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认知与诠释*

2015-03-14 09:08CognitionandInterpretationofRegionalArchitecturalConstructionSystemFromMultiPerspective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系建筑

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ystem From Multi-Perspective

王 竹 魏 秦 WANG Zhu, WEI Qin

多维视野下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认知与诠释*

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ystem From Multi-Perspective

王 竹 魏 秦 WANG Zhu, WEI Qin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概念, 并借鉴文学批评中的原型、生命科学的基因、控制论下的系统工程方法、拓扑几何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规律,从多维视角诠释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地区营建体系;多维视野;原型;地域基因

Abstract:In view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contradiction and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Inspired by knowledge in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fields: archtypos theory from literary criticism, biological gene, system theory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from control theory and topology geometry, it annotat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from multi-perspective.

Keywords:Reg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Multi-perspective; Prototype; Regional Gene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238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课题(2014BAL07B02)

王 竹: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wlb-art@163.com

魏 秦: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1 问题缘起

在营建地域风貌与特征逐渐变为一种政治任务与消费需求的今天,生态景观恢复、地方风貌再造、传统民俗延续等,客观上表达了人们对营建地域风貌与特征的良好愿望。但是一些看似“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演变成一种宏大运动或个人情怀的自我实现,改变了地区的传统空间结构,呈现出意识形态与空间形态上的无根状态,使得地域风貌的回归忽视了对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关注。以上问题的症结使得我们营建的道路越走越窄,可谓是“没有功力的花拳绣腿”,同时还带有明显的“硬伤”。

1.1 辨析地区营建多样化的机制

经过长期以实践经验为主导的自然原生的地区营建,着眼于和生态共生共存的方式,将对气候的回应、对资源创造性的利用、对材料结构的忠实体现以及最少最小的营建理念真实地反映在异彩纷呈的居住形态与日常生活逻辑中,这种在居住者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机制下建造生成的建筑形态,包含着居住者对地形与环境的认知与自我调适,其局部形态秩序上所呈现的多样化差异,与因个体秩序差异汇集而成的聚落整体协调的关系构成丰富而统一的整体[1]。作为建造主体的居民将基于日常生活与场地关系、资源与建造实践、建筑形态与居住者交往互动中产生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形成能够在一定地域内维持建筑演变自组织性的“地区营建语言”。如何辨析与还原这些地区营建智慧,并在当下的语境中实现有机转化与持续发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1.2 地区营建参与机制中的互为主体过程

地域建筑特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建造的参与主体息息相关,原生建筑的建造主体既是使用者又是设计的创造者,在实践中积累营建智慧,营建过程既是经济行为又是社会行为。而基于政府与专家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方式,往往忽视作为营建主体的居民营建的自组织机制,将脱离生活功能与逻辑的经验,以可视化的地域符号与布景化的形态附加到营建中,无法传达地区社会生活的真实性。同时,作为营建主体的居住者和设计者对于地域风貌的塑造、传统文化的保护、房屋建造的形式方面存在价值认识上的差异本就是不争的事实,“建筑师在融入地区营建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整体的视角审视二者在共同融入营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接纳营建过程中建筑师作为设计引导、协调者,与使用者在设计、营建与运营的过程中的主体角色互换的动态过程,关注营建过程中的社区发展互动与公共生活,才能把握住居住者真实生活的空间,以使用者主体为根基关注社会生活的真实现象,这成为地域特征延续与再生的适宜路径。

1.3 地区营建技术体系的科学化引导

尽管地区建筑具有对气候的回应,对空间、材料结构的忠实体现等生态低技术智慧,但是由于营建技术的粗放化,既难以从总体上减少建筑的营建与运作能耗,也无法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与现代生活需求同步的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乡土营建活动还需运用科学规律加以引导,将传统营建技术体系与当代技术体系相结合,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建造体系,从材料的加工、选材、设计、建造、运营直至废弃后再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营建的科学化与体系化。

中国当代地区建设因其复杂性与特殊性无法形成统一的可以因循的营建蓝本,地区营建从产业复兴、社会网络的重建到空间环境的改善[2],其所容纳的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决非单一学科视角可解决,能够突破建筑学的专业领域,结合多学科成果,挖掘与整理地区营建中蕴含的生态价值与营建智慧,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与方法,并将地区的空间环境建设统一纳入到地区的生态恢复、产业复兴、社区生活体系重建的互动中 实现。

