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
京剧花脸的艺术特点分析
刘思
京剧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也许你没有亲自去听一场京剧的经历,但你也至少挺过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这句唱词就是来源于京剧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京剧在我们国家内的影响力和地位,目前京剧已被称为我们的国粹,虽然也有人不认可,但这也并不影响其的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京剧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对如何振兴和发展京剧,我们有必要做出努力。而本文对京剧花脸的艺术研究,就是为了使其能够在京剧的表演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以振兴京剧的发展。
京剧 花脸 研究
对京剧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京剧里有几种不同的我们俗称的角色,即生、旦、净、末、丑。而这些角色往往跟我们对角色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其往往与其名字反其道而行。例如生,我们一般觉得这个角色应该是个柔弱女子的角色,但其在戏剧表演中,却是由成熟的男性来扮演的,京剧往往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取得舞台效果的,这也是其独特之处。而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花脸,就是这五个当中的净,虽然称为净,但是剧中的角色往往脸上图的都是油彩,而这种角色在京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京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花脸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
京剧并不是靠自身发展起来的,其发展主要是来源于安徽的徽剧,徽剧主要以二黄为主,在乾隆时期,那会徽剧发展的比较好。徽剧的四大班那会为了更好的发展徽剧,就从南方跑到了北京。在徽剧未到北京之前,秦腔一直在北京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徽剧到北京以后,因为其声腔特别的丰富,而且剧目也要比秦腔多,所以其发展的特别快,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在北京占据了主要地位。因为徽剧在北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大批的徽剧演员就纷纷北上到了北京,这样徽剧就在北京慢慢扎了根,形成了大范围的影响力,以至于严重影响到昆剧、秦腔的发展,很多的演员为了生存都被迫转行到徽剧,这无形中也壮大了徽剧的队伍。
到道光年间的时候,湖北的演员也北上了,这次他们带来了汉调,来到北京后,他们大多选择加入了徽班,这样毫无疑问的,徽班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多多少少的融入了西皮,这在当时被称为“皮黄戏”,因为长时间在北京,所以长久下来这种戏剧也具有了北京的强调。
之所以称其京剧,是因为徽剧班经常到上海去参加演出,而上海人因为这种戏剧表演有北京的腔调,所以就将其简而言之的成为“京剧”,后来在一段时期内,因为北京北改称为北平,其就又被称为“平剧”。当时平剧在所有的戏剧表演中,发展的是最好的,以至于在全国内盛行,所以有学者也将其称为国剧。
京剧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了挫折,还好其当时的发展群体比较庞大,影响力比较大,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一部分的京剧表演者幸存下来,这使京剧有了重振旗鼓的希望。
京剧除了在大陆的发展,在香港也有所发展。这是在 1950年的时候,一批难民为了求生到了香港,他们在南下的时候,是带着京剧南下的,这样他们在香港稳定下来以后,就开始在香港也发展京剧,这样京剧在香港也就得到了发展。
目前,在各种流行音乐冲击之下,不仅地方戏剧,就连京剧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虽然京剧也有一定的关中群体,但相对来说人群比较固定,而且均偏于老年人,这是因为现在的老一辈他们年轻时候的那个年代,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京剧。但是随着这批人群的慢慢老去,再加上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我们不得不说,京剧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做出一些努力。
京剧的表演除了乐器的辅助作用之外,还要靠演员的服装道具来加以衬托、渲染。以下我们主要对演员的脸谱、服装、道具进行简单介绍。
脸谱我们应该都熟悉,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唱腔,就是从京剧里来的,京剧的脸谱是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的。据说脸谱最开始是画在面具上的,然后人们可以戴着面具在遮掩自己真实的面目,来进行表演,但是戴着面具,不仅表演者觉得不舒服,而且不能充分的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所以,人们后来就将这些谱直接画在了脸上,就有了脸谱的诞生。脸谱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红脸一般代表忠诚,白脸一般代表奸臣,黑脸一般代表刚正之人,黄脸一般代表阴险之人,蓝绿一般代表中立之人,金银一般代表神秘之人。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京剧的脸谱也是有讲究的,因为人们往往通过脸谱来表达人物的感情,从脸谱中我们往往可以区分这个人的人物性格、扮演的角色的定位,真善美丑。所以说,脸谱在京剧的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京剧里的服装,也是有讲究的,其一般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和行当来进行区分的,比如生、旦的服装这些都是不同的,而且各有其自己的特色,也能呈现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而且京剧的服装相对来说,重复利用率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些服装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地域的不同、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一身行头可以在多个剧目里面使用,而且也可以阐释不同角色的任务性格。
京剧里的道具与我们演话剧、或者电视剧里的道具不同,要求其真实性、逼真性,其讲究的是一个写意的过程,也就说,京剧例不需要过多的道具,这些道具往往是靠演员的肢体动作写意出来的,这无疑增加了京剧表演过程中的可看性和新颖之处。
1.京剧花脸的艺术特点
京剧花脸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其主要类型有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这种花脸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也是有区分的。以下就主要对花脸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
