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辰 玲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简述西方语言渐进思想的发展脉络
王 辰 玲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语言渐进思想一直以来是不同流派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现象之一,随着各流派理论的成熟与完善,语言渐进思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流派主要从经验认知层、语言系统层、语言内部结构层来阐释语言的渐进思想,但没有以语言渐进性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的高度来阐释。
关键词:堆的悖论;语言渐进思想;排中律; 范畴化
语言渐进思想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引起了Eubulides Miletus的关注,并提出了堆的悖论,但这一思想因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观相悖而没有得到发展。直到19世纪末,现代逻辑学家Gottlob Frege再次提出才有不同的学者开始慢慢正视语言的渐进现象,并在不同的学派思想中有所体现,如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概然率、优选论等。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语言渐进现象但并未对语言渐进思想本身作出全面系统的归纳和阐释。综观不同流派的理论思想,根据它们对语言渐进性不同侧面的分析,发现语言渐进思想渗透在语言分析的不同层面:经验认知层面、语言系统层面和语言内部结构层面。
一、语言渐进性思想的启蒙和初期发展
1.1语言渐进思想的启蒙
逻辑学家Eubulides of Miletus最早提出关于堆的悖论(the sorites paradox)和秃头悖论(the Bald Man):一粒谷子不能成堆,但一万粒谷子却能成堆,那么是否存在第n粒谷子介于成堆与不成堆之间?即第n粒谷子不能成堆,但第n+1粒谷子却能成堆。秃子悖论描述同一现象,是否存在第n根头发介于秃顶和不秃顶之间?这两个悖论都基于连锁推理(the sorites),在当时影响了斯多葛学派(Stoics)和柏拉图学派(Academy)并导致两个学派的不同看法。柏拉图学派将其引向了怀疑论(scepticism),认为怀疑论者不必对任何连锁推理问题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斯多葛学派认识论核心思想是对事物有清晰明确的认知,他们坚持二值原理(the principle of bivalence),即任何命题都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作出选择,然而连锁推理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因而成了柏拉图学派的攻击对象。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Chrysippan认为对于堆的悖论P1,P2,P3……而言,Pn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且这个临界点是一定存在的,只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水平不够,无法划出清晰的界限,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人们通过常识有认知力对P1和Pn判断是非,但却没有认知力判断Pi的是与非,那么如何判断认知力的临界面?斯多葛学派认为在连锁推理中,认知力和非认知力的临界面实质上很难区分[1],即使智者也很难区分认知力与非认知力。在堆的悖论中介入认知力的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悖论问题,只是引入另一个新的概念而已,而这个新概念所引发的新问题同样难以解决。这种循环性的解释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堆的悖论。
1.2语言渐进思想的初期发展
到19世纪末,现代逻辑学家Gottlob Frege运用逻辑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语言,认为语言的真值来自述谓而非中项。如命题“7是正整数”为真仅因为中项“7”属于述谓“正整数”的范畴,而中项“-7”并未落入述谓“正整数”范畴,因而命题“-7是正整数”为假。“任何你选择的事物要么属于某一范畴或不属于这一范畴,tertimn non datur”[2]。但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数字0却很难界定,Frege将类似于数字0的这类语言模糊现象视为定义的不完整性。并进一步认为模糊的述谓不会有所指。
与Frege观点不同,Bertrand Russell认为语言中的渐进现象无处不在,这种语言的渐进/模糊现象的根源并不在现实世界,而在处于经验世界的人们的认知水平。换言之,因为人们的认知力的不足才出现这种语言的渐进/模糊现象,而现实世界界限分明,不存在任何模糊性。Ludwig 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论(family resemblances)进一步阐释了语言内部的模糊现象,颠覆了经典的范畴观,并为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36。
二、系统功能框架下的渐进思想
2.1语言系统的渐进性