2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概念界定

2.1 地区原生的营建体系

地区原生的营建体系是以营造具有一定舒适度的人工居住环境为目的,但是其营建方式是基于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对气候的回应、对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资源有节制的消费模式,运用营建活动中所获得的生态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与修正,形成的一套经济可行、低能耗的营建机制与技术体系[3]。营建活动成为社区生活与经济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因而其操作过程始终无法离开使用者与工匠的共同建造、修正与传承。这种包涵原生生态智慧的营建体系可以历久弥新,但是其传承的稳定性是维持在一定封闭的、自然生长的社会环境中,既难以承载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居住需求,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也会使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这种基于自发性、经验积累与自然进化机制下的营建体系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2.2 现代建筑的营建体系

现代建筑的营建体系更强调以人为中心,营造舒适的人工环境,为追求建筑自身的最优化,它的营建方式和技术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其运行模式是:资源—建筑—废物,运营过程过度依赖高技术与设备,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间应有的调适性,以大量消耗地区自然资源能源与排放废弃污染物为特征,必然伴随环境负荷的增加,且这种环境负荷必须被维持在一定的量与度范围内,否则环境将无法支持其持续发展。现代建筑的营建操作机制由一个庞大的交互合作的专业团队网络体系参与完成,从策划、设计、生产、建造到运营,整个环节专业分工明确,形成高度集约与模式化的营建过程。营建过程本身较少涉及使用者的参与建造,因而很难实现对使用者需求的弹性变化。由于现代建筑通用的空间模式与国际化的形态语汇运用,与气候、环境毫无应对,也导致现代建筑营建体系地域特质的缺失。

2.3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

与上述两种营建体系不同的是,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更重视发掘地区原生营建体系中的生态经验,继承地域文化中的优势基因,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原则,营建活动追求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与对地区资源能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以追求适度的生活舒适要求为目标。它将建筑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而整体地考虑对生态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与多级循环利用的原则,其营建运行模式是:资源—建筑—废物—资源,形成基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表1)。

植根于地域气候、地理环境与社区生活的地区营建体系,其操作过程是以使用者为参与营建的主体,在政府机构与多专业技术团队的引导与协调下,形成由技术专家、地区精英、传统工匠与使用者共同合作构成的“地区营建共同体”[4],发掘地区原生营建体系中的营建智慧,以现代科学规律与技术为引导,实现从建筑的策划、设计、生产、营建、运营、废弃到再利用的建筑生命周期循环过程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地区营建体系不仅重视对地域性营建语言与地方性知识的延续,更重视地域性传统在当下语境中的再生,其营建机制是以地区居住者为营建主体,关注地区社会生活的真实逻辑,将地区营建过程融入到地区生态恢复、产业复兴、社区公共活动与社区文化发展中,探索地域特征延续与再生的适宜性途径[3]。

由此,我们可将可持续发展的地区营建体系界定为: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建立在地区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与社区文化相协调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循环再生原理,发掘传统营建中的生态经验,运用多学科的集成成果加以调控与评价,实现从建筑的策划、设计、营建、运营、废弃到再利用的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循环过程的科学化与系统化,能够满足居住者弹性需求、高效低碳,体现在地性的新型建造体系。

表1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与其它营建体系比较Tab.1 a comparison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other construction systems

3 多维视野下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是涉及气候、资源、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多学科技术、设计建造与决策支持等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系统,单一建筑学视角很难求得研究的实质突破。只有集成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智慧,将地区营建体系置于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成生长要素构成的动态网络中,横向共时性地把握环境因素的作用与结构关系,纵向历时性把握其演进机制,从多维视野中剖析与研究地区营建体系,在宏观全景的视野中找到问题的求解路径,才能架构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方法。

