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治 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近代芜湖价格水平演变的定量分析
余 治 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芜湖是安徽近代唯一的约开口岸和工商业中心,该地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安徽的批发价格指数。通过数据收集和插值法,测算出芜湖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总的价格指数,并对价格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安徽,工农业剪刀差并不存在,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有利于发展近代经济的资本积累,但却未实现。自然灾害与政治动荡对经济只有暂时性的冲击,长期影响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由于安徽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相当的规模,商品市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缓冲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使价格水平的涨跌幅度比工业化国家要小。
关键词:近代;芜湖;安徽;价格指数
近代芜湖作为安徽唯一的约开口岸,是该省的工商业中心与市场枢纽。通过定量方法研究芜湖的对外贸易与物价变动以探析近代安徽经济演变的趋势与规律,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与视角。
一、1900-1933年芜湖价格指数的测算
(一)测算的方法与思路
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金本位制度逐渐形成,白银价格逐年下跌。中国作为当时唯一的银本位大国,白银购买力也逐渐下降。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白银购买力又开始上升。白银价值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名义价值的分析不易准确。近代中国的物价水平,早在1928年,南开大学就开始编制过全国物价指数[1]。但在近代中国,全国性市场发育不成熟,区域市场相互分割,从而导致各地物价水平存在差异。相对而言,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物价水平差异较小,而偏远城市与村镇的物价水平差异较大。以芜湖和上海为例,芜湖和上海的米价变化之间相关性并未完全一致,1929年相关性较弱,而在1931年则是相关系数为-0.709的负相关关系[2]。因此,我们需要测算芜湖本地的物价指数以分析物价变动与对外贸易的实际值。由于近代芜湖是安徽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市场,芜湖的价格水平演变趋势与规律基本上就代表了安徽,从而可以通过对近代芜湖价格变动的分析来探析近代安徽经济的演变。
20世纪初芜湖进口的主要商品是鸦片、洋纱、洋布、砂糖、煤油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稻米、小麦、菜籽、鸡鸭羽毛等农产品和铁矿砂。安徽裕繁、宝兴和铜官山铁矿砂均被日本人控制,价格压得要低于市场价格[3],在指数测算中剔除铁矿砂。根据主要进出口商品的进出口数量与价值算出单位商品的名义价格,并以1900年为基准100,计算各种商品的历年价格指数。以各种商品所占的名义价值比率为权数,计算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再根据进出口商品的价值比例,综合计算进出口商品总的价格指数。此外,1912年年底鸦片被禁止贩卖[4],1912年之后测算剔除鸦片。纸张出口主要是国内消费的宣纸,宣纸在测算中亦不考虑。由此,进口商品只测算鸦片、洋纱、洋布、砂糖、煤油,出口商品只测算稻米、小麦、菜籽、鸡鸭羽毛、豆类。我们以《安徽近代经济轨迹》所附的11张表为测算的主要依据[5]。但这些表有些地方数据不全,有些地方数据有误。对于数据缺漏的,参考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制的《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6]与其他资料加以补充;对于数据错误的,通过前后年份的数据来修正。
(二)测算过程与结果
1.数据的补充与修正
棉纱价值缺漏较多。1914-1921年的棉纱价格指数我们可以依据滨田丰太郎的数据计算[7],1922-1933年的棉纱价格指数我们可以依据《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1900-1933)》第六表(二)计算。由于1910年代物价变化缓慢,1900年的数据按与1901年的指数相等看待,1902-1913年的数据则以平均增长的插值法计算。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测算出棉纱的价格指数,见表1。棉纱进口的名义价值也按照相同的方法测算而得,见表2。
进口棉布数据缺漏也较多,进口数量以插值法补入,1922-1933年的价格指数以表四(一)的数据为依据计算补入,其他年份采用插值法。进口食糖1924-1926年的缺漏数据以《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第五表(五)1924-1926年的数据计算补充。出口小麦缺漏数据,1922-1923年的通过《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第五表(五)补充,其他采用插值法。出口豆类缺漏数据,1922-1928年、1930-1931年参考《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第五表(五),1900-1904年的数据以1898-1899、1905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
2.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测算出鸦片、砂糖、煤油、稻米、小麦、菜籽、鸡鸭羽毛、豆类等其他9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与名义价值所占比率。由于篇幅限制,进口与出口商品我们只各列出一种商品,见表2和表3。
表2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表3 进出口商品名义价值
注:单位,万关平两。
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分析
进口商品的名义价值和价格指数为依据,可以测算出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见表4。同理可以算出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见表5。两者之间的威尔逊相关性检验的结果是相关系数r=0.547,检验值p=0.000824<0.05,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强相关关系。这表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涨跌的幅度与方向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
表4 芜湖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表5 芜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根据表4和表5的数据绘制成图1。尽管进口与出口商品的价格涨跌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但上涨或下跌的幅度却不同。进口与进口价格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149和218。结合图1来看,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要快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上涨。换而言之,本地土货的价格上涨要快于进口洋货。