在系统功能的框架下,Halliday将渐进性思想融合到对语言系统的分析中,具体体现在从抽象的语言系统到具体的语篇文本之间的渐进性,彼此间体现实例化(instantiation)过程,即语域是系统的实例;语篇类型是语域的实例;文本是语篇类型的实例,这种实例化关系表现了元冗余现象(metaredundancy)。Martin在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阅读(reading),认为由于阅读者个人的喜好、背景的不同,即使对同一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语言系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从左至右的选择过程中其精密度逐渐增强,系统自身也越来越复杂,形成一个渐进体[4]68。
对语言本身而言,体现(realization)是一种抽象的渐进关系,用下一层意义模式体现上一层意义模式,即词素音位体现词汇语法;词汇语法体现语篇语义;语篇语义体现语境。Martin在语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语域,认为语域是有一定步骤的、有目的性的社会过程[4]159。任何语域的形成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并且总需要一些步骤来达到我们既定的目的。在一定的语域中,作者为特定的读者创作文本,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际过程。
2.2语言功能的渐进性
从语言的横组合关系上看,Halliday提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用语言表述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主要由及物性体现;人际功能是说话者用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途径,主要由情态体现;语篇功能是体现语言前后连贯、并与语域有关,主要由衔接手段来体现。
在及物性分析中,概念功能由六大过程体现。过程主要由三个成分构成:过程本身、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可选择的与过程相关的环境。不同过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过程本身。物质过程与心理过程是两个离散的过程,一个代表外部经验世界如Jack and Jill went up the hill,一个代表内部经验世界如Mary liked the gift; Mary was pleased that she'd got a present。关系过程The baby turned into a pig中过程turn/turn into体现了物质过程中过程的静态特征和心理过程的静态特征,因而这三大主要过程形成了一个连续统。行为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之间;言语过程介于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之间;存在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之间。这六大过程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渐进序列。
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态上,而情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渐进体[5]。情态建立在极性的基础之上,极性有肯定与否定之分,而情态则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看,小句的语义功能上分别体现为提议(proposal)和命题(proposition)。命题的情态介于是与不是之间,体现为可能性(probability)与惯常性(usuality),可能性的渐进过程表现为possibly/ probably/ certainly;惯常性的渐进过程表现为sometimes/ usually/ always。提议的情态介于做与不做之间,体现为职责(obligation)和倾向性(inclination),职责的渐进过程为allowed to/ supposed to/ required to,倾向性的渐进过程为willing to/ anxious to/ determined to。
2.3语法隐喻的渐进性
语法隐喻的两种体现形式分别是一致式和隐喻式,Halliday[6]343认为一致式是一种经验构建的典型方式,这里的典型指在母语中最早学会的、或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一般不会使用;隐喻式与之相反。如: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一致式)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隐喻式)
那么在小句表达中,我们可以根据经验习得的过程来界定一致式和隐喻式。Thompson[7]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致式“更靠近外部世界事态,如名词表达事物,动词表达事态”;而隐喻式是“词汇语法项表达的意义与外部事态有一定的差距”,是语言内在的灵活度和多功能性的结果。Thompson还认为隐喻式具有等级性,在这一点上Halliday[6]344本人也承认在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即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的界限不是类型学形式,而是一种拓扑系列,具体体现为一致式向隐喻式过渡是一种渐进体序列。
同一个命题可以由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最贴近我们对经验世界的认识的是一致式,其余的表达都不同程度体现了隐喻式,如:
1a) Mary saw a wonderful sight.
1b) Mary came upon a wonderful sight.
1c) A wonderful sight met Mary's eyes.
1d) What Mary saw was a wonderful sight.