3.1 梳理系统结构关系

任何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生成都是地区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历了营建过程的不断修正与反复认同,形成地区建筑最佳的材料选择、技术手段与营建方式。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研究出发点置于对其生成生长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构成因素分析,以整体系统的思维分析诸因素对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演进的综合作用。任何因素不能单纯决定地区营建体系演进的方向,每个因素作为整体对其起到约束作用,而且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这些因素在重要性上会彼此发生变化与重组。但是不同地区建筑营建也存在能够超越地域与文化界限,促进地区建筑生成生长的原动力:顺应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定,忠实体现环境资源与经济技术的制约,真实地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真实性,并在地区经济与社区文化的实践参与过程中,形成对生态索取节约节制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本文拟在梳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要素结构关系,为后续研究架构整体背景。

3.2 挖掘原型把握本质

原型批评理论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现象,揭示文学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过程。通过文学批评中的原型理论,以宏观整体的视角认识现象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透过现象本身,考察事物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与事物存在的本质特性。以原型的角度来看,那些被大家普遍默认的模式即是地区建筑的原型,千姿百态的形态是地区建筑原型在不同自然环境与文脉关系中的变体。从物质功能层面上看,原型既包含了对已有和现有生活与环境问题的最佳解决方式,也包含了对共有的生活方式与制度的认可与限定。从文化价值层面上看,原型是历史长期经验的积累,具有历史的内涵,可以向人们传递历史的信息与文化的语义。原型作为一种固有的模式与原则储藏于人们的意识结构中,这些原则被作为人们营建活动的蓝本,从中可获取自我调节的方法,以产生能够适应具体环境条件的形式。原型确立与维持了一定地域内地区建筑形式发展演变的方向与秩序。通过原型理论挖掘地区建筑原型,溯本求源把握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演进的本质。

3.3 探寻进化机理

进化是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伴随着变异与进步相结合的历程。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具有与生命机体相同的发展进化的类生命体特征,而其进化过程是建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连续的过程。为了探寻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健康成长的基因与模式,走出地区建筑保护与发展的误区,利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剖析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形态的建筑营建体系,从被动防避、自觉适用到主动创造的演进机制。

(1)原生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是被动地选择顺应气候,防避不利因素,寻取较好的微气候场所选址,顺应地理环境与气候组织聚落分布;由于地区建筑营建原型的重复与模仿,聚落组织呈现自然聚合与均质化的分布特征;原生的营建是以建筑对气候的调适性来满足较低的舒适度生活为前提,空间功能单一且以多功能的形式综合于空间中;受限于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条件,形成了对地方材料简单加工、经济适度与简约朴素的低技术策略。

(2)自律发展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主动利用气候因素,有意识地组织自然因素营造良好的聚落场所,并将自然资源分布与聚落结构、规模统筹考虑,紧凑节约组织聚落布局,在乡土社会的组织制度与社会结构控制下实现聚落的有机秩序生长;建筑类型的多样化,原型同化与异化并存,使得聚落环境在整体协调下呈现出丰富的差异性。住居功能在兼顾回应气候与社会组织制度要求下,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并突出住居空间层次的丰富性与序列化;地域建筑营建技术已经超越地方材料简单的直接利用,以一定的科学加工与组合方式,发挥材料力学特性,将建筑结构体系与材料美学形式有机融合,形成传承已久的适灾减灾的技术体系。

(3)可持续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作为开放系统,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调节外在环境的干扰与内在因素的变化,通过自身内在机制与功能,摆脱旧有的环境限制作用,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创造新的结构组分,具备动态适应性、最小投入与自组织特征,以适宜性技术为支撑,满足地区居民可变需求的低碳高效住居环境。

3.4 把握调控机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会给这一地区的人一种“地域基因”。同理,“一方水土生成一方的建筑营建体系”。地域建筑对不同因素的应对,如同生物一样反映着特定地域遗传信息的特质,其生成和生长规律与生物基因调控机制存在着“异质同构”现象。建立“地域基因”的概念,从深层次把握地区建筑的生成与发展机制,为地区建筑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如果导致地区建筑在演进过程中“患病”的基因能够被修整或替换,而健康基因能够被激活,并注入新的优势基因,地区建筑的营建体系就能得以良性发展。

