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nce and Separation — Two Examples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s
舒 波 SHU Bo
传承与分离——以建筑学专业两个毕业设计为例
Inheritance and Separation — Two Examples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s
舒 波 SHU Bo
摘 要文脉对于建筑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文脉的不同应答将会使建筑师形成不同的设计思路与应对策略。建筑师不应该简单地、形而上地顺从所处的文化与自然环境,而应该深入研究和把握文脉,突破“形”的束缚。本文通过剖析笔者所指导的两个优秀毕业设计,阐述传承与分离均是对于文脉不同的响应方式,都可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文脉;传承;分离;和谐共生
舒 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shubo@ home.swjtu.edu.cn
Abstract: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rchitects’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ultural context may lead to various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Architects should undertake in-depth study and grasp the context to break the bondage of “form”, rather than comply with cul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simply and metaphysically. In this paper, two examples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s are dissected to elaborate the theory that inheritance and separation can both achieve the harmony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ways.
Keywords:Context; Inheritance; Separation; Harmonious Coexistence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在建筑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涌动着一股探索的力量。不管是建筑师还是业主、在学术研究还是具体的设计中,大家都表达着对于建筑传承与发展的看法。随着实践与研究的累积,对于文脉(Context)的理解与转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民族主义”到香山饭店的“传统形式现代化”再到如今“中国模式”[1],对于这其中的审美趣味、思想深度、价值取向暂且不提,但是对于文脉表达的思考与探讨,是持续的、甚至是充满激烈争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库哈斯掀起的思辨热潮[2],在当前知识与信息快速传递的过程中,大众似乎更易接受夸张的建筑形态和和时髦的设计理念。然而我们是否真的从深层次上传承了文脉而非形而上的简单关联呢?在厚重的文脉面前,我们是否只有简单的顺从而没有在冲击与震荡中获得新的耦合?对于以上问题,通过剖析笔者指导的两个特点鲜明的毕业设计,来阐释对于文脉的理解和在设计策略上的应对——传承与分离。
每个地域特有的生活、生产模式产生了独特的建筑空间,并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最终形成建筑与地域特征[3]。而此次基地是位于绵阳市的富乐山。绵阳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拟建的绵阳博物馆包括绵阳市历史博物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绵阳市农家书屋管理服务中心,是一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综合博物馆。新馆选址在富乐山的西麓、富乐堂北侧、芙蓉溪东岸,占地面积43333m2,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基地内植被良好,地形起伏较大,有30m的高差。富乐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北侧的富乐堂是著名的三国文化遗址,因而基地富有较为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同时,科技城的定位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绵阳市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针对绵阳市的文化特质,新建的博物馆又理应将绵阳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体现出来。因而在规划设计时的难点是如何将绵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的双重身份进行交融,找到一个结合点。基于此,两份毕业设计通过完全不同的设计策略,诠释了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文脉的理解和回应。
2.1 策略一:消隐在青山之下
第一份毕业设计的思路是“传承”和“消隐”。该设计小组的两位同学认为自然是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和孕育者,对自然的尊重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现在的尊重,自然对于任何风格的建筑都好协调。同时,富乐山作为绵阳市城市的绿心,它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而26000m2左右的建筑体融入这片山林,对富乐山的肌理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甚至会是一种破坏(图1)。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小它对基地的干扰,使“青山依旧,绿水长流”,这是对文脉的最好回应。而且,环境是人类文化(符号)的空间化[4],基于此,在设计上采用了“消隐”的设计手法,采用参数化设计,提取山体的形态参数,将建筑化整为零与基地高差的合理结合,利用非线性建筑设计手法构建数字图解并生成非线性体[5],并与环境中的自然山体遥相呼应,且结合山地景观,从而使博物馆与富乐山的景观的融为一体,使建筑消隐在这一片城市绿地之中,使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图2)。
