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规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将需求分析理论引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意将教学策略调整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分级教学效果。
【关键词】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6-02
由于不同班級学生的习得水平及学习动机、目的和兴趣不同,课堂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因此,充分了解外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现状
(一)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 Krashen 在其第二语言习得中提出的“i+1”理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当语言输入高于习得者现有语言水平时,习得者无法实现语言习得;当语言输入接近甚至低于习得者语言水平时,习得者亦无法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当语言输入略高于语言习得者水平,即i+1的情况下,习得者才能习得最大量的语言信息。此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模式
大多数采用分级教学的高校通过入学考试进行分级,学生大多被分入快班、普通班、慢班。一般快班的教学除了教材内容,还会加入听说译等课外知识和技能,而普通班教学重点提高应试能力,比如大学四、六级考试。慢班教学则紧扣教材,并且进度较慢,内容以词汇和听读写基本技能为主。
(三)存在问题
首先,很多高校分级的依据是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于许多省份的高考英语命题为独立命题,难易性各异,成绩的可比性值得商榷。另外,绝大多数高校在分级的过程中,都忽略了对学生的口语测试,反映不出综合英语能力。
其次,分级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需求。进入快班的学生备受肯定和激励,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对于慢班的学生来说,极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
最后,多数情况下,分级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人为的分级,所有层次的学生仍然使用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同小异,没有实质的针对性,难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二、需求分析理论
Brown指出需求分析是指系统的收集、分析所需的主客观信息,以确认能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课程目标的活动。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背景及对象不同,研究者对于“需求”的定义各不相同。Richards提出 “交际需求处理”理论,突出以语言为中心,强调语言学习的功能,建立学习者交际需求的基本架构。Waters提出 “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个概念,这一分类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语言应用功能,将学习者的个性风格和学习策略等都纳入到需求分析的范围。
总的来看,“需求分析”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针对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学习者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得什么知识和技能;其次,分析学习者目前语言能力和目标语言能力之间的差距。再次,分析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对学习者产生的语言能力要求。
三、需求分析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策略
(一)合理分级,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习热情
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可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主管需求方面,分级教学中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比如针对口语、翻译和阅读等专项开展的课外语言活动。针对客观性需求,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问题,分级教学中可以根据模拟测试划分学生语言能力,有针对性的提高专项能力。
(二)教学资源分级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应该分析本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如英语角、口语比书法大赛、英语晚会、电影观摩课等活动。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将所有英语资料进行分级管理,给学生搭建良好的网络和文献平台。并将分类整理的教学资料对学生公开,使学生可以实现课外跨级资源共享,为教学提供便捷的平台。
(三)了解教师需求,降低师生语言学习态度差距
分级教学中,教师与不同级别学生之间对于语言教与学的态度差别影响着教学成效,在分级之前,应多与教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期望以及自身特点。与此同时,可采用问卷调查或座谈的方法掌握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认识,了解学生对学习策略、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的需求。最有效的分级教学,一定发生在教师的特长与该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完美契合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
[1]王丹.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王志茹.大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实证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王俊霞.在分级教学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界,2009(4).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
[5]叶冬旭.论需求分析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作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
作者简介:
梁烨(1986.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外语教研室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