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势,而自主探究式学习则是众多教师追捧的。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本文将从自主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入手,展开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46-02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探究、质疑、猜想的学习模式。那么为何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必要性
1.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在调查中,65%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很少去主动思考、质疑、探究,在课堂上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如何讲,他们就如何聽,做笔记,做练习,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很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为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到了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与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他们很少去主动探究,只是一味地等待教师讲解。但是,说到底这种学习状况并不只是学生的问题,也是由教师的教学理念上的偏差所导致。教师在上学时所接受的教学理论就是灌输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理念,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注重灌输,忽视了给予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自主进行探究的机会,教师一手指导,没有彻底放手教给学生探索,所以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种现状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的意义
学习不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尤其是在21世纪,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然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阵地,所以数学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富有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也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与活力,课堂教学才能得以优化。
二、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其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比较小,缺乏理性思维,通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诸行动,对不感兴趣的则置之不顾。因此,要想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就必须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究”之火,不知不觉中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推动力,从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主的学习。
2.引发学生学习矛盾,使其主动探究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而这种“想弄明白而不得”和“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则是我们今天想要说的学习矛盾。除了兴趣之外,学习上的矛盾和疑惑也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因为遇到了矛盾和疑惑的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急切想要探究明白的心理感受,有了这种心理感受,他们就会去主动探究。比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之前,我就说出了数学课本、字典、文具盒、硬币等几个物体,让学生用直尺去量它们的厚度。学生很轻松地量出了前面几种物体的厚度,可是当他们量到硬币的时候就被难住了。因为没有学过毫米,学生不知道如何表示这不足1厘米的东西。之后我又举出了很多类似的物体,如纸币、眼镜片等等,激起了学生想探究明白的热情。之后,学生通过预习“毫米的认识”一节内容,知道了表示这些不足1厘米的东西时需要用“毫米”。
3.延伸自主探究活动,增加课外实践
课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而课外则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学会运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所以我们要延伸自主探究活动,将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增加课外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圆锥体的体积计算”之后,学生对于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已经有了一个理论上的、系统的认识,可以轻松地解答相应的题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我布置了课后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测量学校旁边一个沙堆的体积,在得出其体积之后看谁算的比较准确。要想测量出这个沙堆的体积,学生就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圆锥体的底面积如何算?(3)圆锥体的高如何算?确定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便开始着手测量,记录数据,计算体积。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复习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圆的面积计算,也学会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将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达到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双重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其自主学习、引发学生学习矛盾,进而延伸自主探究的活动范围,增加课外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魅力,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践,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能力锻炼,都能形成一种学习习惯,从而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陈启军.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2012(10)
[2]孟祥国.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探究[D].延边大学 2010
[3]刘世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方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