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2015-03-13 10:12:0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张潇霄
中国商论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问题对策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张潇霄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张潇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尤其是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更是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就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财务 管理 问题 对策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等院校范围内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筹集、组织、融通、调拨、使用、结算、分配以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管理的一项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我国高校机制的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高校将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更进一步的发展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保证高等院校教育俭学事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高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1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1 理财意识和效益观念比较薄弱

高校财务管理不仅仅关系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运营形式和管理模式,更是关系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为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良性运营提供帮助。

高校由于受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发展中市场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因此高校这一特殊团体较之其它盈利性单位来说在市场开拓、财源开辟等诸多方面呈现劣势,例如高校在其运营期间并没有树立起科学的理财意识,因此财务管理出现盲目性。加之高校没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导致对专业人才及相关资源利用率低,这也是造成高校资金紧张的因素之一。

另外,高校将满腔热忱投注于教育教学本身,而对其成本却很难做到精打细算,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效益观念,肤浅地认为财务管理即对账目的简单核算,而不重视财务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教学成本的有效核算。因此在校方的投资决策上也不能给予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不能给出科学合理专业的可行性财务分析。

1.2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诸多高校由于预算管理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办学经费短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链断裂,学校资金严重浪费甚至无故流失等问题。部分高校为取得眼前利益,甚至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损学校长远发展的编制预算,这不仅忽略了高校的长远发展及效益,同时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校的定位,盲目扩大基础设施的规模、甚至大规模、重复的购买学校的硬件设施,忽视了对教育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

1.3 校内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办学形式种类繁多、其资金来源渠道也变化多样,因此必定出现高校经济事项复杂化的现状。

与此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高校面临的诸多财务挑战面前顿显孱弱、不堪一击。近些年来,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不得当将会对学校的前途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甚至可以成为关乎高校生死攸关的重要一环。

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部分院校加大了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设置了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但与其重要性相比,财务管理在其管理范围、涉及内容、管理方式以及执行力等多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多数高校在报销项目中出现一人独大的状况,多数报销发票的凭证仅为领导签字,而大大地忽视了报销内容所切实具有的经济效益。这就给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可乘之机,频繁出现套用现金等资金流失问题。另外加之监督体制不够完善,致使对学校的财务流向及资金使用率不明晰,即使出现财务问题,也无从追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

1.4 资产管理不规范,配置不合理

众所周知,高校中的公立院校其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承担,因此学校就不必自筹经费谋求发展,虽然这种财政来源使得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高校领导对本校财政管理的漠视,使得学校财政的经济效益达不到最大化。

国家投注资金于高校,因此高校也属于国家的固定资产之一,高校这种不顾效益的经营方式也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当,甚至出现资金无故流失的现象,无形中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高校的财务报表反映不了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在遇到高校重大决策时不能将其作为有效的参考性依据。

比如一些高校对其资产管理的程度不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指导财务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到高校内的财务状况。

1.5 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够严谨

高校中的科研经费是高校支出的重要环节,而纵观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支出情况不难发现,由于监管环节异常薄弱,这也就给诸多个人及单位以可乘之机,钻漏洞、套用现金成为一股不良之风在高校内大肆盛行。

部分个人及小团体以申请科研项目为幌子,再通过购买虚假发票的手段套取科研经费。而高校相应的审核部门对经费下拨的课题具体实施情况并不做具体调查,只走马观花式地鉴定相关合同、审查立项,财务部门则只负责经费的发放,对经费具体的使用情况更是一无所知,由于各部门都形式主义地对待科研立项这一问题,就给更多人钻空子的机会,这也就直接造成了高校资金在科研造价中大量流失。

2 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策略

2.1 提高高校的理财意识和效益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不断迈进,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在这场洪流中备受冲击,高校要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转变其发展观念、实现角色的转换,将高效的财务管理由单一的核算管理转变为决策型管理。立足于长远,应从高校的全局出发,积极的进行资金的筹集,加大资金使用效益,应秉承着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竞争意识以及成本效益意识。建立起权利、义务、责任相结合的、健全的财务运行管理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及决策过程中来,进而可以为高校重大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

