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兵 何衍辉 陈玉平
“我们的家乡鸡心岭位于我国北纬31.5°,东经109.5°,正好是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处……”在湖北省竹溪县丰溪镇洞宾教学点,柏万银老师正在用“班班通”设备给留守孩子们讲解鸡心岭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竹溪县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实施,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明显增强,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逐步规范,有效助推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 夯实基础 教育装备水平全面升级
2014年7月18日,汇湾镇中心学校新建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安装完毕,至此,竹溪县今年新建的24个标准化初中理科实验室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近年来,竹溪县不断加大投入,依托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升级。
自2012年起,竹溪县组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322万元,为56所中小学校623个班级安装“班班通”设备,新建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50个,实现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班班通”设备全覆盖。投入216万元资金为59所中小学配备了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装备图书93464册,新建图书室10个。通过学校自筹和县级统筹资金的方式,添置标准课桌椅20837套,学生床铺2696架,洗浴设备设施501位。
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春雨工程”、“红领巾书屋”等项目,新建校园网20个,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40个、多媒体教室14个、教学卫星接收系统15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76个。组织实施“阳光体育”建设项目,为全县66所中小学配备标准化篮球架、乒乓球桌和电子钢琴。为全县72个教学点统一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同时,依托“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与电信公司合作,为学校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条件,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2 学以致用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有了数字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学习效果好了。”谈起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效果,中峰镇汤家坝教学点59岁的教师徐光沛赞不绝口。
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开展均衡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先后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上课手段,逐步改变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的配备,变以往课堂上“背实验”为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配套齐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为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力,该县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以来,依托乡镇中心学校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15个,组织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5155人次,全县教师参训率达100%,教师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同时,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建立网络学习空间,成立名师工作室,会员达800余人。
以活动引领为抓手,提高教育装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竞赛”、“英语口语竞赛”、“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等活动,使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强化管理 教育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14年7月21日,竹溪县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学校校长28人在十堰市参加为期3天的“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这是该县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竹溪县教育局先后制订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以构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维护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为载体,教育装备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全县安装“网络哨兵”47个,建立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支持的校园网防护系统,使校园网络配置正版杀毒软件,过滤不良信息,校园网络安全得到保障。加强设备维护,采取“1+1+1”模式,即1名设备供应商专业维护人员,加1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再加1名学校骨干技术人员,组成设备维护专班,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设备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建立集资源共享、在线课件传输、联机备课、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采取网络传输和硬盘拷贝两种模式,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全覆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竹溪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被省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技术先进单位”、“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