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给自己盖房子一样做工程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志远
在建筑工地的崔志远(右)
崔志远出生于包头市土右旗萨拉齐镇后碳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为了替父母分担家庭重担,他17岁就跟随父亲学木工,每天起早摸黑盖房做门窗。他深信一个道理:有过硬的技术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就。从此,他下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崔志远白天跟着父亲做木工,晚上挑灯夜战反复练习砌砖,每天都要练到拿不动砖刀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他进入一家建筑公司,跟着不同工种的师傅学习,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狠劲儿,他在旧城改造中学看图纸、装模板,并在2010年冬季休工期间通过了“土右旗总工会农牧民工培训基地”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考取了自治区建设厅颁发的木工资格证书。很快,他就全面掌握了混凝土、模板、钢筋、架子等多个工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专业技能日渐成熟,成为了荣达建筑公司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人才。
在工作中,崔志远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活,他从一个普通工人干到班组的带班人,管理着100多人的专业队伍,用心血和汗水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0年3月,崔志远担任第三项目部施工员,负责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造价近8000万元的天晟家园商住楼的施工操作和项目管理。他带领300多人连续80多天加班加点、轮流作业,充分利用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以及主体与装饰、安装工程同步进行施工等方式,70天完成主体工程建设,40天完成装饰部分施工,110天完成合同约定任务,得到了开发商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在工作中,他仔细钻研建筑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研究实际控制方法,木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班组中,他手把手地指导组员,直到他们掌握操作要领为止。他还常常放弃午休的时间,为下一步生产控制编制计划。崔志远虚心好学,常向老班组请教模板控制方面的疑难问题,并虚心向年青施工员请教节能降耗控制技术。十几年来,他所带班组的生产指标在公司的各班组中成绩突出,组员们的岗位操作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多次受到公司的表彰奖励。
他勤于思考、注重实践,以自己精湛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与工地的职工长期进行工艺技术改进探索,不断提高各项技术指标。崔志远和职工们积极参加公司“节能降耗降成本,保证质量增效益”为主题的中长期劳动竞赛。他认真踏实地落实各项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项目材料成本,通过废弃木方对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难题。该工法在实际应用中,年节约木材300多立方,节约成本50多万元,进一步减少了木材消耗,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公司项目增赢作出了突出贡献。
崔志远在木工一线岗位上的磨练,使他在上班三年后就担任了木工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的各项指标都排在了其他兄弟班组的前列。他始终重视班组建设工作,落实“严、细、实”的管理理念,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夯实管理基础的突破口。他认为创新是班组进步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班组获取竞争优势、完成技术指标的主要途径。他在公司大力推广木方对接技术,并将该项技术推介应用于其他班组,累计创造效益达50多万元。
“要像给自己盖房子一样用心做好工程”,这句话是崔志远所奉行的工作理念。对于业主们对住房质量的期盼,作为木工组组长,他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德盛苑商住楼项目中,由于工地施工面狭窄,周边居民楼多,施工有一定的难度。为保证安全,在整个基础施工过程中,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现场,时刻紧盯着每一道工序。每一根桩从土方开挖,放钢筋,浇灌混凝土,他都亲自跟班,手把手地教导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每一块模板,每一处细缝,他都会认真检查。除了对自己的班组负责,他还主动与其他班组沟通,以建自己的房子的标准来严格交叉检查,找出问题,并一一整改落实,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专职质检员、项目监理、业主单位的检查,等全部通过后,才进入下一个施工节点施工。
离家这么多年,崔志远时刻想着家乡父老,期盼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2012年,他把村里有名的特困户何平平招聘到公司,手把手地教他砌砖、抹灰等技能。几年下来,何平平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盖起了新房。这些年,崔志远从家乡带出的剩余劳动力有50多人,仅去年就实现工资收入260多万元,帮助许多家乡人过上了好日子。
对于身边的工友,他也爱护有加。一天,砌筑工班组的一位外地工友得了急性肠胃炎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病人情况紧急,当时工地没车,他赶紧用工地手推车将他送到镇医院。到医院后,他急忙挂号、交费,忙前忙后并通宵守护,值班医生和护士还以为他们是亲戚。闲时他喜欢和工友们聊聊家常,整个班组如同一个大家庭。谁家要是遇到困难,都会第一个来找崔志远,他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崔志远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在生产技术攻关和管理中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为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技术指标的提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包头市荣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