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环
摘 要:针对当前一些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校内实训课的上课效果不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实习用人单位反馈部分学生存在专业意识不强、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该研究者分析了旅游专业实训上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够对改善实训课的上课效果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旅游专业 校内实训 现状及原因 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247-02
旅游业作为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可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一个行业。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期培养更多适应行业要求的科班人才[1]。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日趋多元化,对于旅游类专业来说,一般把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因而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实现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强、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必须开设大量的实训课,如酒店服务技能实训课、导游讲解技能实训课等。这些实训课的上课形式又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外实训,顾名思义就是在校外旅游企业(酒店或旅行社)进行旅游服务,从而达到就业对技能要求的锻炼,同时经过锻炼提升专业认识,提高专业素养,也称为见习或实习。一般而言,校外实训时,旅游企业希望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如何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的层次,校内实训显得尤为重要。
1 旅游专业校内实训的涵义
从校内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学全过程应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培训。旅游专业校内实训,该研究者认为是指针对一些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而开设的,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导游讲解服务等,由教师指导的在学校内部实训场所,由学生进行的,为适应未来岗位需求而进行的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校内实训能够为将来实习、就业上岗、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就业空间和层次。
在这个概念中包括三点涵义:第一,该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专门针对与未来岗位需求相衔接的课程,岗位对技能有何种要求,在实训课中都要体现;第二,上课形式以教师指导为统领,以学生技能强化训练为主体,在教师的带动下能够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效率,达到较好的效果;第三,上课的目的和意义非常明确,通过模拟训练,能够适应未来实习、就业的岗位需求,更好地开拓职业生涯。
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确实开设了一些实训课,而这些实训课的上课效果如何,我们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反馈。根据我们对部分旅游企业(旅游酒店,可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习生)的调查,这些企业的反馈情况基本一致。反馈显示这些实习或就业学生中极少数(少于2%)学生可以直接上岗,通过简单培训,一周内能上岗的学生占30%~40%(有的比较好的学校能够达到50%),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多于50%)必须要经过强化培训和锻炼才能上岗。究其原因,当然不排除学生个人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在校内实训环节的训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学生不能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需求。
2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内实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不同院校实训场所差距较大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时间晚、经验少、设备不足。而在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也导致了不同的高校旅游专业发展情况不一。有的高校历史悠久,名气大,受政府财政支持多,可以建设更好更全的实训设备,甚至可以建校内酒店、旅行社对外经营,向国外高校一样,学生可以在校内企业上课,课后就在校内顶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加深了学生的专业认识,提升了素养。但这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具备的条件。还有一部分高校有较好的校内实训室、齐全的设备,供学生实践实训使用,他们把这类实训室称为模式实训室。当然,还有一部分高校建校实践短、资金少、设备场所不足,短期内这种情况并不能得到改善。综合以上情况,从物质条件上看,不同地区各高校旅游专业发展不同,大部分高校旅游实训课所需设备、场所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2 学生对实训课的上课目的不明确
对部分旅游企业(酒店)使用实习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开始上岗时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角色认识不清,对岗位的技能掌握要求模糊。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上课情况调查,我们找到了导致学生出现这种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教师在校内实训课时没有清楚、透彻地为学生讲过上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训课很轻松,就是简单实践课,不知道这类课对他未来就业有何种意义,思想上没有重视,行动上没有努力,可以说是稀里糊涂结束课程;其二,学生带着被动的思想去上课,比较盲从,导致学生没有上课积极性,通过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此类课可上可不上,最后老师基本都会给成绩通过。
综上所述,由于课程前期工作做得不彻底、不充分,导致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思想不稳定,最后影响到上课效果。
2.3 校内实训上课形式单一、考核手段简单
在与部分实习生的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实训课均为学生自己在实训室练习,一节课1个项目,反复训练,有的教师给予一定技术指导,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则埋头于其他工作,训练效果难保证。再者,实训考核全由教师一人评定,评定内容无非是综合训练期末考核成绩加平时表现。考核手段简单,也过于主观,致使有的学生不会把重点放在好好练习上,给他们提供了作弊空间。
3 改善实训课上课效果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旅游教育的发展更是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中限于我国的国情和经验缺乏,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希望自己的浅见和看法能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实训场所资源endprint
通过一定的实践经验,该研究者认为那些发展落后、资源贫乏的学校,实训设备的不足完全可以借助校外的力量。每一所学校所在的城市都会有为数不少的各类旅游企业,学校通过与这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外界资源同样可以实现实训目的。在旅游企业经营淡季或客流量较少的经营时段,可以把学校实训课堂搬到企业,全真场所,模仿效果更贴近职业岗位情景,如果正常实施实训,效果会比校内更好。
3.2 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明确实训目的及意义
大多数学生对理论的接受程度往往不如视觉效果或现场效果更直接。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实训课对他未来上岗的目的和意义,不妨带领学生参观各类型旅游企业和各岗位工作场景,边观看边讲解,增强其对工作的认知和认同感,同时请企业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企业员工实例对学生的触动会更强),增强其职业归属感。或者通过视频观看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工作状态,深入认识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把参观学习的所感、所思及时与父母沟通,获得家人支持。学校和家庭双方面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精神支持,更能够保证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专业。
3.3 改变上课形式,学生参与考核
改变传统的教师做导演指导的模式为学生做导演、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角色的模式。每门课程所包含的项目由教师设定某一情境,训练项目及情境需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分小组设计实施方案。比如餐饮服务技能中的斟酒服务训练,服务对象的国别、身份、客人的就餐目的等,需由教师设计并告知学生,学生来设计如何恰当地接待客人并做好斟酒服务。学生实施方案时先由小组代表阐述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实施操作,教师作为客人参与其中,让师生共同感受学生操作的情景,共同评价。
考核形式由教师主观评定成绩改为师生共同参与考核,改变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每一个项目结束后,教师评判设计方案的成绩为小组共同方案成绩,操作成绩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算出平均分为操作成绩,每个项目的成绩加总和期末考核共同形成学生实训总成绩。这种形式使师生共同参与考核、共同参与表演,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评定拥有了一定的权力,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4 结语
旅游业大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改革教学实践,加强对旅游专业实训的重视,为社会培育更多更有用的旅游科班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19-21.
[2] 陈静.旅游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48-49.
[3] 闵清.加强实训教学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J].中国教育创新,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