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治国
(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包头 014040)
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①
孙治国
(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包头 014040)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不仅关系到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效率,而且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也至关重要。该研究对内蒙古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目的是对目前高校体育场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我区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内蒙古 高校 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2014年10月20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实现最佳运营效益”。高校体育场馆占我国体育场馆的多数,它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物质载体,它担负着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三大体育事业的发展任务。
进入21世纪,随着内蒙古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体育场馆也是如此。据《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公告》显示:在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10976个,占43.27%;场地面积2362万m2,占56.77%。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不仅关系到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效率,而且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也至关重要。在新的时期下,如何优化和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利用高校场馆现有的设施和资源,已成为决定着高校体育场馆未来发展关键因素。本研究对内蒙古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目的是对目前高校体育场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我区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市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集宁师范学院、赤峰学院,共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截止到2015年3月底,笔者以“体育场馆”作为关键词,查阅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百度文库等,共收集大量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思路。
1.2.2 问卷和实地调查法
在2014年7月至9月,笔者共走访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的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对其场馆负责人发送问卷12份,共收回1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针对该文的研究内容对体育局、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问,并对场馆进行实地考察。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上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核实,在Excel2007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处理。
2.1 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性质以公益性为主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受其所在单位性质所制约。我国体育场馆的性质有以下几种:事业单位内部的企业管理、事业单位与企业兼有、企业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在本次调查的内蒙古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全部属于事业单位管理。受过去的计划经济影响,这些体育场馆过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并由学校体育行政部门管理和领导,长期以来工作效率较差,严重影响了场馆市场化经营和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内蒙古有4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实施事业单位内部的企业管理,体育场馆自负盈亏,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多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密不可分。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没有脱离过去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性质。
按照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盈利性场馆和公益性场馆。商业性体育娱乐设施和运动体育俱乐部属于盈利性场馆。公共性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企业内部健身设施属于公益性场馆。本次调查的12所高校属于公益性质范畴,除了满足了日常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外,节假日还向社会对外开放,并且承办自治区、国内大学生体育比赛。
2.2 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民间资本、产业资本、海外资本、政府财政资本”是我国体育场馆经营建设和资金来源主要四种形式。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由于我区高校大多数体育赛事活动都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因此场地日常维护和器材维修资金多数由政府拨款作为主要财政来源。反观,很多美国高校利用体育赛事品牌,如赛事冠名权、商业广告、企业赞助、电视转播权、门票收入等多种渠道吸收社会资金,维持日常体育场馆运营。随着我区私营体育场馆的介入和体育产业逐渐完善,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等、靠、要”的资金筹集方式,已近很难维持高校体育场馆日常维护和运营。因此,未来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产业资本逐渐介入到我区高校体育场馆中。
表1 内蒙古12所高校体育场馆资金来源
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内蒙古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中,“政府拨款”占到了50%;高校体育场馆依靠“自身的经营和企业合作”占到了34%,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场地出租、举办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比赛、以及举办非体育类活动等。仅有2所高校的资金来源“社会捐助”和“其他收入”。以上数据表明:内蒙古多数高校体育场馆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样影响了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和发展。
2.3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呈多元化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具有建设面积大、日常维护高、资金投入多、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一些北京、上海高校早已谋求新的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模式。“企业化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自主经营”是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五种主要模式。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投资模式、营业内容、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经过笔者实地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2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中,仅有2所高校场馆盈利,经营持平的有3所,亏损的场馆高达7所。以上数据表明:内蒙古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和管理方式都是在摸索阶段,虽然已经意识到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但多数场馆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革,没有形成完善和系统的管理模式;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改革收效胜微,虽然模仿北京、上海地区高校成功案例进行尝试性探索,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目前亏损的现状。
