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雅桢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欧美当中较为著名的小说家,后期更是因为《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海明威成为欧美文学论坛上一个具有强烈影响力的小说家,在这部作品当中涉及到了很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海明威曾经凭借这部小说荣获了普利策奖,这个荣誉对于海明威来说可以更充分的体现自身的哲学意义。这部小说当中海明威将自身的人物形象充分的融合了进去,体现出要想真正的成为胜利者,仅凭借武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着顽强的毅力和精神。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当中海明威将自己内心当中的精神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篇小说将《老人与海》当中的老人、鲨鱼以及大海都赋予了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进而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力和心灵感受,下面笔者将会做具体的介绍。
《老人与海》当中主要是作者海明威采用纪实的手法和写作手段,通过精彩的叙述为人们展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小说当中讲述了一个男主人公叫做桑提亚哥,桑提亚哥是以一个老渔夫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章当中描写了桑提亚哥在海上已经连续83天没有捕到鱼,在这个时候别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的去鄙视他,甚至嗤之以鼻,但是老渔夫桑提亚哥却没有泄气,而是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去出海捕鱼,终于在第84天的时候有所收获,但是他碰到的是一条力量十分强大的大马林鱼,桑提亚哥不畏惧任何的艰难与大马林鱼进行搏斗,经历了三天两夜之后,桑提亚哥终于成功的捕获了大马林鱼。但是老天却对他不公,在回家的途中他碰到了大鲨鱼,虽然桑提亚哥一次次的与鲨鱼进行斗争,并一次次的击退鲨鱼,但是最终鲨鱼还是将桑提亚哥所捕获的大马林鱼给吃掉了。在这个小说当中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在困难面前永远都是勇敢无畏的老渔夫形象,更为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小说当中桑提亚哥的精神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人的失败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自己放弃,小说当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曾经83天都没有打到鱼,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努力,知道打到大鱼为止,老渔夫桑提亚哥拼死捕获了大马林鱼,但是在鲨鱼的猛烈进攻下桑提亚哥失去了大马林鱼,尽管如此桑提亚哥也没有灰心丧气,他的勇敢和无畏向人们证实了他的精神。他虽然在捕鱼上失败了,但是在精神上他战胜了一切,桑提亚哥的精神向人们证明了人类的坚毅和不屈。
小说当中的大马林鱼正是象征着人类宏伟的目标,小说当中桑提亚哥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最终在第84天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这个时候桑提亚哥看着大马林鱼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他说“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一条这么美丽的鱼骨”,从这句话当中可以看出桑提亚哥对于大马林鱼看作是崇高的,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桑提亚哥在与大马林鱼搏斗当中虽然拼尽全力,但是并没有将大马林鱼视为自己的敌人,这就可以说明桑提亚哥是将这条大马林鱼视为自己的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而拼搏。在战胜大马林鱼的瞬间桑提亚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满足感。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大马林鱼就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可以将自己想要的美好事物争取到手中,将会有着很大的满足感,这就是生活创造了奇迹。
在小说当中作者海明威并没有花费大幅的篇章去描写大海的样子,但是却在桑提亚哥的自言自语当中流露出了对大海本性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大海时而温顺、时而狂躁,在大海当中有着美丽的鱼儿,也有着令人惊悚的大鲨鱼,还有着令人充满危险的大马林鱼,这些不同种类的鱼在大海当中共同组成了一个缤纷的世界。其中充满着乐趣和危险。这种生存状态其实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很相似,既有着弱肉强食又有着激烈的竞争,大海当中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危险和血腥。这与现实当中的社会十分的相似。这种适者生存的生活结构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十分相似,在描写这里的同时作者也流露了对于现实社会的一些描述。
在小说当中作者海明威赋予了鲨鱼冷酷凶残的形象,在小说当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为了与鲨鱼搏斗已经拼尽了自己的权利,最终逃脱鲨口,虽然丢失了自己辛苦捕获的大马林鱼,但是幸好自己的生命没有受到伤害。通过这段话的描写,可以体现出作者想要通过鲨鱼的形象来表述出社会当中的一些恶势力,小说当中桑提亚哥为了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不惜一切代价去与鲨鱼搏斗,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在现实的社会当中类似于鲨鱼的这种恶势力并不少见,只要我们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一切都将会变得非常坦然。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海明威的经典小说《老人与海》,并将其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大马林鱼、鲨鱼和大海进行了象征意义上的描述,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洗礼,更是精神上的享受,让人们知道在生活和社会当中一定要时刻保持着勇敢面对困难的心态,不能够气馁,只有坚定信念不放弃才会打倒一切苦难。
[1]孟志明.关于《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及现实意义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18)
[2]秦清玲.浅析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朱海燕.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