图1 方案一对绵阳市城市和基地自然肌理的研究Fig.1 Design One: research on natural texture of the building site in Mianyang
图2 方案一建筑形态对基地肌理的回应Fig.2 Design One: responses from the form of the architecture to the natural texture of the building site
2.2 策略二:分离与对话
在另一份为“B O O M I N G ! EVOLVING!”的设计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设计者对于文脉的“分离”与“转译”:首先,绵阳市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自“三线”建设以来,科技产业成为绵阳市发展的支柱,绵阳市民崇尚科技,对于机械美学有较高的认同感。拟建的博物馆作为绵阳市重要的大型文化设施,需要充分展示出科技文化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成为一个群众喜爱的文化休闲教育场所;其次,该基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独特,博物馆应该回应多变基地和复合化的空间功能,营造出自由化的建筑形象;最后,力图探索一种现代科技如何介入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建构方式,将新建博物馆与附近的较为传统的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拉大历史与现代的距离从而更加使人觉得历史的珍贵与不可复制性,将对博物馆历史文物的理解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图3)。基于此,新馆在设计上“解构”了建筑,让建筑如同一个个文明的碎片嵌入基地,通过对比协调的方式,使建筑具备“远离庙堂,重入江湖”的洒脱与自由(图4)。
两个设计因为对于“文脉”的应答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策略,最终建筑在形势与空间上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3.1 方案一:“传承”的些山滴水①[6]
建筑物只有“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才称得上“美”[7]。在方案一中,设计者提出了传承地缘特质、建构绿色有机体的构想,运用参数化设计,使科技与现代的力量消隐在青山绿水之下,能够和基地的其他元素融为一体,让游客来感觉博物馆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了,是群山的“一个部分”,形态相似、优美而不突兀。有了这种对文脉的理解和认识,设计者通过三个设计步骤形成了设计方案。
图3 方案二基地研究Fig.3 Design Two: research on the building site
图4 方案二建筑空间解构Fig.4 Design Two: de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第一步骤是对体量的“化整为零”。设计者把26000m2的建筑按照任务书的功能要求分成了13个功能块,然后把这些功能体块依照山势和大地肌理散落在基地中。同时,设计者调整模型参数、通过对建筑与山体比例的推敲,使建筑尺度更加接近自然的山势。
第二步骤是对功能体块的形态的塑造。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人类文化起源的一些共性,原始文化非线性的象征性,在我国表现出来的天地人、“一池三山”的象征手法延续到清代,只是内容和意义有所不同[8]。设计者认为,这种非线性的象征手法往往是对自然形体最朴实的回应和最贴近的模仿。另一方面,如果在设计中运用简单的直线和几何构成,将会与基地自然形态形成较大反差。因此,设计者再次调整参数、对于建筑体块进行边缘的柔化和扭曲,让他们顺应山势和肌理,融入山林(图5)。
第三步骤是借鉴分形理论,找出形体的自相似性和“形”与“形”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将各个山丘状的体块自然地连接起来,并顺应基地曲缓柔和的肌理与天际线,生成一个多变的有机体和复合空间(图6)。
高迪曾说过“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类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9]。”对于建筑造型的建构逻辑,设计者努力尊重和传承环境的自然肌理,并通过参数化的方法形成最终的建筑形态,用建筑语言对自然之地和科技之城的文脉进行了诠释。
图5 方案一鸟瞰图Fig.5 Design One: aerial view
3.2 方案二:“分离”的科技之城
该组的两位同学,通过对基地、城市特质以及设计任务书进行分析后认为:拟建的博物馆是城市的象征,它理应烙上时代的印迹并彰显出科技之城的独特魅力,因而建筑应该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与传统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不应简单地顺应和模仿传统建筑。通过新旧的对比,建筑的个性更加鲜明和突出,历史似乎也更显珍贵和值得保护。我们常常因为身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而使建筑显得过于沉重与严肃,甚至导致符号的堆砌而引起“媚俗化”。即像马泰·卡里内斯所认为的那样“媚俗艺术的整个概念显然都围绕着模仿、伪造、假冒以及我们所说的欺骗与自我欺骗美学一类的问题”[10]。基于此,设计者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符号,对于文脉表现出一种谦逊而非卖弄的分离,想用全新的建构方式表达科技与自然的对话,这亦是对文脉的尊重与回应(图7)。
图6 方案一博物馆入口透视Fig.6 Design One: perspective of the museum entrance
