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康
营养难,难营养。
如今人们都开始追求饮食上的营养和健康,可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所谓健康饮食习惯只是人们自己的饮食习惯而并非正确的饮食习惯。谁都想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但有时又不知不觉陷入了饮食的误区。
“饮食误区”并不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就像做错题目需要纠正一样,认清误区,改正就好。本文为大家揭示几类常见的饮食误区。
食物相克可信吗?
“食物相克”一说可谓是由来已久了,每个人都能道出一些五花八门的相克食谱,有人还将“相克”的食物图表挂在厨房提醒自己。
在“食物相克”的食谱中,虾与维生素C同食等于吃砒霜的传言流传最广,也最骇人听闻,被称为“杀人食谱”。在电影《双食记》中,一位绝望的主妇利用这一“相克食物”杀人,从此让很多人吃虾后不敢再吃水果。然而,事实是怎样呢?
海鲜+维生素C=砒霜?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低,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
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学价(化学价是一种化学结构的表示方法)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从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人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会导致人体中毒。
“高剂量的维生素C”的概念是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相当于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所含维生素C的总和,或34个梨,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
因此,要想让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海鲜中的五价砷发生反应产生“砒霜”,恐怕只有在实验室里,通过人为控制的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在吃海鲜的同时是可以食用水果和蔬菜的,只要水果不超过上述的量(恐怕也没有人能够超过)是没有任何危险性的。但是,如果在大量吃虾,特别是可能被严重污染的虾的时候,再一次性服用5片以上的维生素C(每片含维生素C100毫克),从理论上看是有可能导致“砒霜”中毒的,事实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从绝对安全的角度考虑,人们吃海鲜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吃新鲜的海鲜。
2.金属类元素容易沉积在海鲜的头部,所以尽量不吃虾头、鱼头。
3.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条件下,要谨防海鲜类食物腐败,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蔬菜和水果的饮食卫生。
4.尽量从蔬菜和水果中获取天然的维生素C,这是摄取维生素C最合理和最安全的途径。
5.未经医生允许,不要长期(超过2周)吃大剂量的维生素C片。医学研究表明,并非服用维生素C越多越好。一次性服用维生素C药片超过4片(400毫克)或每日服用总量超过600毫克,不会增加药效,吸收率也不会增高,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结石,使一些疾病的症状加重,如痛风等。
所以,正常情况下,日服维生素C片不宜超过4片,一次不宜超过2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感冒等,可在短期内适量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但从长远考虑,仍以平衡膳食为最好的营养素来源。
“菠菜豆腐”、“黄瓜番茄”吃不得?
食物中的部分营养素之间互相作用进而影响吸收是事实,比如菠菜中的草酸可以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降低人体对豆腐中钙的吸收。可是,如果你早上喝了牛奶,中午吃了菠菜,菠菜进入了胃肠后一样会沉淀牛奶中的钙。
人们吃菠菜豆腐并不仅仅是为了其中的钙,从钙吸收的角度这个组合是不太合理的,但是从蛋白质的角度,这个组合又是合理的。菠菜豆腐这一组合并非不能吃,为了“趋利避害”,在炒菠菜豆腐的时候,将菠菜先用水焯一下,可以将其中30%的草酸去掉,这样再与豆腐结合,就不太容易形成草酸钙了。
近两年,关于“食物相克”的种种说法中,“黄瓜和番茄不能一起吃”也比较流行。
对这种观点的解读是:黄瓜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C的物质——维生素C分解酶,而番茄是含维生素C很高的食物,如果黄瓜和番茄在一起吃的话,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就会把番茄中的维生素C分解、破坏掉,从而影响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因此,黄瓜和番茄不能在一起吃。
然而,这种说法正确吗?答案是:不正确。
维生素C分解酶要想破坏维生素C是需要一定的“温度环境”的,因为维生素C分解酶要产生作用对温度是有要求的,它只有在50℃左右才具有“活性”。维生素C分解酶不耐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还没等它去破坏维生素C,自己很快就被破坏掉了。温度每下降10℃,酶的活性也会消弱1/3~1/2,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维生素C分解酶是产生不了多大作用的。
如此看来,当凉拌黄瓜时,一般温度为20℃~30℃,在这个温度,被激活的维生素C分解酶连一少半都到不了;而如果是黄瓜炒鸡蛋或者用黄瓜做汤,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因为不耐高温已经先被破坏掉了。
由此可见,在理论上维生素C分解酶可以破坏维生素C,但这种破坏是需要条件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具备这种条件的概率很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番茄并不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的食物。
维生素C排行榜一览表是按100克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由多至少来排序的,100克的番茄中维生素C的含量仅为14毫克,蔬菜中的红辣椒、柿子椒、菜花、苦瓜、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都要高于番茄。
如果仅仅因为惧怕维生素C被维生素C分解酶破坏而不在一起吃黄瓜和番茄,着实还轮不到番茄这种食物。所以说,“黄瓜和番茄不能在一起吃”的观点不仅没有道理,也没意义。
维生素C排行榜一览表
在生活中,不要把吃搞得那么复杂,理论上可行的化学反应,在人体内绝不会产生“1+1=2”的效果。
“以形补形”有依据吗?
