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比较分析

2015-03-11 02:55杨广杰卜一多周炳康陈有肖亮郭庆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常压单侧负压

杨广杰 卜一多 周炳康 陈有 肖亮 郭庆功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比较分析

杨广杰 卜一多 周炳康 陈有 肖亮 郭庆功

目的比较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87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44例)与B组(43例)。两组均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A组行负压引流, B组行常压引流, 比较两组术后失血总量、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失血总量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与术前Harri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 h、24 h、48 h引流量均少于B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负压引流与常压引流相比失血量与引流量均更少, Harris评分升高幅度更大, 为伤口引流理想方式, 具有较大应用与推广价值。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引流;常压;负压;出血

作为晚期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终末治疗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较好效果, 目前已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娴熟。但术后受到关节截骨、扩髓后局部解剖特殊性及软组织损伤等因素影响, 关节内易发生出血问题[1]。有回顾性研究显示[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血肿与出血发生率不断升高, 而大量出血会形成血肿而导致伤口张力增加, 最终引发纤维瘢痕粘连、延迟伤口愈合等严重后果。目前临床在术后引流对手术效果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研究[3], 医师也多根据自身喜好确定术后引流方式。本文以本院收治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 对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的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87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初次行全髋关节手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机制异常者;髋关节翻修或感染者;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或糖尿病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者;依从性差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与B组(43例)。A组男女比例26:18, 年龄47~67岁, 平均年龄(58.3±5.5)岁。B组男女比例27:16, 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8.1±5.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均于创口处放置硅胶引流管进行引流, 回病房后与引流袋连接。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管。

1.2.1 A组行负压引流 具体将伤口新型引流管与无菌硅球相连接, 使用前先排出硅球内空气让其呈负压状态, 连接后固定妥当。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 引流量用量杯记录。

1.2.2 B组行常压引流 具体将引流管与一次性无菌引流袋相连接, 引流袋挂于床边, 确保高度为低于伤口水平50 cm左右, 利用重力及伤口渗血所形成自然压力进行引流,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每日进行更换。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①术后出血情况, 包括失血总量、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的比较;②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的比较;③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的比较;④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表浅感染、异位骨化、切口内血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与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的比较 A组失血总量少于B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与术前Harri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 h、24 h、48 h引流量均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与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与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s)

注:与B组比较,aP<0.05

时间 例数 Harris评分(分) 失血总量(ml) 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g/L)术前 术后A组 44 43.2±6.6 83.1±7.5a 1554.3±108.6a 21.4±5.6 B组 43 43.6±6.0 73.7±6.8 1691.4±143.3 20.6±5.9 t 0.296 6.120 5.037 0.649 P 0.768 0.000 0.000 0.518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比较[±s, 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比较[±s, n(%)]

注:与B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不同时间的引流量(ml) 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A组 44 222.6±50.1a 301.4±62.2a 46.8±18.6a 3(6.8) B组 43 366.5±43.3 478.6±50.7 60.4±14.5 5(11.6) t/χ2 14.319 14.546 3.797 0.020 P 0.000 0.000 0.000 0.887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暴露范围较广, 且受到出血量多、关节周围软组织渗血、髋臼松质骨外露等因素影响, 因此术后患者会受到较大创伤[4]。临床上多数骨科医生会在术后应用引流管以防止创口内血肿形成、减轻伤口张力, 以此避免不良愈合并减轻术后疼痛, 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尽快康复[5]。但临床上对引流方式的选择比较随意, 相关对比研究也较为缺乏。

本研究以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A组采取负压引流, B组行常压引流, 结果显示负压引流组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压引流组, 失血量为(1554.3±108.6)ml, 明显少于常压引流组, 且术后Harris评分升高幅度也大于常压引流组, 优势明显。负压引流在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中较为常用, 但对于引流负压力的确定则缺乏有效依据[6], 因此不同引流负压力所致失血量的不同也被忽视。有学者提出[7,8], 引流负压力值及是否出现中断情况对关节腔内积血引流效果有直接影响, 并提出以60~80 kPa作为最佳引流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 常压引流方式与负压引流相比, 术后失血量更高, 提示采取该种引流方式患者术后出血量会增加, 更易发生贫血。原因在于新型引流管负压球内负压持续吸引, 切口内有渗液会被负压引流出来, 故能减轻水肿, 减少渗液淤积, 另负压引流装置为密闭系统, 容积有一定限度, 无法进行自身调节, 球内引流液越多, 负压压力就会随之降低直至消失[9,10]。引流过快或无法及时形成负压就会产生正压, 伤口内压力增大, 继而加重创口内出血,若无法及时吸出渗血, 还可能因此而导致引流管被堵塞[11]。此外, 若伤口内形成血肿还可能引发假体周围感染、水肿愈合困难等问题, 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假体翻修, 故要求及时清理引流液, 保持持续负压很重要。而常压引流方式主要依靠重力及渗血自然压力进行引流[12], 压力不会随引流量增加而升高, 亦不会出现正压形成情况, 故一旦有凝血形成,引流容易堵塞, 术后失血淤积于切口处, 容易引起切口肿胀、感染。需要注意的是, 细菌在血液中易繁殖且速度较快[13],因此采取常压引流需每天对引流袋进行更换, 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以免发生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负压引流与常压引流相比失血量与引流量均更少, 且Harris评分可获得更大幅度提升, 为理想伤口引流方式, 值得应用与推广。

[1]刘德胜, 王东春, 刘淑娟, 等.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预测液体治疗反应性的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8(3):223-226.

[2]赵江莉, 邬培慧, 徐光青, 等.单侧全髋关节置换后遗症期的下肢步态参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7(13):1981-1987.

[3]彭明清, 李敏, 李远, 等.单侧腰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重庆医学, 2012, 41(22):2258-2262.

[4]黄绍贤, 卢家灵, 徐鸿育, 等.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80例.广西医学, 2011, 33(1):41-43.

[5]韦庆军, 赵劲民, 陆荣斌, 等.以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35):6500-6503.

[6]熊朝晖, 陈运良, 秦素兰, 等.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四川医学, 2014, 18(9):1165-1167.

[7]董航.单侧腰麻对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循环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5, 6(1):76-78.

[8]杜俭英.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比较分析.护理学杂志, 2011, 26(16):40-41.

[9]梁旭, 刘粤, 杨铁毅,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囊保留与否临床对比研究.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 35(2):116-119.

[10]袁相伟, 王义生.全髋关节置换后夹闭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7(26):4125-4130.

[11]陈建常, 欧勇.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比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14):1397-1401.

[12]李伟.应用抗凝药条件下全髋关节置换后自体引流血的回输.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7(44):7066-7070.

[13]汤俊峰, 尚希福, 胡飞,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比较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4): 319-3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38

2015-06-08]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5A320052);河南大学科研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12YBZR016)

475000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郭庆功

猜你喜欢
常压单侧负压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常压储罐失效后果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肌力平衡疗法的临床研究
常压衬胶容器设计技术研究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