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2015-03-11 02:04张岚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

张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旧的高校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需求,为了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校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目前已正式开始实施。本文探讨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要点,分析了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 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我国财政部门为了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各类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修订的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它一方面有效地改善了以往高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了高校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资产及成本等财务信息

权责发生制是一种按照收益以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作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水平。以往我国的企业才会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时代发展,高校的财务收入与支出也日益多样化,因此新高校会计制度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和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举措适应了高校现代化的发展,能够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根据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核算基础,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财政情况、偿债能力、债务风险以及项目运行成本,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二)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

以往旧的高校会计制度并不重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也未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这就导致高校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较大的偏差,高校的净资产反映不真实,从而使高校的成本核算数据不准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高校应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但由于高校的会计核算同时还受到预算管理要求的制约,如果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做法对高校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势必会对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困扰。因此,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提出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概念,并且折旧与摊销不计入支出,而是作为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冲销。这种折旧摊销的处理方法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高校支出的预算口径,又能准确反映高校资产价值的损耗情况,有利于促进高校落实“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同时,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且无法取得相关凭据及可比成本的资产,新制度提出应按“名义金额”入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这就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了高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

(三)调整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有利于加强收入支出管理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的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和重新分类,确保能够准确得出学校的收支状况,从而满足了高校对各项业务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如支出类科目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由以上收入支出科目的分类可以看出,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比较强调收入和支出科目的配比,从而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与依据,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了实行成本核算活动的条件。同时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依据高校收入来源多样化的特点,新增了一些核算科目,比如新制度对资产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增加了“预付账款”、“在建工程”、“待处置资产损溢”等科目。这些新科目的增加,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会计收入支出核算的需要,加强了对高校收入支出的管理。

(四)完善报表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提供财务信息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调整了会计报表体系,改进了报表格式,完善了高校的各类会计报表。具体包括:将旧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支出项完全除去,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的格式,按照“收入-支出=本期结转结余”的格式填列收入支出表。增加了会计报表附注,并规定了附注中必须披露的内容,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同时,新制度规定基建会计的相关数据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基础上,应定期并入高校的会计大账,从而保证了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新的报表体系将更加符合修正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能更加完整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并为决算提供预算收支情况,为高校提供相关的基建投资信息。另外,新制度明确高等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通过负债科目的核算,可以全面真实反应出高校的债务水平,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收入预算的问题上,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加强收入支出的分类管理,进一步细化相关的类目,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收入支出进行科学分类。其次,对于各项具体的收入支出项目,有明确收费标准的,应根据有关业务量按照标准进行计算,如学校的学费收入,应根据在校学生人数,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计算。最后,单位取得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收入,不能直接编列单位收入预算,而应当将按规定预计从国库或财政专户核准拨给事业单位的收入编列收入预算。另外,上级补助收入,一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补助标准和要求进行编列。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一般按照规定的附属单位上缴比例或定额编列预算。其他收入,主要参照上年度实际水平并结合预算年度具体情况编列预算。

(二)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

在内容上创新,是保证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适应的重要举措。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高校的筹资渠道。高校的筹资方式已不仅仅是只依赖国家拨款,它已经发展成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比如:接受大企业的捐助、接受校友捐赠、争取低息贷款、接受投资等等,所以对资金筹资管理方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创新高校的投资管理方式,在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对高校的投资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严格进行高校财务的预算管理

在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预算的编制及执行。因此,高校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同时,应有效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具体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严格按照《预算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和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进行预算的编制。二是为保证学校正常的资金供应,高校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量力而行,避免赤字预算。三是在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大,只有加大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得到保证。

(四)成本核算与预算编制相结合

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并规定费用可划分为教育、科研、管理、退休等方面。而在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进一步将支出划分为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离退休等,只是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高等学校需要对外报送各种数据,在这其中教学成本、科研成本及平均成本的计算一直以来是一大难题,主要是因为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核算模式和企业不一样。企业的成本核算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但是高校成本还没有明确的核算模式,由此造成许多高校的财务计算方法不统一,财务计算的结果相差很大,得出的数据基本没有可比性。虽然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规定高校核算成本的具体细则,但是,高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以根据各类业务或事项的具体性质来合理地划分各种预算项目,从而把教学成本、科研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及其他成本划分开来,进而解决教学成本、科研成本和平均成本计算的难题。

三、结束语

新高校会计制度解决了旧制度下高校的很多财务管理问题,更加适应高校当前各项事业的发展,顺应财务管理对高校会计制度的需求。新制度对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仍处于初期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应不断分析、总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并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方法,使高校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健全。

参考文献:

[1]罗水香.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2014(3).

[2]乔凡.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变化解析[J].会计师,2014(7).

[3]刘为.对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几点认识[J].财务会计,2013(6).

[4]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财务处)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