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邱欣欣
〔摘要〕史前梳篦作为人类早期生活经验的创造物,凝聚着人类恒久的造物装饰与设计思维,与美术的起源发展同步。史前梳篦的创制不同美术装饰,特别是“S”形纹的生成发展。史前梳篦不但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外化与物化,更是探究美术起源的标本器。美术与美术品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演示过程。
〔关键词〕史前梳篦美术起源
美术起源被认为是人类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早期以装饰艺术为表现形态的美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有关人类造物的历史也多从此起步。新石器时代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部分生产生活工具已经具备了早期的美术观念与审美形态,装饰物的制造使用业已成为原始初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史前梳篦作为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的创造物,凝聚着人类恒久的造物装饰与设计思维,与美术观念的起源发展同步。本文为将围绕史前梳篦这一造物发展与装饰互动,来佐证美术起源这一具体而宏观的课题研究。
史前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今人对其研究考察只能从重视人的痕迹遗存开始,有了人工痕迹也就有了人类文化,才能“以物论史,透物见人”,还原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类文明史。我想美术观念的产生可能先于无意识的美术作品而存在,如同人类首先具备了有意识的自主劳动行为,尔后才有了目的性的劳动工具创造与改进。人类美术的起源开始于石器、骨器等的制作,依照美的规律与意识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普通实用工具与艺术品的分别所在。原始人类早期的劳动工具从制作动机上就缺乏美的意识,呈现为审美之外的式样结果与获得,所以只能划归为生产工具一类。我们在考察美术起源时,应当结合那些具有独立审美功能与审美意义的人造物来重点探讨,事实上最终归于装饰意图或某种精神信仰的造物原本也是以实用为先的。美术相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拥有更为充分可靠的实物证据,以此作为确凿可信的研究证据。
梳篦,又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木部》:“栉,梳比之总名也;梳,所以理发也”。可见“梳篦”确切而言应当是梳子与篦子的合称,但是两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即梳齿疏,篦齿密,前者梳理顺发,后者筚发污垢。梳篦究竟是人类何时所造,历来众说不一,现存文献多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的记载。梳篦的创造直接与原始文化中人们对发肤的重视及装饰观念的自觉萌发有关,是美术起源研究的标本器。史前时期的梳篦作为一种梳妆用具似乎与具体劳动行为并无紧密外现的关联,事实上,梳篦可能原本就是因劳动而生的生产工具。人类美术应当源于制作这种劳动工具或实用产品,在劳动中创造美的物象也激发了人类自我的审美意识与追求美的欲望。
史前社会后期人们可能出于劳动所需来梳理头发,使其不会遮挡视线,或被别物缠绕而妨碍劳作。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动作都服从于实用目的,所有思维都围绕着劳动生存的总目标进行。但是这种理发束发的行为实质上却使得提高劳动生产效能与自我装饰两者达成一致。任何阻碍具体生产与劳动行为的不便均可能被视为不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为保障劳动顺利进行的精神要求。便于使用的手指就能大致满足自我修饰,但终究无法遮蔽人类对于审美与精致生活的向往。人能够突破自我肢体的局限,寻求甚至是有意识的仿制出专用于梳理的工具,美的欲望在各种仿制过程中逐渐被激发出来,并日益多样而强烈。美术与美术品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演示过程。新石器中期出土的骨牙角类梳篦,大部分选取大型动物肢骨、牙齿和角磨制而成。通常是在兽骨的一端,模仿人的手掌锉制出4至7个不等尖齿,简单粗糙,但也初步显示了人类思维并为人工所造。甘肃永靖张家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多件长条形骨片梳,一端平齐,一端为磨制的尖齿。长方形为人类美术造物独创之图形,自然界并无方形存在,这也体现了人类最早的美术创造思维。骨梳质地坚硬,光洁润滑,富有质感。这种梳篦大致还有多种工具属性,比如表面平滑规整的梳身可作为制作陶坯体的陶拍;端部尖齿可为切削与刻划器,完成细部处理与装饰“篦齿纹”。“篦齿纹”大多表现为对于器用物重要部位的认真装饰,装饰所在基本都是人们的视觉关注点。这种早期作为劳动工具而出现的梳篦直接体现了人类早期的美术观念,并且承继了将美转化为物的功能,表明人能够按照美的意图进行装饰。