Metaphorical
例1中四个小句都体现了同一个命题意义,但自上而下的隐喻程度不断增强。1a最符合我们对经验世界的认识;1b从表达形式上看也符合我们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但与1a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隐喻式,而且由1a的心理过程转换为物质过程;1c从句式结构上分析是关系过程,但是表示过程的met却具有明显的物质过程含义;而1d则体现了明显的关系过程。由此,我们发现由上而下隐喻式的程度不断强化,反之,一致式的程度则不断弱化。
系统功能学派从四个不同的维度描述了语言的渐进现象:语言的系统、语言的功能和语法隐喻。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体,系统阐释语言的本质特征,但并没有以渐进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本质特点。此外,系统功能学派在对语言本体阐释的过程中,只说明存在渐进现象,并没有用具体的理论分析方法来证实它的存在。这表明在系统功能框架下,渐进性虽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但缺少具体的分析方法来证实。Halliday & Matthiessen[8]也认识到这一不足,在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一书中初步尝试运用认知的方法来分析语言的渐进现象。
三.其他流派的渐进思想
3.1认知语言学派
以Aristotle为代表的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之间界限分明,且范畴内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范畴内各成员之间彼此相关,但并非所有成员同时拥有该范畴的全部特征。这为认知语言学中原型理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Lotfi Zadeh[9]基于rich poeple和tall men中的渐进现象提出了模糊集理论(Fuzzy Set Theory)来描述这类渐进范畴。传统的观点认为某一成员落入集范畴内,其逻辑分析值为真,否则为假。Lotif Zadeh的模糊集理论思想体现除了这种二值逻辑分析外,还存在三值逻辑分析(three-valued)或多值逻辑分析(many-valued)。Berlin and Kay[10]对颜色进行分析发现其范畴内存在一些基本色,而且不同的语言其基本色的多少也有所不同。在Berlin and Kay的研究基础上,Eleanor Rosch与同事[11]40提出了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和基本层效应(basic-level effects),其目的是表明范畴内成员间及范畴结构的不对称性。范畴内原型成员具有特定的认知地位,属范畴内的“最佳例子”。基本层效应在感知、功能、交际和知识组织方面体现其基本性:基本成员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具有泛化功能和交际简单明了的作用而且知识的组织最初也是从基本层开始的[11]47。
这些都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认识经验世界,并将这些对经验世界的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出原型理论和范畴化的观点。但是,从经验世界得出的理论思想如何运用于分析语言,如何阐释语言的渐进思想,认知语言学派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说明。
3.2结构主义
Bolinger[12]对传统句法内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进行分析,认为三个不同的范畴之间犹如断裂的楼梯,形容词介于名词与动词之间。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名词与形容词之间有渐进过程;动词与形容词之间也有渐进过程,但动词和名词之间却是离散关系。在Chomsky的原则与参数理论中,词性以二值特征来进行分析,如名词的特征体现为[+N,-V]、动词的特征为[-N,+V]、形容词则兼具名词和动词的特征[+V,+N](+表示具备特征;-表示不具备特征)。Ross[3]156将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得出verb > present participle> perfect participle> passive participle > adjective> “adjectival noun”> noun。
Bas Aarts[13]以形容词happy为例提出了五条标准:可作修饰语如a happy man;可充当述谓成分如she is happy;可强化如very happy;有比较级形式以及可添加un-前缀表否定。在此五条标准分析了happy, thin, alive, 和utter四个形容词,认为happy作为形容词的原型具有全部特征,thin次之,alive再次之,而utter的形容词性最弱:
P1P2P3P4P5happy+++++thin++++-alive-++?-utter+----
( Syntactic Gradience, Aarts, Bas, 2007:106)
对形容词的研究可参看Chomsky1965, Ross1969a, Coates1971等[13]。
Bas Aarts 将渐进性分类为范畴内渐进性(Subsective Gradience,SG)与范畴间渐进性(Intersective Gradience,简称IG)。SG是指范畴内成员展示从中心到边缘的范畴渐进性现象,体现一个范畴内的渐进过程。以上对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短语的分析都是在范畴内部分析各成员之间的渐进性,SG体现范畴内各成员间就其典型性而言从核心到边缘慢慢渐进的过程。SG的逻辑表达形式为[3]205:
如果 α, β 属于 范畴θ, θ具有一系列形态句法特征{P1......Pn};
且 α具有一系列特征{P1......Px},(0 且 β具有一系列特征{P1......Py},(0 那么 α和β属范畴内渐进关系且在范畴θ内α比β更具典型性。 而IG则突出两个不同的范畴α和β,并存在范畴θ的一系列成员,他们兼具有范畴α和范畴β的一些特征。其逻辑表达形式为[3]207: 如果 范畴α和范畴β的形态句法特征分别为{α1......αm}和{β1......βn}; 且 范畴θ的句法特征{θ1......θp};({θ1.....θx}属于{α1....αm};{θx+1......θp}属于{β1......βn}) 那么 以范畴θ为参照,范畴α与范畴β属范畴间渐进关系。 以many为例,Quirk等人[14]在分析短语his many sins时将many视为后置限定词;Huddleson and Pullum等人[15]认为短语many of them中many作为限定词而非形容词。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情况下many具有一些形容词性特征,如his many disgraceful sins, his very many sins。Many具有形容词的比较级特征many books/more books/most books,而固定搭配如many a book其结构类似于so beautiful a day,因而从结构上分析更倾向于形容词性。