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

2015-03-11 02:55张小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纤颤心房消融

张小涛

评价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

张小涛

目的评价分析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有二尖瓣手术指征且合并有慢性心房纤颤的患者,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实施瓣膜置换的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 对照组患者实施瓣膜置换, 全部患者术后均采用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尿发生率、引流量以及总输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病死率、心脏停搏时间以及二次开胸率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发现, 研究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慢性心房纤颤患者过程中, 在实施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转复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心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二尖瓣手术;射频消融;慢性心房纤颤;疗效

心房纤颤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属于常见性症状, 尤其是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一半以上患有心房纤颤。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心房纤颤时间的延长, 会导致传统药物治疗或电复律的成功率显著降低。因此, 寻找一种有效治疗心房纤颤的方法成为临床上研究的热点课题。射频消融治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心房纤颤的方法, 具有安全、高效和简便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为了探究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 本文主要对本院收治的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因发生二尖瓣病变且合并慢性心房纤颤而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60例。研究组男25例, 女35例;年龄25.7~64.3岁, 平均年龄(46.2±6.8)岁;心房纤颤时间0.5~16.5年, 平均时间(10.2±2.5)年;发生左心房血栓患者28例。对照组男26例, 女34例;年龄23.5~65.8岁, 平均年龄(45.4±7.4)岁;心房纤颤时间为0.5~18.4年, 平均时间为(11.2±3.2)年;发生左心房血栓患者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房纤颤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下在胸部正中切口实施手术, 瓣膜手术以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全部利用传统的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在窦房结构功能正常后实施射频消融治疗, 主要消融方法为:确定患者消融的步骤主要为双肺静脉根部-Marshall韧带-左心耳-肺静脉消融环连线-左肺静脉到二尖瓣环、左心耳连线-右心房、下腔静脉-冠状窦口至三尖瓣后瓣。将双极射频头夹于患者的心肌组织上实施消融, 直到仪器报警停止, 根据患者的病情, 可以酌情消融2~3次。消融结束后, 留置心外膜起搏导线。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手术后, 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后送患者至心外ICU进行监护治疗, 采用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监护和处理,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送到普通病房进行持续治疗。手术后, 患者的起搏器程控心律为90~100次/min, 静脉注射胺碘酮, 维持滴注速度为1.0~1.5 μg/(kg·min), 在患者气管拔出后, 口服胺碘酮, 第1周服用3次/d, 0.2 g/次;第2周服用2次/d, 0.2 g/次;第3周起服用1次/d, 0.2 g/次, 连续服用3个月。全部患者在手术后抗凝治疗华法林剂量和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5。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结束后, 医院于1、3、6、9、12个月对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及凝血功能进行检查, 以后6个月复查1次, 连续随访1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手术过程中,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发生血红蛋白尿例数、术后引流量以及总输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心脏停搏时间、二次开胸、Ⅲ度房室阻滞以及术后死亡等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后, 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心功能改善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血红蛋白尿(例)术后引流量(ml)总输血量(ml)心脏停搏时间(min)二次开胸(例)Ⅲ度房室阻滞(例)术后死亡(例)研究组 60 40a 482.2±180.5a 1405±305.7a 68.5±17.5 3 1 0对照组 60 5 356.2±174.2 1257±280.6 65.7±20.4 4 0 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指标对比(±s, 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指标对比(±s, n)

注:两组比较, 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左心房内径(mm) 左室射血分数(%) 肺动脉收缩压(mm Hg) 心动能Ⅱ级研究组 60 40.6±7.6 57.5±6.8 35.1±4.8 58对照组 60 46.2±10.5 52.5±5.9 40.3±6.7 49 P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后随访心房纤颤恢复对比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42例, 恢复率达70%, 而对照组窦性心律恢复24例, 恢复率为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房纤颤在二尖瓣病变患者中发病率非常高, 而单纯使用瓣膜手术难以使窦性心律恢复, 手术后心房纤颤持续发生率达80%以上, 药物治疗差。而射频消融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射频能量稳定的热损伤性能以及良好的穿透性, 阻断产生和维持心房颤动的折返环, 以阻断组织的电传导, 有效防止了心房纤颤的发生[2]。经研究发现, 采用射频治疗患者成功率显著提升, 且经过治疗后不会损伤患者心房的收缩功能, 该手术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本次试验中, 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二尖瓣手术的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心功能改善等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且窦性心律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1]陈如坤, 陈勇兵, 王永清, 等.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的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 9(5):264-266.

[2]李菲, 孟旭. 术前左心房内径对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的影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1):38-42.

[3]陈光献, 唐白云, 张希, 等. 心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 17(1):65-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68

2015-06-09]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

猜你喜欢
纤颤心房消融
消融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心房破冰师
心房纤颤的问题
和肽素在快速心房纤颤中的临床研究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
低功率射频消融在体外消融中的实验研究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