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方圆 刘跃森 冯泽瑞 许迎春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影响观察
常方圆 刘跃森 冯泽瑞 许迎春
目的探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观察组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负荷量治疗, 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常规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血脂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 有助于降低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值得借鉴。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脏不良事件;血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较多, 如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措施中常用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此项介入治疗能够使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 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1,2]。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可并发心肌损伤, 影响到术后患者预后。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调脂药物。本文选择本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此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0例, 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52~71岁, 平均年龄(62.6±5.1)岁;合并高血压24例(占60.0%), 合并糖尿病16例(占40.0%), 吸烟21例(占52.5%)。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0例;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3.7±5.3)岁;合并高血压26例(占65.0%), 合并糖尿病14例(占35.0%),吸烟23例(占57.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给予负荷量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40, 批号:130816)服用, 服用剂量为20 mg/次, 1次/d, 连续服用30 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服用, 服用剂量为10 mg/次, 1次/d,连续服用30 d。两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期间未应用其他对血脂水平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前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变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变情况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变情况比较(±s,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50±0.62 2.74±0.88 5.08±0.77 4.89±0.82 3.41±0.60 2.74±0.67 1.09±0.23 1.50±0.36观察组 40 2.48±0.71b 1.91±0.76a 5.10±0.82b 4.01±0.75a 3.36±0.45b 2.01±0.54a 1.08±0.32b 1.52±0.28b
2.2 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0 d不良心脏事件(1例患者出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术后30 d不良心脏事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 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4例,对靶血管再次行血管重建共3例)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术后30 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药物中, 他汀类药物应用较多。他汀类药物是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的药物, 在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中, 有报道认为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血脂改善方面优于较低剂量的瑞舒伐他汀[4]。瑞舒伐他汀是新型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被认为是生物学作用最强的调整血脂水平的他汀类药物[5-7]。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说明不管是低剂量瑞舒伐他汀还是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均能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的血脂水平, 但负荷量(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血脂水平较低剂量显著。本文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负荷量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于低剂量瑞舒伐他汀。
总之,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脂水平, 有助于降低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1]刘兆奕, 刘丽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因子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临床荟萃, 2013, 6(1):14-16.
[2]吴丁烨, 冯健, 尤华彦, 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的比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4(1):52-56.
[3]高远, 关启刚, 孙宇姣,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的效果对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5(3):235-239.
[4]苏强, 李浪, 文伟明, 等.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 9(6):420-422.
[5]杨文, 刘洁云, 秦雷.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6(7):621-623.
[6]陈翀昊, 王广燕, 苏衡.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10(2):126-128.
[7]王丽娟, 陈还珍, 王芳, 等. 国产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1, 10(3):141-1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94
2015-07-13]
252600 泰山医学院附属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