从以上分析看,many既具有限定词特征,又具有形容词的某些特征,介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之间,属于IG。 那么如何体现IG的渐进现象呢?Bas Aarts[13]认为θ的一系列成员同时兼具范畴α和范畴β的某些特征。若θ内某一成员共有p个特征,其中范畴α的特征x个,那么具有范畴β特征p-x个。若x>P-x,那么这一成员具有更多范畴α特征,范畴α强制融合(strong convergence)范畴β;若x 结构主义从语言的内部结构出发,具体分析语言的渐进现象。但与系统功能学派一样,没有以渐进性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语言渐进性的本质特征。可喜的是,Bas Aarts注意到这一不足,以渐进性为研究对象,区分了范畴内渐进性与范畴间渐进性,并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阐释了不同类型渐进性的本质特征。 渐进思想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渐进思想起源于堆的悖论,导致柏拉图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分歧。到二十世纪初,逻辑学家Frege将语言的渐进现象归因于定义的不完整性;Russell认为语言的渐进性在于人们认知力的不足,而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论肯定了语言的渐进现象,颠覆了经典的范畴观。本文主要回顾了三大流派对渐进思想的阐释:认知语言学派侧重从经验世界的角度来分析渐进现象;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阐释语言本体的渐进现象;美国结构主义侧重描述语言内部结构——句法的渐进性。不同流派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语言渐进性,但没有以语言渐进性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的高度来阐释。渐进思想渗透于语言分析的方方面面,本文突出其渐进性研究的重要地位,指出在理论方面的不足,促进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Long, A. A. & Sedley, D.N.. 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Frege, G.. Grundgesetze der Arithmetik, Volume II, taken from The Frege Reader, ed. By M. Beaney. [M]. Oxford: Blackwell, 1903/1997:259. [3] Aarts, Bas. Syntactic Gradience —— 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 Indeterminac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4] Halliday, M. A. K.. The Essential Halliday ed. By Jonathan J. Webster [M].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9. [5] Palmer, F.R.. Mood and Modal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M]. London:Arnold, 2004. [8]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M.I.M. Christia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9] Zadeh, Lotfi. Fuzzy Sets [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75(8):338-353. [10] Berlin, Brent and Paul Kay.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1]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12] Bolinger, D.L.. Generality, Gradience, and the All-or-none [M]. The Hague: Mouton, 1961a. [13]Aart, Bas. Modelling Linguistic Gradience [J]. Studies in Language, 2004(28):1-49. [14]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15]Huddleston, R. & Pullum, G. et al.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 Croft, William. Beyond Aristotle and Gradience: A Reply to Aarts [J]. Studies in Language, 2007(31):409-430. 责任编校:汪长林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Gradience in the West WANG Chen-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Abstract:Gradience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various linguistic approach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approache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velopment in gradience. Scholars in various linguistic approaches enunciate gradience from the levels of experience, language system and internal language system, but not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Key words:the Sorite Paradox; theory of language gradience; the law of Excluded Middle; categor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5-0085-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5.020 作者简介:王辰玲,女,湖北荆州人,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3-26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11 10:42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1111.104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