给我展示了这只铜镯,虽已磨损严重,但老贾却视为珍宝,他说:“见物如见人。”这是贾家的身份标志,也是第一代东干人从西安带到中亚的念想。
老贾说,1942~1958年间,贾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身心受到的伤害无以言表。但青少年时光的磨难与磨练极大地锻炼了老贾。他牢记家训:一定要把学习抓紧。我在他的办公室访问时,办公桌标牌上仍刻着列宁的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在讲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一再强调,人一生要勤于学习,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并坚信事在人为。
了解老贾之前,我以为他和我认识的其他东干朋友一样,是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他曾在两所大学就读,现在是一名国家干部,还当过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州(相当于中国的省)的农业厅副厅长。1969年,17岁的老贾考上了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学院,学习农业管理专业。197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州当技术员。1983~1987年,老贾担任楚河州农业厅的副厅长,主管农业技术普及工作。1987年,老贾下海办了一所公司,专门给伊塞克湖州各大旅游景点饭店供应粮食、蔬菜、乳类及肉类产品。这是老贾第一次下海,一直干到1992年,五年内挣了15万卢布。当时,1卢布值2美元,200卢布就可以买一辆拉达小车。15万卢布就是老贾下海捞的第一桶金。苏联解体后,政局不稳,卢布突然贬值,1000老卢布只值1新卢布。老贾喜欢看报,十分关注局势发展,他连夜找银行的朋友帮忙,第二天一大早便拉着那15万卢布跑了几个银行兑换了14万美元,而到了中午,15万卢布就只能换到1万美元了。这次卢布贬值害苦了一大批中亚人,他们多年的劳动心血一夜之间蒸发了。而老贾学过经济管理,深谙政治带来的经济局势变化,自然也明白机会稍纵即逝。老贾看到局势乱起来,就又回到单位上班,他担任了伊塞克湖州一个大市场的经理。这个市场规模很大,经营煤炭、粮食、蔬菜、乳类及肉类产品。在他经营管理期间,市场效益很好,但对于官僚体制弊病多、效率低下的问题,他也无能为力。1991年,老贾在比什凯克买了房,全家搬到了比什凯克居住至今。
1991年,39岁的老贾又开始上大学。这一次,他上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的函授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专业。中亚继承了苏联的教育传统,鼓励大家终身学习,因此,成人教育事业很发达。
老贾喜欢研究国际问题,学起来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再加上他会说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以及一口流利的陕西话,又精通俄语,因此,1991~1994年间,他被聘为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亚洲司的工作人员,月工资200美元。对于这份工作,他干得很认真,主要负责与中国的交流,这正是他的梦想。在这四年里,他去新疆的次数最多,也亲眼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1996年底,他第二次放弃公职,决定彻底下海经商。
他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叶利钦时代私有化浪潮。1994~1997年,他应聘去比什凯克奥什大市场当经理,月工资500美元。这个市场在中亚是数一数二的,品种多、规模大、影响广。2007年,政府要将这个市场的国有资产卖掉,老贾作为经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用4万美金买了个大商铺,面积8索特卡(20米宽,40多米长),还带一个小院子。这个市场是政府于1983年投资建造的,已使用了26年,当时已破旧不堪。老贾投资了13万美元,将旧房和院子铲平后盖了一个900平方米的三层商店。商店非常气派,且在市场的中心位置,生意自然十分红火。
2004年,老贾又在坎不隆(距比什凯克80公里处的一个大镇)买了一个大商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和10多公顷俄罗斯人的土地。历代东干人坚信,良田沃土加上辛勤劳作就能致富。因此,“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这是第一代东干人留下的祖训,也是他们从陕西带去的观念。东干人嫁女时有一句谚语:“宁把娃嫁给种葱卖蒜的,不给街道上胡转的。”老贾看到机遇,又出手买了一块大牧场,养羊放牛,还加盖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大牛棚。贾家在奥什大市场所出售的牛羊肉,质量有保证,信誉很好。老贾曾专程到西班牙学习如何饲养肉牛,关于几时喂草,几时给药,给多少料,几时出栏,都有严格的方案。在参观他家牧场及耕地时,老贾指着这些土地和牛棚对我说:“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是我的银行。”
作者与老贾(左)在比什凯克宾馆合影
这些年,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经济情况一般,多数人的收入下降,一般人每月平均工资仅120美元。像老贾这样有稳定高收入的家庭并不多见,他成了走出陕西村进城创业的典型人物之一。
致富后的老贾并没有忘记帮助东干乡亲们,他非常热心地在东干乡搞了一些公益事业。老贾说:“如今,在14万左右的东干人中,生活富裕的大约占20%,中等户也有20%,还有60%的东干人日子过得一般,其中5%过得艰难。”老贾尽力帮助贫困户,让他们来牧场、商店打工,继承了老贾家扶贫帮困的传统。2006~2013年,老贾担任吉尔吉斯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副会长,直到2014年5月他不再当会长,但他在东干人中的威信一直很高。与他长期共事的法吉马说:“老贾为人忠厚地道,为大家办事不遗余力,人们很喜欢与他来往。”老贾的大儿子告诉我,2006~2008年,老贾把4万美元都“散了”,主要捐给了学校、贫困户、清真寺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难忘的中亚深度之旅,难忘的老贾一家人。遥祝中亚14万东干人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