在近代,出口土货多为农产品,进口洋货多为机器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较快,而中国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几乎停滞。与工业制成品相比,而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本已经低到无法再低的极致,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小,从而使得出口土货价格增长比进口洋货快而下跌却较慢。
图1 芜湖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很多学者认为,近代进出口贸易由于外人对贸易网络的控制,压低农业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从而维持工农业剪刀差,形成中外不平等的贸易格局。从数据分析来看,工农业剪刀差的解释至少在近代安徽地区是不适用的。理论上讲,农产品价格涨幅高于进口洋货有利于安徽的资本积累与近代本土工商业的发展。
但是,1939年侵华日本人调查认为,安徽滁县“工业向不发达,一切工业品均仰外度输入”,芜湖情况稍好,“自开埠以来,及其工业已渐发达。而手工业亦能相应发展。惟及其工业每因短于资本,营业不易发展,且或因以停顿。故除纱厂、电厂、面粉厂,资本较可称完全及其工业外,余皆仍为小规模之手工业。”[8]安徽普通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未好转反而恶化,农民“当春食粮即以告匮,每以秋收抵押,借食度日。及谷熟登场,债甫清而租谷亦尽。地主催租不得甚至逼之典衣售牛作抵。”农妇“习于劳工,自不暇修饰,且时值农忙,虽产后刚一月亦必工作,其劳苦可知也。”[9]当时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地方军阀封建割据,中央靠借外债卫生,地方抢夺地盘维持庞大的军费,这只有通过田赋来搜刮农民,田赋极高。此外,中小地主破产加剧,军政官僚与大商人兼并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种种情况使得相对价格变动产生的剩余多被这些非经营性吃租金的土地投资者和地方官僚掠取并挥霍[10],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有利条件未得到有效利用。此外,还有规模巨大的剩余被吸引到上海这样的资本相对聚集的城市。
根据图1,尽管进口和出口价格指数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大致2-4年左右为一个短周期,8-12年左右的一个中周期。进口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标准差和分别是149和218,41和83,0.275和 0.381。这表明,与进口洋货相比,出口土货价格的涨跌幅度较大。这主要有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与进口的工业制成品相比,农产品经常受到自然灾害与政治动荡的外部冲击,从而加剧了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第二,农产品生产的周期较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的难度较大,换而言之,需求短缺时难以在短期内增加生产能力,生产过剩时则难以降低生产能力,从而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供给弹性较小。
三、与工业化国家批发价格指数的比较分析
用表4和表5的数据结合1900-1933年进口名义价值与出口名义价值 ,可以计算出芜湖进出口商品的总价格指数,见表5。在区域商品集散中心相同商品尽管会销往区域内不同的市场,其价格水平都应相等,因此芜湖总价格指数大致代表了近代安徽的批发价格水平。用芜湖进出口商品总价格指数与日本[11]、美国[12]、英国[13]这三个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同期的批发价格指数进行比较 ,大致可以反映安徽与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上的关系与差异。
表6 芜湖进出口商品总价格指数
用1900-1933年的价格指数数据进行威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芜湖和日本的相关系数r为0.508,检验值p为0.002 14。因此和日本有显著的强相关关系,但与英美两国的相关性既不强也不显著。考虑到1931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对物价价格水平的巨大影响,再用1900-1928年的数据进行威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却大不相同。1900-1928年芜湖与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相关系数r和检验值p分别为0.745和0.000 003 63,0.671和0.000 067 8,0.567和0.001 34。r均大于0.5,p均小于0.05,这就表明1900-1928年安徽批发价格水平与日本、美国、英国是显著的强相关关系。
进口商品的价格制定权一直由国际市场决定。原本中国拥有茶叶、生丝等大宗出口商品的价格主导权,但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丧失了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制定权。因此从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看,安徽的物价水平受到工业化国家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日本的影响力更强。比如生丝,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掌握了价格主导权。再如棉花价格基本上由日本大阪棉花市场决定。安徽出口的铁矿砂几乎都出口日本,形成了买方垄断的格局,再加上日本通过预付款、借外债等方式控制了价格制定权。
图2 芜湖进口商品总价格指数与工业化国家的比较
我们将1900-1933年芜湖及日美英三国的价格指数绘制成图,见图1。从图1来看,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对价格指数有明显的影响。1906年安徽三分之二的地区遭遇洪灾,1907年有32个州县发生自然灾害,1910年有56个州县发生自然灾害。1911年有20余州县发生自然灾害,灾民300多万,饿死者70多万,奄奄待毙者40多万,当时甚至发生了吃人肉的惨剧。1906-1911年,南陵、繁昌、宣城、和州、徽州、太平等多处发生民众骚动抢米事件。1914年全省各地都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1916年长江淮河沿岸遭遇水灾而芜湖却遭遇旱灾,1919年潜山、怀宁、宿松、合肥等10余县遭遇水灾[14],1931年遭遇特大水灾。1911-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直皖战争爆发,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灾害和政治动荡会拉动价格指数的上涨,如1906-1908年、1910-1912年、1914年、1919年、1921年、1925年、1927年和1931年的价格指数都上涨,尤其是1931年、1911-1912年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但是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只能对价格产生暂时性的冲击。1900-1931年这一期间价格走向总的说来是缓慢波动上涨,暂时性的价格波动不能改变这一长期性的演变趋势。1931年之后价格下跌的趋势也是长期性的,如果中国一直维持银本位制而未在1935年进行法币改革的话,这一趋势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了中国的商品化经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支配,芜湖及安徽也不例外,其价格水平的长期演变趋势是由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1914年工业化国家缓慢上升的价格决定了芜湖及安徽价格指数的缓慢上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洋货的减少与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长使得1914-1931年的芜湖及安徽价格指数上涨速度有所增加。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工业化国家的货币紧缩,以及1931年日本侵华势头的加剧,共同决定了从1931年开始中国价格水平将有一个长期的下降过程。
