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2015-03-11 02:55安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无痛性时间段心率

安乐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安乐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将无痛性和有痛性心肌缺血分别做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67例), 对患者24 h心电图动态监测记录, 并对发病时间段、活动的情况以及心率心电图的特征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中年龄>75岁的老人发病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缺血情况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下降程度<2 mm时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一般老年心肌缺血患者,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特殊, 因此在治疗中全面的了解发病特点及规律, 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尤为重要。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特点;护理体会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是冠心病中的一种隐形冠心病, 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又因为其无痛无症状, 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危害性极大。心肌缺血对心脏的伤害是极大的, 极易引发猝死和心肌梗死, 且其不能彻底地治疗, 所以全面了解并掌握无痛性心肌缺血尤其是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尤为重要, 对采取护理减少疾病发生有很大的作用。本科室为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案,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男59例, 女51例, 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3.00±10.23)岁, 根据1979年的WHO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诊断将无痛性和有痛性心肌缺血分别做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对比性分析。

1.2 方法 ①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心电图动态监测并且进行记录, 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服药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②患者的发病时间段、活动的情况以及心率心电图的特征进行记录分析, 其中时间段为五个时间段,分别以2:00、7:00、12:00、14:00、21:00为划分, 活动可以是看电视、聊天、下棋、上楼梯或下楼梯、散步、睡眠等,主要分为两类:①活动状态, 如电视、聊天、下棋、上楼梯或下楼梯、散步;②休息状态, 主要指睡眠。

1.3 观察指标 诊断心肌缺血是以持续≥1 min的心电图中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降1.0 mm为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年龄>75岁时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51.16%较对照组的5.9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不同活动情况时的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休息状态时发生心肌缺血较多, 占88.37%, 对照组休息状态时为11.94%;对照组患者在活动状态时发生心肌缺血较多, 占88.06%, 观察组活动状态时为11.6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在2:00~7:00, 12:00~14:00, 21:00~2:00相对休息时间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较高, 对照组在7:00~12:00, 14:00~21:00相对活动时间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较高,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缺血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缺血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在不同活动情况时的缺血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缺血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6.12 ±2.54)次/min,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7.61±6.15)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S-T段下降程度时缺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在S-T段下降程度为<2 mm时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较高,为58.1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s, 次/min)

表4 两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s, 次/min)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心率对照组 67 87.61±6.15观察组 43 66.12±2.54 t 6.72 P <0.05

表5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S-T段下降程度时缺血情况对比[n(%)]

3 小结

无痛性心肌缺血指的是无明显的疼痛症状, 但客观可以证明其存在的心肌缺血, 现在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 尤以老年人为主。但无痛性心肌缺血由于疼痛阈值的异常, 导致其发病机理仍没有确切的定论[2]。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产生时主要的临床特点有:年龄>75岁的老人发病率较高;在休息状态时发病率较高;在2:00~7:00, 12:00~14:00, 21:00~2:00相对休息时间发病率较高;在S-T段下降程度为<2 mm时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心率减慢。

本次研究发现, 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需要加大护理的全面和严谨:①预防为主, 对患者定期进行检查, 如血脂、血压、血糖等方面[3];②讲解疾病的理论知识, 增加患者以及家属的认识, 进行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指导;③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如病因、病史, 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方案;④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疏导, 由于患者以老人为主, 更加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处理, 增加患者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较一般老年心肌缺血患者,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特殊, 因此在治疗中全面的了解发病特点以及规律, 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 人性化,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对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死亡率尤为重要。

[1]陈在嘉, 徐义枢, 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260-263.

[2]李建军. 无痛性心肌缺血与炎症. 临床内科杂志, 2009, 26(1): 11-13.

[3]薛自立.老年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变及最低心率分析.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 18(1):3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58

2015-04-28]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手术室

猜你喜欢
无痛性时间段心率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