2.4 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现状
从调查中得知,内蒙古12所高校在改造、翻修、重建体育场馆时,社会融资的机会较多,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较少,原因还是在高校领导层的观念上。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应该依靠政府解决资金问题,就是没有资金也是要以后找机会解决,他们担心社会融资会导致学生使用场地受到限制,而影响学校的正常体育教学、比赛,以及其他活动。但是,体育场馆融资的模式有很多种类。其中,
BOT融资模式是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主要采用融资模式,例如1999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体育场馆建设,都是由当地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建成的,建设中加强了社会资本与政府资金的整合,政府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大幅度减小。我国从2001年开始,体育场馆的筹建尝试BOT融资模式,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功举办证明,这种模式在我国体育场馆融资的可行性。而且,高校体育场馆可以采用冠名权等形式进行融资。
因此,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要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要大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不仅仅依靠单一政府投资财政投入。探索适合内蒙古高校的新型体育场馆开发经营发展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内蒙古高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商业化管理模式以“事业单位建制,企业化管理”为主,其他管理模式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是我区高校体育场馆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这种模式必将会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而退出历史舞台。在新的时期下,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如何朝着盈利的模式发展,对此本研究对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商业化管理模式发展趋势,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
3.1 保证教学训练是高校场馆资源对外经营的基础
内蒙古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经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对于一些场地基础设施薄弱的院校只能先保证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对外经营还需要时间和条件。对于体育场馆资源好的高校,解决场馆日常维护的最佳方法是积极开发体育场馆对外经营。首先,体育场馆条件好的高校,要协调好各方面人际关系,要依靠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最大程度的考虑本校师生的利益,安排固定时间、地点为学校职工、学生进行免费体育锻炼,其他时间将收费标准降到最低,争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其次,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化管理,包括规范体育场馆使用时间,规范场馆开放程序,以及完善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运营方式以“体育经营为主,其它经营为辅”的运营方式,建立体育俱乐部会员制模式,多开发一些群众性强、市场上受欢迎的体育场馆,如室内篮球馆、五人制足球馆、网球场、乒乓球、羽毛球场等,及时调整经营项目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2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逐步由政府投资向多元化投资过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预见,政府对社会团体的投资政策会更加宽松,会有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公共体育场馆应由以往由国家投资、经营、亏损财政补贴的体制,进入“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筹资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新阶段。今后,对于有市场潜力的,经济效益好的专用体育场馆,如羽毛球馆、网球场馆、健身健美场馆、保龄球馆则完全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3.3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由行政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应对内、对外积极宣传,具有延续性和长远的开发发展规划,注重场地的包装和努力提高场馆知名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场馆的各项功能,并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不断的完善场馆建设及运营服务保障。随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出现,从传统意义上由政府所有和管理的运营的模式,将会向私人介入的现代化企业模式逐步过渡。国外体育场馆的多年成功管理案例证明,更专业化的体育企业和私人管理将会是未来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所以,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由行政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是未来发展趋势。
3.4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实现资源互补
内蒙古高校体育场馆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借助先进经验来对体育场馆进行直接的管理,聘请国际、国内管理集团或者专业体育经营公司来进行运作。通过与专业公司联手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商业开发,这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我区高校体育场馆可以采取招标形式,寻找有能力的经营管理公司整体托管体育场馆,采用场馆集团化经营,有效避免单独经营,合理地配置场馆资源和完善单独消费的情况,利用资金形成拳头项目。在人员分工上,管理部门专职专责,做到管办分离,形成责任明确。规模较小的体育场馆,可以将某些业务承包给一些体育代理公司,采用分项承包托管的形式进行管理。
[1]肖淑红,付群,雷厉.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分类及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6):14-18.
[2]吕赟,徐长红.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风险规避与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4):285.
[3]蔡继云,刘玉海,张萍萍.从市场经济视角看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有偿开放的状况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75.
[4]丁云霞,范伟,刘春华.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优化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35-37.
[5]蒋仲君,张恒波.成本——效益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0-23.
[6]肖丹.对济南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4):79.
[7]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24-26.
G818.2
:A
:2095-2813(2015)05(b)-0130-02
孙治国(1977—),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