从基因对生物性状的调控作用分析,不同地区的建筑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相互交织与作用下影响着住居环境的生成与发展,并在人们的主观参与下逐步形成各自的调控机制,也形成不同地域形态各异的地区建筑营建模式。将对这些影响建筑生成与发展的环境因素的认知、把握与主观应对看作是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地域基因”。一个地域基因决定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对一种环境因子的主观应对,一定地区的地域基因恰恰是多个环境因素主观应对的系统集合,将这些主观应对的合理组合作为地区建筑营建原型,依据环境条件调整建造行为,从而形成整体协调性与单体形态的同构性。在识别与判断良莠地域基因的基础上,辨析环境诸因素应对的各种对策的生命力指数,将各种相关因子置于适宜措施的调控之下,重组与整合建筑营建体系的“地域基因库”,通过寻找适宜性技术,使现代科学与原生地区建筑营建模式有机结合,实现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再生与持续发展。

3.5 运用科学的求解方法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优化,协调人居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共同发展,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系统负反馈的制约与自我更新,同时通过正反馈的激活与强化,调整内部因子的结构关系,拓展新的构成因子,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中探求可再生能源、节能策略、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等解决途径,突破困扰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发展进化的限制因素,使地区传统建筑营建体系进化为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系统,促进其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跃迁。

运用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环境工程学与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减轻建筑营建对生态的负效应。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自组织特征决定了其调控的重点不在于寻求系统外部的最优控制,而在于依靠系统的能动性去自我调节,有效控制机体组分的良性增长,和谐地为系统整体功能服务,调节各种生态关系,协调地区人居环境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的最佳关系,为传统建筑学科难以解决的社会、经济、生态、管理等领域的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求解途径与研究方法。

3.6 探寻形态发生规律

拓扑几何学理论作为一种深层思维方法,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几何元素的整体而非孤立元素、元素关联的性质而非元素的度量属性、几何整体性结构特征而非显性形态特征、性质相同的空间变换的群而非单一对象本身,通过形态表象把握支撑形态的结构构成规律。因而,利用拓扑几何学原理作为地区建筑形态转换的媒质,不仅可找到内在整体结构支撑下的形态能动地发生与运算的机制,还可探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与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多样性形态。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各种原则与对策最终必将体现在地区的空间形态规划与设计上。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有序性与高效和谐性,创造地区建筑形态自组织的良性生长规律,借用拓扑几何学的原理,挖掘地区传统建筑的整体内在空间结构,找到包涵各种地区环境应对模式的地区建筑拓扑原型,结合现代科学的原理及规律改良与重组适应地区的空间资源配置,建立地区建筑形态生成衍化的拓扑空间不变量,在地区建筑从拓扑不变量到形态的不断转换与进化中,增加地区建筑形态的独创性与丰富的空间语言,架构从地区建筑的拓扑原型—地区建筑单元—人居基本单位—地区建筑营建体系各层级的形态发生机制及适宜性的多样化形态[3](图1)。

图1 地区建筑形态发生机制Fig.1 morphogenesis mechanis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4 结 语

建筑地域风貌与特征的营建不单是复杂的而且是艰难的,这个艰难并不仅仅是形态、空间与技术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混乱与理解上的误区。有些人期望通过移植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某些技术与形态,而使建筑创作具有地域性,以在现代建筑文化中立足,这似乎过于简单了。今天的地区建筑决不应该是“马头墙们”的光大。传统建筑亦没有必要现代起来,去干预现代的建筑实践。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职责以及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的天地。否则,只能是既断送了地域建筑的内涵,又扭曲了传统建筑的原则。

我们应该面对两个问题: (1)在纵向的历史方面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超越;(2)在横向上与整个时代建筑文化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失落了传统建筑的一些内容,也不必顾及,因为这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是完全可以得到重建与补偿的。

参考文献:

[1] 王竹, 王韬. 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的地域性表达[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3): 8-13.

[2] 周榕. 乡建三题[J]. 世界建筑, 2015(02): 22-23.

[3] 王竹, 王静. 低碳导向下的浙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实践[J]. 新建筑, 2015(01): 32-37.

[4] 王冬. 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以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为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25.

图表说明:

表1:作者绘制

图1:作者绘制

(编辑:袁李姝)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302贺勇. 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照[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3): 6-11.

收稿日期:2015-04-16

作者简介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3-0001-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2.29

猜你喜欢
体系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