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思考

2015-03-13 02:58谢林燕
中小学德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交流儿童思维

谢林燕

摘 要 小组合作活动是品德课程倡导的教学活动方式。立足儿童生活,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才能为儿童搭建合作平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性发展。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程;地理题材;小组合作活动;儿童立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48-03

作为品德课程倡导的教学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受到教师的普遍青睐。实践中,由于忽视儿童需求、调控不当、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等原因,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不鲜见。立足儿童生活,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才能为儿童创设真正的探究学习平台,帮助儿童养成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实现社会性发展。在品德课程中,地理题材的学习内容广泛,话题零散,知识点多,采用小组合作开展多层面、多角度学习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笔者就以地理题材的教学为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把握时机,让学生“想”合作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儿童思维的发展应注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把握时机,合作在当合作之时,才能激发儿童的合作意愿,用高质量的合作交流,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1.合作在学生思维受阻时

单个学生或许知识面和思维深度有限,生活经历不够丰富,但如果让学生通过交流、相互启发,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尤其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习问题,运用小组合作活动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饮食习俗,了解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民风、民俗,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结合课文及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选择两个地区的特色饮食进行分析和比较,每组同学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汇报。

表1:小组合作活动研究成果表

地域范围 特色

饮食 与该地域人们生活环境、文化传统间的关系

江浙地区 米饭、

茶水 水土气候适合种植水稻;丘陵盛产茶叶。

青藏高原 青稞、

羊肉、

酥油茶 高寒地区适合种植青稞、放牛牧羊;酥油茶有驱寒、去腻、充饥、解乏、清醒头脑、补充维生素等功效,适合高寒地区人们所需。

山西陕西 面食 当地的土壤和干旱的气候适合种植麦子。

四川贵州 辛辣

的川菜 川、贵潮湿,辣可以排除身体里面的潮湿。

东北地区 饺子、

杂粮 地处寒温带,适合种五谷杂粮,喜欢吃饺子是因为喜欢吃面食,而且认为“饺子”即“交子”,有辞旧迎新的彩头。

对于儿童来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是比较宏大的命题,缺乏相关生活经验,难以展开思考。通过小组分工逐个“攻破”,再将每一个小组的成果汇聚起来,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便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由此帮助学生轻松打开丰富的生活世界,为其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合作在学生意见分歧时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往往不同,在遇到问题时难免有不同意见。而分歧与冲突正是激发儿童智慧生成的火花,此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学习《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课时,就“大量国外的商品、文化进入中国,它们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还是有弊?”这一问题,学生产生了意见分歧。笔者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组建辩论小团队,通过交流、讨论寻找依据,而后展开激烈辩论。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加深认识,更在辩论中不断碰撞思维,问题越辩越明,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

3.合作在涉及知识过多时

地理题材的主题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活动形式,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了解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创建多个合作活动小组,明确任务分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成果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节日大观》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自由组合为5个小组,每组6人,并明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组1:春节(贴、读春联);组2:复活节(画彩蛋);组3:狂欢节(学跳桑巴舞);组4:圣诞节(说说习俗);组5:感恩节(设计活动)。课前,每个小组根据任务主题各自搜集资料,课上进行汇报展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搜集资料自然成为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课上交流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了丰富的节日知识和文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民族节日文化,更放眼世界,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懂得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及时调控,让学生“会”合作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在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在巡视时主动参与其中,用心去融入儿童,感受儿童,了解孩子合作的生成点,及时调控与处理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展开。

1.遇偏离,多拨正

在品德课堂小组活动中,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有时可能会偏离活动主题。教师在巡视时应注意观察,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交流内容,把握活动状况,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回归学习主题。

例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笔者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种家乡特产,并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四个步骤,让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在小组交流中,一些孩子异常兴奋,忙于品尝美味特产,忘记了观察任务。此时,笔者走到这一小组面前:“你看这位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要赶快交流味道,还要记得交流它的形状和颜色啊。一会儿,老师想先邀请你们组来交流,好吗?”孩子们立刻想起了观察任务,开始观察草莓,并逐一记录自己的发现。

猜你喜欢
交流儿童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留守儿童
“交流”等5幅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