“以形补形”毫无科学依据所言,人们不要道听途说,小心把自己变成了诸多“以形补形”的试验品。
所谓以形补形实际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部分补充有效,与“形”无关,实际是其中营养素的作用。
以治疗贫血为例,吃动物血确实可以补血,同时还可补铁,但这不是所谓的“以形补形”。猪血、鸭血为比较常见的动物血,它们富含蛋白质、锌、铁、维生素B2以及食用价值较高的三价铁等营养成分,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从而起到补血、补铁的功效。
人们在吃动物血补血的时候要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猪血、鸭血有些是人造的,比如用少量的猪血和生粉、甲醛、色素、工业盐等炮制出的“人造猪血”,这种食物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有四类人群最适宜吃动物血:
1.失血过多的人:建议女性朋友在经期过后吃些动物血。
2.怀孕中后期、产妇以及正在哺乳的女性。
3.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
4.偏食的儿童:小孩不愿意吃饭的时候,换着花样做些动物血给他们吃,味道很好,可以防止发生儿童缺铁性贫血。
虽然动物血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如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是不能吃动物血的,因为他们本身体内的铁含量已经超标,相反他们需要吃清除体内铁质的药物。
关于所谓“核桃补脑”,也并非跟形状有关系,更主要的是核桃中的营养素起到了作用。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100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5克~20克,脂肪60克~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这些对维护全身及大脑组织健康是有益的。
但是,核桃仁毕竟是富含油脂的食物,不宜过量进食。核桃仁的食用量,控制在5个~6个或20克~30克为宜,建议不要在睡前2小时食用。
害人的“以形补形”
“以形补形”不是有一定的风险,而是有很大的风险。
例如,被称为“腰花”的猪肾,被很多人认为是“壮阳”的食物。不少男性钟情于在烧烤时来上几串“腰子”,认为它是壮阳之宝。在吃啥补啥的想法之下,这种食物就变得受欢迎起来,并且承担起了那些它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现在就要提醒大家,吃多了“腰子”小心不育。
猪、牛、羊等的肾脏里面均含有不同数量的重金属镉,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肾脏、肝脏和生殖功能的危害,不仅会造成精子的数目减少,还可能会因镉对染色体的伤害,造成受精卵不易着床,影响受孕。
猪脑中虽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但胆固醇、脂肪含量也非常高,每100克猪脑中,胆固醇含量达到2500毫克,是同等量鸡蛋黄的8倍左右。
有慢性病的人不建议吃这类食物,如患有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本身就要限制胆固醇、脂肪的摄入,而肾功能不全者本身就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倘若还进食猪脑这类食物,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因此建议远离此类食物。
蛋白质越多越好吗?
蛋白质是维持和修复机体以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它不仅影响机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血红蛋白的生成等多个方面。
然而,蛋白质绝不是越多越好,蛋白粉也绝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一般脑力劳动者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为每千克体重1.0克,正常合理的膳食就足以满足一个人基本的蛋白质需求。
食用蛋白粉的四个误区
首先,可以明确指出,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
健康成人所需的蛋白质为每日50克~70克,约合每千克体重1.0克,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每日进食适量的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1袋~2袋鲜牛奶或等量的酸奶、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和2两~3两豆类制品,就足以补充健康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卖二三百元,那么如此昂贵的蛋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它是提纯了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的粉剂或上述几种蛋白组合体构成的粉剂。
蛋白粉的主要作用是纠正机体的蛋白质营养不良,主要适用于下面三类人群:
第一类,创伤,烧伤,大面积皮肤溃烂,感染,多发骨折,糖尿病胃动力障碍,心脏病合并恶病质,肺结核,慢性肝炎,做过外科大手术,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因为这些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处于重度亏损状态。
第二类,神经性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蛋白质的摄入或吸收存在不足。
第一类和第二类患者在经医生确定肠胃功能允许时,可以口服蛋白粉。
第三类,是处于某些特定阶段的人。比如孕妇、乳母和胃肠道功能较弱又进食少的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可正常进食者,一般不需补充蛋白粉,除非是处于大运动量锻炼期间,或是学习压力很大,或是因为挑食或素食无法从饮食中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还是强调以自然膳食为主,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禁用蛋白粉的。包括对蛋白粉成分过敏、胃肠功能不允许、胃功能衰竭、处于禁食状态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和高位肠瘘患者等。糖尿病患者要适当降低蛋白质的摄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降到0.6克。
一些蛋白粉的消费者或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或是受到广告的鼓动,赋予了蛋白粉太多的“超能力”,产生了一些误区。
误区1:靠蛋白粉减肥
在一些减肥爱好者中间,有一种“高蛋白减肥法”曾经流传很广。这种减肥法的核心是,只吃蛋白粉等蛋白质食物,不吃脂肪和糖类。这样的结果是,蛋白质过量,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严重缺乏。长此以往,会引发贫血和营养不良,结果很可能是减肥未果身先伤。