伴随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复杂性发展,早期人类的世界观与宗教崇拜渐成体系,美术创作成为耕种狩猎外最为重要的生活组成。人类对于身体发肤的装饰不但是特殊能力的展现,更多是身份地位的有别。梳篦成为宗教祭祀活动中彰显超自然能力的表征或法器,也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最高装饰标准与造物追求。梳篦的长齿、高背起初一定复合多种功能特质,有其实用性要求。梳篦随着人类美的历史发展演变,不断剔除改进多余的、不合理的构造部分,发展成为多种类型、凝聚不同装饰审美文化的分支。梳篦的制作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人类认知、发现、创造新材料的物质文明史与科技史,更是人类一部形象的美术发展史。
根据史前考古实物发现,梳篦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时代,并呈现出不同美术风格。仅就史前梳篦与美术起源的关系而言,梳篦不仅是美的产物,更是美术观念与思维发展形成的例证。浙江嘉兴盛家墩良渚文化遗存发现了一件镶嵌装饰的骨梳,梳背正面刻有三条横向排列的凹弦纹装饰带,中部两条凸棱上分别间隔镶嵌两排规整的圆形石片,据矿物光谱分析为赤褐色叶腊石片。每一片装饰石片都经过细致的打磨与修整。这种镶嵌使用的是凹窝镶嵌法,镶嵌部分表面大体与梳背表面自然平齐。梳身两条轮廓线也收放自然,富有节奏变化,体现了史前工艺美术的精致与完整。正如朱狄先生所言:原始艺术也有一种工艺上的完美性,正是这种工艺上的完美性,使我们并不困难地发现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特征。
美术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其视觉实质就是在表现一种对立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身又充满着和谐的动感与动势,两种不同形态结合的表现思路一经呈现,便会激发出相同质感不同表现的视觉效果。新疆哈密五堡墓地属于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出土了一件梳背上刻有两组涡旋纹的骨梳,整个器物造型充分利用了动物肢骨片的原有形态。装饰的涡旋纹既似羽翼,又似流动的云气,并围绕不同中心呈离心发散状,纹样适原料形制而生,在平板方形基础上呈现动感且线条流畅,刻划轻重粗细有别,弧线优美匀称且变化自然规范,装饰效果明显,充分表现出制作技术的精湛与设计的合理。这种纹饰同时也象征着动感与力量,喻示着某种飞升云天的神秘力量,整个纹饰饱满完整,富有变化和动感,具有美术构图穿插意识。
史前人类美术起源的最初视觉呈现多来自侧面物象形态的剪影式描摹,并且多为线刻与平涂手法着色。而后才有了正面的表现,随之而来就是均衡、对称、平衡等美学观念的产生与完善,这种美术观念就直接源于“S”形的提炼与发展。
1959年,山东宁阳县大汶口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4500多年的回旋透雕象牙梳,完整展示了史前美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梳背的长度几乎是梳齿长度的4倍,显然梳背是整个梳子用料最多的部分,是装饰的重点。梳把高耸,顶端刻四个豁口,与豁口相间的是三个圆孔,疑为镶嵌物脱落所留穿孔;梳把中央雕琢15组各组同为3道等距平行排列的微弧对穿条纹,围合组成“S”字形(也有资料描述为“8”纹)装饰,内填“T”字形花纹;“S”形花纹两侧刻有对称的三个条孔,上边刻两个条孔,构成长方形的装饰画面。梳子形制结构已经具备,梳齿和梳背间有意使用几何纹或水平线隔开,显然是有意强调梳子各部位的分类区划。
从“8”形纹饰的形成分析探究,其主体应当是一个极富动感的“S”形纹饰,剩下的4组12条横纹应为“S”形的补充,似乎旨在加强动感幅度,创作母题可能直接来自对湍急水流的模仿。这种图形的美就在其“完整的形式美”,形成两个对称的图形单元,而这种完整是以对立来体现的,一整二破(即指一个整体中破为两个相互对立而又互相关联着的相反而又相成的图形),生动而有力。外围边框围合成一个三面闭合,一端开放的平面布局,反衬出“S”形的运动,使得整个图形,甚至整把梳子视觉效果形成一种纵向提升,从而更加突现了梳背的高耸。此梳在视觉效果上要比同尺度的梳子明显有竖直挺拔感,但是手持的舒适度明显弱于视觉感受,整个梳子的使用性并不适于方便的梳发,更具美术品的审美特质要求。美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生动演示。这种“S”形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形与延伸,成为中国式哲学的最早表现,太极图的衍生就是“S”的终极表现。
综而论之,史前梳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外化与物化,是探究美术起源的标本器;史前梳篦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美术的起源同步并进。梳篦装饰艺术应当属于造型和工艺美术范畴,是人们依靠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制作技艺,创造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形实体。从其产生、装饰与形制演变的角度探讨美术起源,更能客观直接解释这一人类特有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修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页。
[2]中国古代的八大发饰为“簪、钗、华胜、步摇、发钿、珠花、栉、勒子”。对于此说还有不同观点,但是无论何种归类,梳篦(栉)都位列其中。[3]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258页。
[4]高承:《事物纪原》引《实录》所记。刘熙《释名疏证补》也同此说。
[5]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第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