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帅国
主任点赞以后
◆ 王帅国
小李差点把手机掉在地上。他难以置信地看到,主任在小宋新发的朋友圈里点了个赞。
主任从不发朋友圈,似乎也从未看到他给别人点过赞。小宋这个是小李看到的头一回,小李有些看不明白。办公室里的事情一旦想不明白,小李就会问刘姐。刘姐平时就坐在小李对面,在办公室待了十一年,送走过三位主任,堪称活化石。
虽然现在已是晚饭时间,小李还是忍不住给刘姐发微信,问:刘姐,主任开始用朋友圈了?
刘姐回:看样子是。
刘姐添了一句:明天我私下问问小宋。
小李连给刘姐回了三个大拇指。
第二天一早,小李来到办公室,发现小宋早早就到了,还春光满面地向他打招呼。小李也堆起笑,说了声早。办公室陆陆续续到齐了人,个别同志鼓动小宋交代交代,自己和主任啥关系——看来,大家都知道了,主任开始刷朋友圈了。
午饭时,小李扫了眼朋友圈,同事们一上午发出了先前一周的量。小李没发。
傍晚回到家中,各位同事的朋友圈都已发布。小李还没发。小李在想,发得越晚,排得越靠前,主任也就最先看到。
八点,小李传了一张工作照,是上次陪主任去下面区县调研时候,市里报社记者帮忙拍的,小李就站在主任边上,手里拿着笔和本,边听边记。配文字:
“回家后眼瞅着日历,觉得今天这数儿有些眼熟,猛地想起居然已经工作满20个月了。时间虽短,收获却大。岗位虽卑,责任却大。期待每个月都会是更好的自己!”
自然,青春,正能量。这才是主任喜欢的朋友圈。今晚就算只有一个赞,也该是我的。小李自信。
小李把手机放在茶几上。
两三分钟看一眼。九点出头,主任现身了。小李猜对了一半,主任确实只点了一个赞。不过,还是小宋的。
小李有些慌,他开始反思。是不是照片选得有问题?一定是的,一定是的。这样直接把和主任的合影发出来,确实太露骨了。主任一定不喜欢。唉,大意了,大意了。啊,猪脑子。
夜里小李失眠了。他睡不着,就开始翻小宋的朋友圈,一直翻,翻到底。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小宋一条一年前的冷笑话,也被主任点了赞——这一定是新近的赞,主任昨天刚用的朋友圈!
看来主任不仅点了小宋的赞,还专门跑到他的页面,往下看了一年的冷笑话。
小李彻底失眠了。同一个问题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主任,他是喜欢冷笑话,还是喜欢小宋。
刘姐今天说,她和小宋聊过了。小宋说自己和主任真没关系,点赞这事他也吓一跳。小宋犯不着跟刘姐说瞎话,刘姐也犯不着跟自己说瞎话。想到这一点,小李认定,主任喜欢冷笑话。
新的一天,朋友圈里依旧如火如荼。不认命不服输的同事们都在依着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揣摩着主任点赞的逻辑。小李成竹在胸,他精心准备了两枚冷笑话,蓄势待发。
又是九点,小李拿起手机,等待。他等待的不仅仅是主任的点赞,还有自己研究结论的实践印证。
小李一个人,端着手机,瞪大眼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过程固然煎熬,可煎熬本身何尝不是一种修炼。
红了!朋友圈红了!红圈①!红圈②!
主任果然为小李点赞了。连点两条,稳,准,狠。
小李扔下手机,打开窗。星空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周遭的蜂蜜一扫而空,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一夜属于小李。属于每一个心中有梦的年轻人。
从那以后,办公室都知道了,主任喜欢冷笑话。
于是,每天晚九点,朋友圈就会变成欢乐的海洋,新鲜段子层出不穷。主任照例会挨个点一圈赞,所有人都像在完成每一天中最后的仪式。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小李感觉,办公室的人没换,却又像换了个遍。清静寡言的办公室渐渐笑声不断,氛围也愈加融洽。爱笑的办公室,运气不会太差。小李想。主任这招真是高。
五一节前,主任召开办公室全体大会,要完善奖惩体系。他说,你们仔细看看这个环保条例执行办法,通篇只有罚,没有赏。这么搞下去,企业就会觉得政府只会罚钱。干得好,看不见政府;出了事,政府出来罚钱了。这没有道理嘛。
这个事情,我最近就很有体会。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辅导我儿子数学,他基础不好,做题总是出错。我就罚他不让他看电视。错一道,罚十分钟。错五道,今晚就不要看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没有任何效果,小孩子很抵触。他一旦看不成电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学得不够好,要多努力,而是他爸爸在整治他。搞得我们父子关系还有点僵,所以我也开始反思。怎么办?要赏罚分明。现在呢,我让他妈妈每天给他留十道题,回去之后我来检查。只要做对了,九点之后,电视,电脑,包括我的手机,我让他随便玩。结果呢,现在题也会做了,每天还乐呵呵的。
小李不知道其他人这时在想什么,他眼前突然又看到了蜂蜜。
发稿编辑/姬鸿霞
插 图/鲁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