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群众中的推广与普及

2015-03-15 00:58宋姗姗
北极光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乐普及民族音乐

文/宋姗姗

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是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提高为依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物质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民对于生活的需求,人民群众在满足了物质生活后,开始对精神层面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群众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整体文明水平才能得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发展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本。我国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归纳总结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其意义不仅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物质,更要发展文化,尤其是精神层次的文化。“群众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民族、民间音乐在群众文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广为流传普及范围最高的文化形式大力发展民间音乐文化。

一、传统的民族音乐简谱记谱方法更有利于群众的普及

现在常用的记谱法,一个是五线谱,另一个就是简谱。在这里先不论述哪种记谱法更科学,单从大众普及程度来说,简谱记谱法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和普及。群众的文化程度和音乐基础的水平参差不齐,五线谱就会很难普及,而简谱写法:1 2 3 4 5 6 7 i(读法: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对于基础少、甚至没有基础的群众来说,学习的门槛低,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再加上有些民族音乐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半音”的,就更没有必要一定要使用相对复杂,学程较长的五线谱了。

二、国学在群众推广和普及

通常来讲,国学指的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传统的民族音乐也列属于国学的一种。

我们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耳边充斥的是街景的喧嚣,从华灯初上到清晨各种呱躁的音乐,城市的风景都是人工的雕琢,没有了原本的古朴与清新,缺乏了质朴的韵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大量入侵,欧美流行音乐、韩流、日流等外国音乐的大量冲击,更要大力发展国学,了解本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避免在现今这个速食主义至上的社会,人们可增进个人的文化内涵与修养。现在很多的青少年对国外的歌星的了解程度,比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更甚。提起民族音乐,可能还停留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样的民歌,《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这样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作为国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普及和推广,与中国音乐听众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音乐听众年龄和地域,也分布的较宽,从事的职业与文化程度也相对复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可是在普及和推广上,却仍在初级阶段。曾经音乐会,让普通的老百姓、群众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物。缺少群众的自我参与性、娱乐性和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根本,以自娱自乐、自传自教为主导,满足了大家的精神生活。民族音乐的推广可以建立在广泛群众基础上,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的根源。把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多元化,乐曲更生活化、曲调更朗朗上口,让普罗大众更能接受。

三、新民乐的涌现

新民乐是当代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趋势,民族音乐的表演风格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新民乐的特点就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乐风、节奏与西方音乐风格相结合,俗话说的“中西合璧”。世界上音乐文化的种类有多少,新民乐的风格就能有多少种可能性。古筝与钢琴或西洋管弦乐队的协奏;二胡与大小提琴相互配合等等。民族音乐的发展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中呈显的民族风,就是乐器、旋律和意境的体现,也是与现代作曲家、器乐演奏、演唱家本身的个人色彩也有关系。

新民乐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把国人固有的观念中神圣无比的“艺术”,成为大众化的产物,这是商品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又给新民乐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沃土。

四、普及的办法

我国民族音乐在当代发展的历史应该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今天,我们不仅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青少年一代的民族音乐素养。

(1)可以通过学校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其系统地认识我国多民族的音乐体裁,理解民族音乐中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各类风格的民族音乐的代表性曲目。从感性到理性较全面地掌握音乐中的经典。

(2)举办老百姓爱听、所了解的民族音乐会或广场活动,多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生活中去。民族音乐是老百姓的精神食粮,对群众具有规范作用,音乐中传递的正能量以及歌词中的正面教育意义是与通常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不一样的,民族音乐以一种更加柔和与更加富有娱乐性的方式对人民进行规范和引导,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音乐在群文建设中对群众的精神文明的水平提高,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代表了整体民族水平的提高。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有其独有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通过对其推广与普及,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这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极其深远的含义。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乐普及民族音乐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