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梅
对352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黄碧梅
目的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352例第1次发作喘息并需要住院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76例。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时, 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出院后喘息再次发作次数﹑需再次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能使患儿住院时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出院后喘息再次发生的次数减少﹑需要再次住院的次数减少, 患儿和家属的痛苦得以减轻, 家属的经济负担也得以减轻, 以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率也得以降低,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早期干预;疗效观察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类型为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支原体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其中包括喉感染﹑气管感染﹑支气管感染和肺部感染[1]。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喘息性疾病在一次发生之后会反复发作, 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哮喘[2-5]。目前, 常规治疗方法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本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352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 其中男165例, 女187例, 年龄3个月~2.8岁, 平均年龄11.8个月, 均为第1次发作喘息并需要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 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同时排除肺门淋巴结结核﹑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狭窄等疾病引起的喘息。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76例。观察组男83例, 女93例;对照组男82例, 女9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病程﹑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均接受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即给予抗病毒﹑抗菌﹑吸氧(必要时)﹑镇静(必要时)﹑化痰平喘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治疗, 剂量0.5~1.0 mg/次;沙丁胺醇溶液, 剂量为0.1~0.2 mg/次;爱全乐(异丙托溴铵气雾剂)250 μg/次, 加生理盐水2 ml一起雾化吸入, 2~3次/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在必要的情况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0.25 mg/(kg·次), 1~2次/d, 治疗周期为3~5 d, 继续其他治疗至治愈出院后不作其他干预;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均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1~2 mg/(kg·次), 2次/d, 用3~5 d后即停用甲基强的松龙, 继续雾化至出院后1个月停用, 在此期间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在患儿住院期间, 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喘息再次发作次数﹑再次发作程度﹑需要再次住院次数进行观察, 在出院干预治疗期间每周到门诊进行1次随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3.5±1.2)d, 平均住院天数(5.5± 1.5)d, 喘息再次发作次数(1.2±0.5)次, 需再次住院次数(0.35± 0.2)次。对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4.9±1.5)d, 平均住院天数(6.8±1.7)d, 喘息再次发作次数(1.8±0.8)次, 需要再次住院次数(0.80±0.3)次。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喘息再次发作次数﹑需再次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s)
表1 两组患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d) 平均住院天数(d) 再次发作次数(次) 需再次住院次数(次)观察组 176 3.5±1.2 5.5±1.5 1.2±0.5 0.35±0.2对照组 176 4.9±1.5 6.8±1.7 1.8±0.8 0.80±0.3 t 8.913 8.836 8.579 8.835 P 0.007 0.003 0.006 0.004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属于儿科的常见性疾病, 其类型为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支原体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其中包括喉部感染﹑气管感染﹑支气管感染和肺部感染。近年来, 随着环境恶化,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 需要反复住院, 具有治疗难度高﹑住院时间长﹑病情难以控制﹑治疗费用高等特点[6,7], 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并且存在诱发哮喘的风险。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是患儿存在气道炎症或者气道高反应性[8-10]。而糖皮质激素在抗炎方面的效果比较好。在病情比较紧急的情况下, 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少充血﹑血浆渗出﹑白细胞浸润与吞噬现象的出现, 将与炎症相伴的充血性水肿消除, 能够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 加快病情好转, 促使高反应症状得以降低,同时还可以修复气道损伤[11]。普米克令舒属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这种药物的脂溶性比较高, 在吸入之后能够在呼吸道黏膜上沉积, 受力结合体比较高, 可供雾化吸入治疗[12]。同时, 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消炎﹑抗过敏的药物, 在消除气道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13]。急性期, 使用静脉糖皮质激素, 使气道炎症得到较快控制, 临床症状好转快, 预防了气道损伤加重, 恢复期继续吸入糖皮质激素, 能继续抑制气道反应, 降低气道高反应发生, 对受伤的气道有修复的作用。采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应用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使其再发生喘息次数减少, 需再次住院次数减少, 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 也减轻了家人的经济负担, 并可降低哮喘发生的风险率, 另外,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 选择甲基强的松龙, 作用强, 副作用小, 为短期应用, 以后雾化吸入的布地奈德气雾剂为局部用药, 无明显的全身副作用[14-16]。
本研究结果表明, 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出院后喘息再次发作次数﹑需再次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的方法是在患儿病症的急性期在静脉注射其他药物的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 不需要另外开辟注射通道;出院后继续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操作比较简单, 不需要很高的吸入技巧, 无年龄限制, 无地点限制, 在家中也可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在家中使用该方法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家人在协助婴幼儿吸入时协助方法是否正确, 这些问题处理不当, 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 在家庭治疗之前, 医护人员要将上述种种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儿家属, 并且每周都要到门诊进行复诊, 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本研究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变短﹑住院时间变短﹑喘息再次发生的次数减少﹑需要再次住院的次数减少, 患儿和家属的痛苦得以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也得以减轻, 以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率也得以降低,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汪俊兰,桂金贵,郭占霞, 等.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安徽医学, 2010, 31(6):664-665.
[2]熊琴,冼建妹.妥洛特罗贴剂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当代医学, 2010, 16(9):49-50.
[3]秦原,董海峰,李辉, 等.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γ-干扰素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4):304-305.
[4]杨义琼,李晓阳,马利维, 等.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儿科药学杂志, 2011, 17(3):34-36.
[5]陈丽.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1, 38(4):360-363.
[6]陈海丹,张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轻中度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比较.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5): 862-863.
[7]冯爱芳,史玲艾.正压通气联合硫酸镁泵点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1):32-33.
[8]王彦波,杨海燕,汤璘珊, 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6):713-715.
[9]袁夕琴.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50例疗效观察.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6):669-670.
[10]张姣.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6):3304-3305.
[11]国宝兰.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3):2898-2899.
[12]李丽嫱, 李静.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3):2898-2899.
[13]朱军, 王强, 李维平, 等.孟鲁斯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预防小儿哮喘发作的疗效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18):1504-1505.
[14]张丽萍.孟鲁司特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海峡药学, 2010, 22(12):193-195.
[15]郭君, 张庆红.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6):250.
[16]王丹.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中重度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3):73, 75.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352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sthmatic diseases cases
HUANG Bi-me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Guangdong Heyuan City Longch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3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early intervention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sthmatic diseases.MethodsA total of 352 hospitalize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first asthmatic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7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methylprednisolone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dditional dexamethasone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average disappear time of symptoms, average hospital stay time, asthmatic recurrence times after hospitalization, and additional hospitalization tim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Early intervention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sthmatic diseases patients is applied by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dditional methylprednisolone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disappear time of symptoms and hospital stay time, and reduce asthmatic recurrence times after hospitalization and additional hospitalization times. It also provides less financial cost and risk rate of future asthma. This method contains precise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sthmatic diseases; Early intervention;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02
2015-09-02]
517300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