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011)
制约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刘文华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01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找出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为增加高校女生参加课外锻炼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 女大学生 分析及对策
学校体育就是通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以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并使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目前高校体育课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每周一次,每次90min,一学期一般为16~18次,从时间的安排上,学生很难仅仅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完成身体锻炼,体育课的重点更多的是强调锻炼方法,学习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掌握一定的技术,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其健康,必须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质的飞跃是需要以量作为基础,这就需要积累一定的课外练习时间,在体育人口的分类中,直接将学生这一群体划在当然体育人口之中,要达到标准,需得每周必须参加3次以上锻炼,按照学生的日常上课与活动情况,应对应每周至少保证两次课外活动。然而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尤其是女生数量更少。大多数女生对体育缺乏兴趣,在体育中无法获得自我满足与乐趣,有些伴有身材与性格原因而抗拒体育锻炼,加之爱美的天性拒绝自身在体育锻炼中的汗流浃背的形象,因而导致其成为体育锻炼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对女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格外注意,提高锻炼意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身体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大学本科女生,苏州大学50人、苏州科技学院80人、上海大学50人、南京林业大学50人,共23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广泛交流,以了解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感受、态度和认识等。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文献,了解关于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趋势。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需要设计“高校女大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并由相关专家评定,效度较高。问卷发放时间为第一学期最后一周。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9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有效率为88.7%。信度、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表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统计(多选)(%)
表2 学生对学校场地满意程度统计(%)
表3 学生希望选择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
2.1个人因素是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直接动因
2.1.1 主观态度决定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在自身生活中重要程度的评价,参加体育活动的最重要因素正来源于此。要形成体育态度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依靠系统的培养以及参与者自身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持久而稳定的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当人们自愿投身于体育活动,通过亲身体会和了解,掌握该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体育兴趣应作为首要任务,不过多地强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一方面积极鼓励;另一方面通过多变的教学手段,培养和端正参与单项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余活动中。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过35%的女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只有20%左右的女生选择了喜欢和比较喜欢,而有超过45%的女生选择了无所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学生的走访,发现女生普遍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不需要锻炼,认为锻炼会晒黑自己的皮肤,练粗腿和胳膊,影响自己的外貌。而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女生中超过24%把考试达标作为参与体育的首要目标,此种去向与体育精神南辕北辙。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如果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能力是通过考试而来,一旦考试通过或不再考试,锻炼戛然而止,此种体育锻炼方式完全是失败。体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于通过体育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得到愉悦身心的作用,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联系决定了体育活动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体育应当长期进行,伴随一生。根据表1的统计,超过21%的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为了健美形态,通过实际访谈,发现很多女生担心体育锻炼会影响自己的外观形态,这是对体育锻炼的误解。适宜的体育锻炼是塑造身材的最好办法,不仅可以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同时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饱满健康,给人以健康的美,而不是瘦弱的病态的美。把增进体质作为主要动机的学生不到14%,说明学生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最重要的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式的,不是一蹴而就,忽视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会明显下降。
表4 女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长统计
表5 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统计(%)
图1 高校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态度比例图(%)
图2 高校女生课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可选1~2项)
2.1.2 上网时间占据课外的大部分时间