京剧花脸类型化特点明显,具有很高的可识别性。在传统的京剧表演中,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具有很强的类型化的特点,所以花脸也不例外。花脸因为其在脸部色彩描绘方面比较夸张,所以其多被用来展现极具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比如张飞,体型比较高大;李逵,身材健硕、满脸横肉,因为这些人在外貌或者语言方面非常具有特点,所以角色很好阐释,只要抓住其主要特点,再加以诠释,就很容易被观众认出来。所以,我们在对花脸这类角色进行阐释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色加以表达,这样人物的形象不但很快能被观众识别出来,而且会深入人心。
花脸的类型不同,其所要求的表演方式也会不同。上文我们介绍说,花脸主要分为两种,而且这两种类型在表演中所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铜锤花脸在戏剧中,往往负责念唱的部分,而架子花脸则更多的是负责做打的部分。所以相比较而言,架子花脸在戏中的表演要更多一点,也要更重要一点。所以架子花脸在表演中也就要更卖力一点,因为其主要负责做打的部分,这部分需要演员有深厚的武术和舞蹈功底,而且动作往往比较夸张,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整个戏剧的表演过程来看,花脸往往起着陪衬的作用,角色不是很重要,但架子花脸却往往能够因为其夸张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喜爱。
相比其他,花脸则更容易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之所以喜欢花脸这个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其动作表演夸张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就是花脸的角色比较贴近生活,更多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也正因为如此,观众才会对其青睐有加。
花脸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在性格方面非常相像。在京剧中,虽然花脸所诠释的人物性格非常的鲜明,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但是这些人物在性格方面也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总的来说,大部分在性格上都比较粗犷好爽,喜欢说粗话脏话,虽然豪侠仗义,但也无法掩饰其草莽的形象。而且,这些人往往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遇到事情,往往是受自身的性情所控制来处理问题,也不懂得忍耐。但凡遇到一些对其不尊重的人和时,就会暴跳如雷,这就使戏剧表演中极具看点的怒戏。而且从这一点我们往往可以评断一个表演者的表演水平的高低。而且这些人不喜欢受约束,他们往往过着非常随意的生活,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临时起意,所以常常会闹笑话。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人物角色才会显得更加真实,才会更加深受观众的喜爱。
2.花脸任务形象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花脸虽然在整个戏剧表演过程中不是主角,但往往是比较容易出彩的地方,我们对其之所以能够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于以后我们的京剧表演者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花脸人物往往都没有受过教育,出身比较贫寒。在这一点上往往能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因为京剧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都是因为有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支持。而这些老百姓往往能从这些人物形象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这些人虽出身贫寒,但却依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敢爱敢恨、行侠仗义,在内心深入深受触动,对这些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就更加容易接受。
花脸人物形往往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就这点反抗精神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劳苦群众生存下去的精神依托。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辛,遭受统治者的剥削以及贪官污吏的摧残,使其生活贫困潦倒,内心里对这些统治者充满了憎恨,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因为自身力量的微弱,又不得不忍气吞声,这样就会使穷苦老百姓的这些诉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而京剧表演中的花脸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使其这种诉求得到了满足,往往会使其拍手称快。在这个过程中,其往往会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也不断地给了其继续勇敢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花脸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忠义观是为人们所赞颂的。在京剧的表演中,虽然花脸的人物形象大多都出身贫寒,而且比较粗俗,但其往往都具有极强的忠义之情,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是完全相符的,也是为老百姓所赞扬的,这样也就更容易深受老百姓喜欢。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花脸这个人物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而我们的京剧表演者想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就要对花脸这类人物角色加以研究,对其艺术特色加以分析,从而更好的诠释这类角色,使京剧得到更好的发展。
[1]赵小龙.京剧花脸的艺术特点分析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3(23).
[2]汤露.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
[3]杨永辉.京剧武生艺术特点的分析与研究[J].才智,2013(30).
[4]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 [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5]杨占坤.京剧花脸流派艺术探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2).
[6]孔雪清.京剧“花脸”的视觉形象符号化研究[J].大舞台,2013(9).
作者单位:黑龙江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