当然中国的自然经济规模庞大,这就使得商品化程度较低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制品部分抵消了工业化国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1900-1933年芜湖及安徽价格指数波动的程度比日美英三国要小,从图1来看,1913-1930年这段时间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四、结论
总的说来,芜湖价格水平变动可以反映出1900-1933年安徽经济的一些特点和规律。第一,工农业剪刀差并不存在,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有利于安徽发展近代经济的资本积累,但在历史实践中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第二,由于商品化经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受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支配。自然灾害与政治动荡对经济只有暂时性的冲击,长期影响是由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情况决定的。1900-1929年的价格演变特点是缓慢上涨,但1931年之后出现了价格下降的长期性趋势,1935年的法币改革扭转了这一趋势。第三,安徽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相当的规模,商品市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缓冲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使价格水平的涨跌幅度比工业化国家要小。
参考文献:
[1]孔敏.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2]徐正元.上海近代稻米市场价格变动之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2).
[3]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315-323.
[4]王宏斌. 民国初年禁烟运动述论[J]. 民国档案,1996(1).
[5]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276-311.
[6]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1900-1933)[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7]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186.
[8]汪伪政府维新学院.江浙皖实态调查汇集[Z].南京:汪伪政府维新学院印行,1939:132,137-138.
[9]王恩荣.安徽的一部——潜山农民状况[J].东方杂志,1927(16).
[10]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40-1442,676-746.
[11]B.R.米切尔.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69.
[12]B.R.米切尔.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16-717.
[13]B.R.米切尔.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05-906.
[14]翁飞.安徽近代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360-364,416-417.
责任编校:徐希军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Price Evolution of Wuhu in Modern Times
YU Zhi-gu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Managemen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Abstract:Wuhu was the only port a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of Anhui in modern times. Its price index basically represented the wholesale price level in Anhui.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rpolation, the author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the price index of imports, exports and the total.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re is not the scissors gap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t least in Anhui.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change of relative price between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but the target is not reach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political turmoil had only a temporary impact on economy, 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ble scale of traditional natural economy in Anhui,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Market was immatur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an be buffered so that the price level fluctuation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Key words:Wuhu in modern times; Anhui; price index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5-0093-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5.022
作者简介:余治国,男,安徽芜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6-21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11 10:42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1111.104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