随着科技社发展,网络因其具有强大的功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相应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多,有手机、iPad、电脑等,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远程视频、游戏、观看影视、查找资料、讨论问题等等,由此而来人们上网的时间不断加长,甚至引发网瘾问题。另据调查去过网吧的学生占95%以上,有过包夜(通宵上网)经历的占学生总数的56%,其中男生数量多于女生。在调查中发现,各个高校周围网吧林立,给学生带来的诱惑实质上远大于带来的方便性,这些网吧的主要消费群体均是在校生。在校大学生虽然已经基本成年,但仍缺乏自制能力,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经过高中阶段的重压,在达到人生一个重要目标后,其能量在大学生活中得到释放,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自由空间,对学习目标也不明确,此时一有新奇刺激诸如网络,极易失去自制能力,沉迷网络而难以自拔,忘记其学生身份,影响人生前程。调查发现,女生上网主要以聊天、游戏和看视频为主。过度的上网,不仅挤占了课外锻炼身体的时间,而且也影响身体健康,比如视力下降,引起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引起精神上的异常和性格障碍。
2.1.3 女生的个性决定了参与体育项目的类型
从图2中可以看到女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体育项目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而选择人数最多的是跑步,达到34.7%。跑步由于相对枯燥,一直被认为不受大学生欢迎,却成为女生课余时间的首选项目。从访谈中了解到,女生课外活动选择跑步项目,主要原因是比较简单,易于练习,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如果下雨可以在跑步机上练习,而且跑步是控制和减轻体重最有效的方式,部分学生是为了降体重或控制体重,选择经常进行跑步练习;另一因素是大学生每年体育达标都有800 m测试,部分女生是为了达标任务选择跑步,练习时间多集中在达标前的一个月左右。其次选择人数较多的是乒乓球、羽毛球,合计达到36%,通过调查了解到选择这类项目锻炼的学生都有一定技术基础,并且对此类项目有兴趣,一般是上过该项目的选修课,同时还有情趣相投的同伴。从女生选择的项目看,多是没有身体接触和对抗的隔网运动项目,一般是小球项目,而对于激烈程度高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则很少有人问津,即便参与的学生,也是以练习为主,不进行比赛。女生喜欢的健美操、瑜伽等项目,课余时间却很少学生参加锻炼,主要原因是这类项目对场地、师资力量要求很高,一般都是属于收费项目,对普通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女生在选择项目上,最主要的考虑是提高或保持身体形态,并且害怕户外运动,怕晒黑,影响自己的外在美。因此,在针对女生群体,应该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健康为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2.2 课外活动的校园影响因素
2.2.1 场地(馆)制约
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有目共睹,此前较为常见的落后场地设施如煤渣田径场到现在较为普及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从水泥、硬土、沥青到塑胶和木地板,这些硬件设施的变化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进步。这种情况较为广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改观很大,但现有条件依然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同时必须认识到,还有很多场馆设施缺乏、落后,还有大量的水泥篮球场、拥挤的乒乓球场、很少的羽毛球场,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参与其中产生伤病更是进一步消极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场地设施的问题不解决,难以使学生产生锻炼的欲望,也就无从谈起体育锻炼的习惯了。从表2中可以看出女生对场地不满意达到51.5%,超过半数,说明其场地设备的更新与学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女生对场地要求略低于男生,主要因为女生在足球、篮球、排球等场地上活动较少,一般参加的项目是健美操、形体瑜伽、乒乓球等。
2.2.2 课程的设置
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仅针对着学生,学校也有着同样压力,也希望学生成绩优秀,专业能力强,为就业做好保障,使得某些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过重,每天下午安排有四节课,包括实习、实验、公共选修、听讲座等等,这就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从表3中可以看出,43.5%男生和42.8%女生更愿意选择下午锻炼,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应保证每周至少有两天下午的课程不得多余两节课,同时应考虑和体育课时间错开,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2.2.3 学习压力占据了课外时间
从表4可以看出,女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偶尔一次体育锻炼的比例占到了65.5%,有22.5%的女生每周参加1~2次的活动,总所周知,只有达到一定的锻炼次数,才能保持并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从调查发现,女生活动的次数较低。而从表3可知,活动时间大于0.5 h的占78.5%,可见大部分同学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已经达到健身需要,说明她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能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内心有体育锻炼的需求。但是按照我国“每周参加3次,每次活动30min,活动强度为中等”的体育人口标准衡量,女生中的体育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她们每周体育活动的次数太少,这表明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女生还没有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之所以锻炼的次数较少,主要和学习的压力有关。高校学生功课较多,课程压力较大,课外时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扩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就业难度都大幅提高,许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便产生了危机感,通过辅修双学位等办法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期冀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些学生甚至入校之后便着手备考公务员、研究生,利用课业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课外学习时间的增加,挤占了其他时间。同时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往往牺牲其锻炼时间用于学习。因此,要加强相关教育,正确处理好学习和锻炼的关系,明确好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保障,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2.4 体育课程线性评价