在设计方法上,提取符号在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和时代性方面的思考方式,对于象征、隐喻与表意的理解和解读手法,对于场地形态的敏锐洞察力等都可为建筑师们规划创作提供思考[11]。设计者将科技感符号化,抽象化,使科技的冲击力的概念不断强化,并通过形式和材质的运用,与周边柔和的自然形态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冲突更加激烈。首先,建筑形态构建时结合了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概念,并仔细分析图形的心理感知,好让形体能够强化科技爆炸的张力感,如碎片般飞射而出,再用条形凹凸窗和表面装饰延续体量的方向感和动感。其次,由于博物馆建筑实体多、开窗少,因此表皮材质的选择对建筑外观效果影响较大,该方案中主要选取了两种材质,即半透明的混凝土板和金黄色铜板。半透明混凝土是混凝土加玻璃纤维,可以透过部分光线,也不会产生眩光;而铜板是一种具有科技美学的幕墙材料,金光闪闪,两种材质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张力,也是对于科技概念的再一次强化,并给予一种材料触觉的感知,以期望唤起人的某种精神向往[12]。最后,在建筑内部及外部空间塑造上,设计者将建筑“形”的逻辑与空间和功能的逻辑结合起来,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回应了基地的高差关系。
图7 方案二鸟瞰图Fig.7 Design Two: aerial view
图8 方案二建筑外部空间效果Fig.8 Design Two: perspective of the exterior space
作为建筑学本科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绵阳“科技城”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和建筑意向的表达上。因为绵阳市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核聚变和核裂变给人的直观意向是爆炸感,因而她们选择“BOOMING! EVOLVING!”作为博物馆的主题还是比较恰当的。在具体的表现上,主要是通过形体的错动和分裂以及形的不稳定感所形成的运动张力来完成的(图8)。在建筑技术方面的表达还是考虑得不多,虽然在我校的毕业设计课程中也有结构、设备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但是毕竟毕业设计周期较短,学生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也不多,所以没能够很完整地将 “科技”这一主题贯穿到建筑技术层面,这也是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的。
其实,第一份和第二份毕业设计对于文脉的把握还是有相似点的,他们都对文脉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慎重的回应,只不过具体解答的手段不同而已。一个用的是相似协调,使建筑消隐在青山之中,而建筑形体又保持着一套自己的建构逻辑;另一个是对比协调,使建筑突出地屹立于自然之中,而建筑形态又与基地山势的形态相互呼应。传承与分离,一对本身对立协调的解答方式,同样地在美妙的富乐山上描绘出自然与建筑共生的画面。
通过对这两个毕业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于文脉表达可能性的不同回应方式:传承与分离的应对策略都可以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建筑形态。两份设计都有一个朴素凝练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将自己的概念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两个方案。可以说,建筑的文脉表达是设计者对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不同理解和回应,这也是是理性的建构逻辑与感性的建筑关怀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建筑师探索的目标,即是在各种冲突中,找出最深切的问题所在和探寻解决的方法。
(感谢邓子禾、刘剑颖、陈利娜、蒋若薇对论文提供的图片与资料)
注释:
① 些山滴水,原指古人模拟自然的人工园景,是我国文人社会对于自然艺术的追求——以小见大。此文引用“些山滴水”,表达了对于古人创作手法的致敬,且启发现代艺术追求自然和工艺的巧思。
参考文献:
[1] 金秋野. 建筑批评的心智——中国与世界[J]. 建筑学报, 2009, 56(10): 39-40.
[2] 金秋野. 库哈斯嘲弄了谁[J]. 读书, 2009, 57(11): 101-104.
[3] 舒波, 邱建, 石春初. 悉心呵护地域文化多维并举重塑民族家园[J]. 建筑学报, 2010, 12(09): 100-101.
[4] 朱文一. 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 黄蔚欣, 徐卫国. 非线性建筑设计中的“找形”[J]. 建筑学报, 2009, 56(11): 96-99.
[6] 曹雪芹.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485.
[7] 王云龙, 李瑾瑞. 楚建筑艺术的形神与文化之美[J]. 现代装饰, 2012, 28(07): 91-92.
[8] 冯纪忠. 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J]. 建筑学报, 1995, 42(05): 39-40.
[9] 张阳阳. 初探绘画与设计的关系[J]. 中国艺术, 2014, 4(03): 136-137.
[10] 马泰·卡林内斯库.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顾爱彬, 李瑞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228-229.
[11] 舒波, 兰芳. 漫谈规划设计里的符号思维[J]. 规划师, 2011, 27(07): 110-111.
[12] 褚冬竹, 谢思思. 激情与理性的共舞——访荷兰声像研究所及其建筑师米歇尔·雷代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1, 26(06): 13-14.
图片来源:
图1-2、5-6:邓子禾、刘剑颖绘制
图3-4、7-8:陈利娜、蒋若薇绘制
(编辑:李方)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311吕力. 学习者视角下的英国建筑设计教学——谢菲尔德大学建筑设计学习经历与反思[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3): 55-60.
收稿日期:2014-12-26
作者简介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3-0051-04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TU-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