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构建新生报到系统

2015-03-12 13:33:51王硕杨雪楠付琳赵娜陶丹凝高坤
科技资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身份验证高效信息化

王硕 杨雪楠 付琳 赵娜 陶丹凝 高坤

摘 要:当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生人数也随之增多,大多高校每年报到的新生都在数千之数,而在新生报到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验证新生的身份。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往往人山人海,如何高效的对新生身份完成验证,成为学校提升新生感知的重要挑战。该文基于以上问题,从快速验证新生身份的思路出发,摒弃传统纸质勾选的落后方法,利用信息化构建高效的报到系统,在面对海量新生时尽可能的缩短新生报到时间,提升新生和新生家长的感知,减少报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效率,节约资源。

关键词:新生报到 信息化 高效 身份验证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186-02

1 绪论

1.1 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规模高速增长,新生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普高招生人数721.4万人,比2013年增长3.08%[5]。新生报到现场通常是一片人山人海[6]。如何有效进行新生报到手续,提升新生和其家长的感知,成为学校迎接新生的一大挑战。

1.2 现状问题分析

传统学校报到的手段,一般分为两种。

(1)提前将新生名单打印成册,多人协同合作,手工勾选,后期统计数据时进行人工计数统计。这样的手段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2)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电子标注,但是仍然需要输入关键信息进行检索,而且如果遇到断电,死机等突发状况时,容易导致数据的丢失。

1.3 研究目的

该文旨在研究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的思路,运用信息化手段[2],构建电子化平台,有效提升新生报到效率,减低工作量,节约学校资源,提升新生感知[3]。

2 研究思路

新生报到时,涉及的部门繁杂,手续众多,有身份识别、分班、分宿舍、交费等等,而新生只需要认证了第一个环节,就可以分部门进行手续办理,因为第一个环节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完成第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对报到新生进行分流。

2.1 新生数据处理

新生在录取阶段,有大量数据提供高校进行下载,其中很多数据是提供院校在招录阶段进行审核和择优,只有部分数据需要在新生报到之前进行整理汇总,进入新生学籍信息,进行新生数据录入。而新生在报到时,也需要提取一部分信息,进行新生的身份认证,以防出现新生冒名顶替或专业院系出错等问题。

(1)录取用数据。

新生下载的数据中,有部分数据是录取专用,只作为录取时的择优、筛选等用,不作为新生入学后的数据,此部分数据只需要进行归档储存,不需要提取。

(2)新生用数据。

新生录取期间的数据中,有部分关键信息需要入学后继续留用。这部分数据应该于考生报到的同时,进入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录入,作为新生的电子档案存储,以备后续教学等使用。这部分数据中,需要提前提取部分身份认证信息,以便新生前来报到时进行信息比对,确保新生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2.2 关键数据识别

上述的新生用信息中,对于新生报到,只需要部分信息进行综合核对即可。我们需要筛选一种能代表考生唯一性的信息进行认证,而其余信息则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显示,用于报到手续单的登记使用。而所有信息中,能表示考生唯一性的数据有三项:考生号、准考证号与身份证号。

(1)考生号是考生在教育部的高考系统中统一的唯一编号,由年份码、地区码等等组成,但是该数据仅仅只是一项唯一性编号而已,并没有其他特征可以方便系统识别,只能进行手动输入。而如果对该数据进行识别,考生号位数过长,手动输入效率过低,如果依据考生号进行生成其他的识别码则多了一道工序。

(2)准考证号和考生号类似,没有识别特征,相比考生号的优点是比考生号位数短,如果进行手工输入的话,速度相对快捷,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考生号规律统一,而准考证号各地不一致,这同样会影响数据录入的速度。

(3)身份证号是全体中国公民共用的唯一标识,不仅仅局限于考生,并且在第二代及以上的身份证芯片卡中存有公民的部分电子档案(即身份证上的既有信息),如果对身份证号进行识别,系统可以通过指定的设备进行调用读取,非常方便,而且因为是系统识别,几乎不会出现诸如输入错误这样的问题。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少数考生可能会遗失身份证,或是身份证被消磁。不过此类考生数量较小,可以单独进行处理,使用其他的身份证明进行手动输入识别。因此,该项目选用身份证号作为识别模式,辅之以二代证阅读器进行读取[7],与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对新生身份进行识别。

3 设计模式

3.1 需求分析

在具体实现之前,要提前做相应的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应用的环境和使用客户的需求,指定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相应业务流程、功能模块、性能需求和环境需求做梳理和分析,准确定位,为后期的编码做准备。

(1)业务流程。

系统在使用之前,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注册相应权限的账号供客户使用,不同账号拥有不同的权限;新生录取完之后,根据固定的数据模板,对新生数据进行整理导入,并把上一年的数据存档清空;新生报到当天,使用相应权限的用户名登录,使用系统,新生使用身份证进行验证,身份证在二代证阅读器上进行刷卡读取,系统完成报到操作,工作人员填写报到单;报到结束后,新生转去相应的其他部门完成手续;如果需要,工作人员使用相应权限的账号登录,对报到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以供后期工作分析之用。

(2)功能模块。

核心功能模块主要是登录、刷卡(辅之以二代证阅读器)、后台数据比对、验证、报到成功&失败、数据统计等等。

登录模块确保非工作人员无法使用该系统,确保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报到的业务相关的模块,需要从新生的身份证中读取相应信息,其中考生身份证存储的身份证号与系统数据库中提前存储的考生身份证号进行比对,正确则予以注册,错误则不予以注册;其余的相关信息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查看。

3.2 系统设计

后期系统实现采用相应的编译平台配合数据库软件进行实现,并依据业务规则对数据库和各个功能模块做相应设计,其中数据库的设计需要考虑相应的关联性,信息的准确性等等。由于学校新生的数量级通常在数千左右,数据量较小,并且新生报到系统只需要在新生报到期间进行使用,对数据库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根据学校情况,酌情选择小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储存,小型数据库具有价格便宜(甚至免费),安装简便等特点。

在编译过程中,需要确保代码的后期维护性、阅读性和扩展性,并且在后期业务增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业务的融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系统中增加新生宿舍分配、学号分配等等功能。

4 结语

高校的新生报到期是高校新学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数多、时间段、数据量大、工作量大是这项工作的基本特征。这项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即要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又要确保新生资格复核和数据的正确性,可谓困难与挑战并存。该文基于该问题,结合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一些热门的技术手段,对构建新生报到的电子化信息平台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的思路,以应对新生报到时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希望能给后期软件的设计和编译,提供一定的思路,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锦,王如龙.IT项目管理——从理论到实践[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美)Stephen Haag &(美)Maeve Cummings.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严建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荣荣,杨现民,陈耀华,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14(3):30-37.

[4] (日)今井正明.现场改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508/t20150811_199589.html,2015-07-30.

[6]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2014级新生报到现场人山人海[EB/OL]http://www.hbpx.net/news/201408/38059.html,2014-08-19.

[7] 公安部官员解读第二代身份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25/content_1546393_1.htm,2004-06-24.

猜你喜欢
身份验证高效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HID Global收购Arjo Systems扩大政府身份验证业务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2:41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更安全的双重密码保护
CHIP新电脑(2015年3期)2015-04-02 17:55:46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