改革现行的体育课程线性评价模式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因素。虞荣娟教授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中应包含体育课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培养其关心体育、懂得欣赏体育、了解体育文化,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表5可以看出4个年级的女生每周几乎不愿意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都超过了半数以上,而参加锻炼的学生数,三、四年级学生数远远低于一、二年级数,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锻炼的次数随之减少,大四的学生超过每周3次锻炼的学生为零。调查还发现,大学一二年级都开设有体育课,而三年级一般为选修课或不开课,四年级则没有体育课开设。这调查说明,现行的体育课程线性评价模式给学生以压迫感,而这种压迫感是促使其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力。一旦体育评价不在,即大三、大四的学生失去了体育课评价的压力,体育锻炼从课程设置高度变为个人兴趣爱好层面,使得在体育评价模式之下没有产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的学生脱离了压力,脱离了体育锻炼。这一部分当然体育人口,实质上是消失的。
2.3 家庭因素的隐性影响
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看,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受与自己有关的他人的影响。当家庭中的成员对体育态度不一致时,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或紧张,最后导致态度或情感及行为的转变,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状态。”父母的教育影响先于学校,是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目前在校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其认识社会基本是以父母为渠道和参照的,因此,父母的体育锻炼情况将极大程度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而调查发现父母双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家庭不到5%,其中一方经常锻炼的家庭不到20%。体育锻炼需要建立在时间和经济基础上,对于大学生的父母亲,年龄水平处于四五十岁,是人生奋斗上升的黄金时期,绝大多数没有精力从事体育锻炼。
2.4 社会因素的间接影响
社会类因素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藉由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的。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教育传统是“学而优则仕”,体育与学的关系是从属关系,虽然“六艺”中与体育相关的有三项,但随着社会发展,体育始终要为其让道。这一特点延续至今,如今90%以上的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希望孩子从事体育工作的家庭凤毛麟角,体育锻炼的附属品地位没有改变。
社会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类似现今就业单位不再看重学历等因素,而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如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等,有什么样的需求,学生就会针对需求进行培养,然而极少有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提出要求,因而学生不需要培养相关能力,至少短期如此,体育仅有可能不作为一项特长收到对待,锻炼体育的必要性和意识自然无法提高。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对女性更看重的是柔弱而不是强壮,女生从小被希望具有淑女形象,安静、多才多艺,而喜爱运动的女孩子则被称为假小子。这说明社会对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点略有改变。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喜欢崇拜偶像,而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受项目限制,和性别的认同感,女生比较喜欢女性球星,李娜在网球比赛中的骄人战绩,使得许多女生开始喜欢网球运动。
3.1 结论
此次调查表明:高校在校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低下,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的在校生却有相当数量与比例的学生未能达到每周2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的体育人口标准,而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因素主要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类因素和社会类因素。
3.2 建议
(1)体育课程教学上应削弱技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切实加入体育锻炼中来,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实际处理中尤其应加强对女生体育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积极展现自我,主动加入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
(2)对学生加强管理,使其明白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降低学生上网时间,课余时间安排学习与体育锻炼,同时可以利用社团和俱乐部等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和竞赛,丰富体育锻炼形式,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
(3)重视家庭对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加大宣传全民健身运动的力度,家长应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利自己体质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易于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学校应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出发,提升学校体育锻炼硬件水平,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合理化,确保学生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活动。
(5)纠正社会对于体育重要性的偏见与认识不足,把拥有一定体育技能和锻炼习惯看作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不仅自我健身,同时能关心体育、欣赏体育。
[1]刘征宇.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46-148.
[2]骆红斌.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2):97-99.
[3]江志鸿.对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534-536.
[4]刘大海等.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实践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0(3):114-116.
[5]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05-1307.
[6]桂源海.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3):257-259.
[7]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91-93.
G806
:A
:2095-2813(2015)05(b)-02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