2.2 加强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虽然并非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地要与经济活动挂钩,在此过程中一定的财务预算是高校维系其生命的依托和保障,唯有在此基础上高校才能走上一条稳定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就需要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将学校的一切收支状况都纳入管理范围内,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形成一套属于高校自身的、全方位、独立的财务收支计划。一切要以高校的发展目标为准绳,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原则。预算的收支要以学校整体为单位,从全局考虑,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上要给予大力度的财力支持,对支出结构进行完善和强化,把内涵建设作为高校财务支出的集中点之一;同时高效的预算编制方法也是科学理财的重中之重,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不仅能使高校资金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合理、高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资金的支出要尽量节约。在此过程中,执行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也至关重要,不仅需要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为确保财务的流向明晰、利用合理,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预算考核机制以及财务公开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不但要根据现实中的物价和支出进行预算,还应结合实际,考虑到高校自身的情况水平进行财务的预算和管理。

2.3 提高高校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多数高校的资金来源都是国家下拨一定量的教育资金,因此在对高校的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要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综合管理,同时高校的资产管理要以健全的管理体系为依托,以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建立资产共享、制度共享;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资产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地进行信息化管理,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实时的、动态性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加之一些高校除国家播放资金外,还有自身的校办企业和相关经营性资产,对于这些资产的管理学校更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运行风险,在确保校办企业良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进一步增长。

2.4 加强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

第一,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通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与管理干部,实现管理力度的逐步提升,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二,要建立合理的资产购置制度。对于高校急需的设备设施,在学校内部无法配置的前提下,要综合考虑购置相关设备设施是否合理、其使用价值有多大、是否具有经济性,在此基础上做出一条详实的预算申请以供审核,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和重复采购带来的经济浪费现象。第三,要建立合理的物资收发保管制度,坚持专人专物专用的原则,将物资保管使用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第四,要建立健全资产配置制度,保证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通过调拨、出租、出借以及投资等多种方式来充分利用高校的闲置资产,提升经济效益。第五,要建立健全产业清算制度。通过对高校资产进行定期、严格的使用、保管检查,及时发现解决过程中的问题。第六,要完善资产评估、技术保管、无形资产转让以及无形资产合作检查等制度,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杜绝无形资产的流失。最后是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高校财务部门的联合检查力度,定期清查盘点、核查队长,明确产权,避免资产管理方面出现流失的现象。

2.5 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高校还应该按照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文件的要求,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以及管理机制,并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实施规则,确保科研经费能够专款专用,全部应用在实处。高效科研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负责,不能随意支出经费应用在无关方面。此外财务部门还应对经费运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进行严格审计,保证科研项目能够全过程跟踪审计,杜绝科研经费的随意支出、使用。比如,在管理科研经费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确定经费的使用状况,不但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调查,而且要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监督,从而提高高校内财务管理的质量,控制高校内的财务支出。

3 结语

高校的财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血脉,而作为非盈利性的机构其财务管理却相对复杂,高校要在其发展中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开阔视野,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正确的理财意识、成本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使财务管理模式向科学化迈进,这是学校维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定心剂。做好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加强单位的资金管理和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有重大意义。多年来,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多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两种模式为主,它们在高校的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这两种财务管理模式愈发呈现出与高校发展不相适应,它们无法满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并成为学校发展中的绊脚石及拦路虎,危及学校的长远利益。因此,高校更应将有效、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积极努力的去解决问题,不断的进行突破和创新。有效的提高高校的资产使用效益,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利用高校的有限资源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雪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3).

[2] 王义.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3] 朱玉兰.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10(1).

[4] 余丽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十堰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5] 徐建光.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4).

更 正

我刊2015年5月刊 第5期刊 总第646期,第101页《广东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调查研究》一文;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者为:课题组。

特此更正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a)-036-03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0:28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13:13
试论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10:27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