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 李静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不同赛制篮球对健身者心率、肺活量的对比分析
何琳 李静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目的:通过对“五人制”和“三人制”篮球比赛前、后的心率和肺活量的对比分析,了解健身者在不同赛制篮球比赛中的运动强度。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30名受试者进行心率和肺活量的测试,心率测试包括:晨脉、比赛后即刻心率、比赛后5 min、10 min、30 min心率以及第二天的晨脉。结果:“五人制”篮球比赛后即刻心率、5 min、10 min的心率均比“三人制”篮球比赛后的心率高。结论:“五人制”篮球比赛强度大于“三人制”篮球比赛的运动强度。
心率 肺活量 不同赛制 篮球
在运动实践中心率是简便易行的测试指标。测量心率可以帮助反映运动的强度及训练之后的恢复程度。肺活量能代表肺的通气功能,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常用来代表个体的心肺功能的好坏。有大量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在大众健身的篮球比赛中,有一对一、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等多种方式,可供健身者选择,在多种的运动方式中,哪种比赛方式更加适合大众健身,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三人制”和“五人制”赛制篮球不同时段心率和肺活量的监测比较,探讨不同赛制篮球对大众健身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大众健身者从事篮球体育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普通在校男大学生共计30人,受试者均未经过篮球专业训练但以篮球为业余爱好,平均每周打球3次,每次持续1小时。受试者身体健康、无病史、在实验前两天均未进行过大运动量锻炼。受试者的身高(cm)为175.78±5.40,体重(kg)为70.35±7.08。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比赛方式为五人制赛制篮球比赛、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实验共分4天完成,第一天让30名受试者平均分成10组,每组3人,进行每两组之间的比赛。间隔2天后,相同条件下让30名受试者平均分成六组,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均进行四节,每节10 min,两节之间休息2 min。采集的指标包括晨脉、比赛后即刻心率、赛后5 min、10 min、30 min的心率;肺活量。
2.1 “五人制”和“三人制”篮球比赛方式运动前后肺活量的变化
肺活量是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应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也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能够显示人体的心肺功能,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从表1可知,在运动后“五人制”和“三人制”两种赛制比赛方式的肺活量均比比赛前降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比赛过程中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导致呼吸肌疲劳引起人体肺通气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运动给呼吸系统所带来的负担长时间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使其在运动后出现抑制所致[2]。
在篮球比赛中,在有球和无球技术中的跑动过程中,有氧运动占绝大多数,长期参加体育训练的人在训练或比赛时能量消耗大,氧耗量大,产生的CO2多,血液中缺氧、CO2滞留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长期锻炼会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安静时肺活量的值。表1中,“五人制”赛制篮球在比赛之后肺活量与“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后肺活量相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肺活量来评价“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的运动强度。
表1 “五对五”和“三对三”赛制篮球比赛运动前后肺活量的变化分析(±sD)
表1 “五对五”和“三对三”赛制篮球比赛运动前后肺活量的变化分析(±sD)
注:△△表示与两种赛制比赛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五对五 4454.1±665.2 4140.1±789.4赛制运动前(ml) 运动后(ml)三对三 4566.1±501.7△△ 4329.1±485.3△△
表2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的晨脉对比分析(±sD)
表2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的晨脉对比分析(±sD)
测量时间 五人制(次/min) 三人制(次/min)比赛当天晨脉 69.33±5.39 69.73±3.59次日晨脉 69.2.±6.19 70.93±4.91
表3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赛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化(±sD)
表3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赛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化(±sD)
注:“五人制”与“三人制”各时间段相比:##表示P<0.01.#表示P<0.05
赛后10min 101.2±8.1 95.6±6.9##测量时间 五人制(次/min) 三人制(次/min)赛后即刻 166.2±9.3 142.1±5.1##赛后5min 125.2±9.7 110.3±6.1##赛后30min 87.5±7.1 84.3±6.3#
2.2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
2.2.1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前后晨脉的比较分析
运动员晨脉是教练员判断运动员体能恢复的依据,可对实施的训练计划制定修订方案。通过比赛后的晨脉可以观测出健身者在运动时身体对运动强度的适应,从而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
从表2可以看出“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比赛的当日晨脉无明显差异(P>0.05),在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后的第二天
晨脉和比赛当天的晨脉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种赛制篮球比赛在第二天机体都能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2.2.2 “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篮球在赛后各时间段的心率变化
通过心率的变化来评定心脏功能、训练水平和运动强度是常用的方法,目前已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最方便的监测手段之一。教练员可以利用心率来监控训练和比赛全过程、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运动后的疲劳恢复状况等。
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运动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关系。在相同运动负荷时,运动员心率上升越慢,其身体机能状况越好。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运动后的即刻心率、赛后5 min、10 min,“五人制”赛制比赛与“三人制”赛制比赛相比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五人制”赛制在赛后的即刻心率达到大强度运动心率,“三人制”赛制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心率。
造成“三人制”赛制篮球比赛比“五人制”赛制篮球比赛心率低的原因是:“三人制” 赛制篮球与“五人制”赛制篮球相比场地只有一半,每个队员跑动相对的距离减少,而且在半场攻守中又主要以战术基础配合和个人战术结合为主,队员控制球的时间相对较多,每个队员发挥技战术的空间较大,要求个人的能力较高。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三人制”赛制篮球在比赛后的平均心率为142次/min,达到了中等强度的运动水平,对于大多数健身者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正好符合一般健身者的健身目的。
心率的恢复是有规律的,在运动后的全部恢复时间内,前1/3为快速恢复期,可恢复75%左右,随后为减慢恢复期。在运动后的心率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当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心率恢复到安静心率的过程中是高低不平的,呈现一种波浪式的变化趋势。在整个恢复阶段,五人制和三人制赛制在比赛后的心率恢复都处在稳定性的变化,没有出现波浪式的变化,说明健身者对两种赛制的运动强度都较为适应。
3.1 结论
(1)两种赛制篮球比赛后受试者肺活量均降低。但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2)三人制赛制篮球属于中等强度运动,五人制赛制篮球属于大强度运动,三人制赛制篮球赛后恢复较五人制赛制篮球赛后恢复快,P<0.01;但两种赛制赛后次日晨心血管机能水平均可恢复,无疲劳累积现象。
3.2 建议
三人制赛制篮球和五人制赛制篮球均可以作为健身者锻炼时采用的健身方式,对于身体基础较好的健身者可以采用强度较大的五人制赛制篮球运动,对于一些刚刚参加运动的初学者,或身体机能相对较差的健身者可以采用中等运动强度的三人制赛制篮球作为运动方式,以达到安全有效的健身目的。
[1]赵萍.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健身价值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2(2):113-114.
[2]王艳琼,唐艳平.篮球运动员比赛前后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6):97-101.
[3]杨永亮,屈林,王艳琼.肌酸激酶和心率肺活量等指标在篮球运动的前后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1): 2120-2124.
[4]邓振.我校篮球代表队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2,2(20):8-10.
[5]王东礼.心率监测在龙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13,35(5):33-36.
G80-32
:A
:2095-2813(2015)09(a)-00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