误区2:靠蛋白粉长个、长智力
一些家长认为蛋白粉是好东西,多吃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子、长智力。其实,孩子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蛋白粉所能提供的蛋白质,只是整体营养中的一部分,它既不能够,也不应该替代其他营养素。相反,大量进食蛋白粉,可能会对孩子稚嫩的肾脏和肝脏造成无形的、严重的负担。
误区3:靠蛋白粉增强免疫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抵抗力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机体自身的调控,适宜的能量摄入,合理而完整的营养素构成。显然,单靠蛋白粉是远远不够的。不仅不够,如果不好好吃饭而单纯依赖蛋白粉,只会使抵抗力受到损害。
误区4:靠蛋白粉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单靠蛋白质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适宜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再多的蛋白质对胎儿生长发育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会加重孕妇的内脏负荷。
蛋白质绝非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正常的饮食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补蛋白粉,就可能引发蛋白质摄入量超标,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高蛋白负荷”的状态,对身体还会产生不利影响。
1.吃多了浪费
从某种角度看,蛋白质吃多了是一种浪费。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体内是“不过夜”的,过多摄入的蛋白质会经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
2.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高蛋白质摄入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例如,长期摄入高蛋白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能因此加速肾脏的老化和损害。
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可能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量每增加1克,就会导致1.75毫克的钙从尿中丢失。长期的高蛋白摄入,将使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
3.造成营养结构不合理
抬高了蛋白粉、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使人偏废其他食物,难免造成营养大厦的平衡倾覆。人可能会不好好吃饭,以为多来几勺蛋白粉就好了。造成能量缺失会使蛋白质被迫作为“柴火”燃烧来供能,不能发挥蛋白质构成生命活性物质的功效,补充的蛋白质大材小用,也就没有意义了。另外,如果人体缺乏某些维生素也会使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正常代谢。
食物分“酸碱”?人体分“酸碱”?
食物的确有酸性、碱性之分,但事实上,给食物分酸碱毫无意义,因为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不会因为某种食品发生明显的改变。
传播“酸碱体质说”最大的动力来自利益,这一“理论”反复被提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销自己的商品。饮料、螺旋藻、营养保健品等商品都炒作过自身的“弱碱性”,声称通过饮用或服用就可以平衡体内的酸碱性。人体不同的体液有不同的酸碱度,无一能直接等同于体质酸碱性。
食物分“酸碱”吗?
这个问题的确带有点迷惑性,但越是这样,越有必要给予澄清。
一般认为,凡是含氯、硫、磷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肉类、蛋、啤酒等,属酸性食物;含钾、钠、钙、镁元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绿茶、豆类等,属碱性食物。从根本上讲,所谓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不是由它的味道来决定的,这与味觉、直觉的酸味食品是两回事。例如橘子、番茄、红果、葡萄等吃起来酸,但是其最终代谢产物是碱性;醋,虽然很酸,但也是生理碱性食品。
所谓的“碱性食品”能保健并非因其“碱性”属性,而是那些被推崇的“碱性食物”中,如蔬菜、水果等对一些慢性疾病有预防作用,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碱性作用,而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
若按照“酸碱体质说”的饮食观念,纠正“酸性体质”靠每天喝些绿茶、苏打水就可以解决问题,完全不用大费周折去吃各种“碱性食品”。而事实上,即便是苏打水对人体体液酸碱度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一种食物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它们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也会产生多种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随意指定一种代谢产物来认定原来食物的酸碱性属于想当然,这样的划分方式有时还会自相矛盾,导致同一种食物既是“酸性食物”又被认为是“碱性食物”,难以自圆其说。
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都合理、适量地摄取,而不必过分去在意食物的酸碱性。
“酸碱体质”易得癌?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给人体分酸碱性,人体酸碱性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伪科学,绝对不存在酸性体质容易患癌症的问题。
人体体液有很多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包括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都属于体液。不同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且相差很大。胃酸的pH值在1到2之间,属于强酸;而血液pH值可以达到7.45。即便是同一种体液,由于环境的不同,自身酸碱度也会存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例如正常的尿液pH值就在5.0到7.0之间,其酸碱度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吃肉、蛋、奶时,pH值会偏低一些;吃蔬菜、水果则会相对偏高一些。但尿液的酸碱度是肾脏“调节”的结果,而且作为被隔离在膀胱中的排泄物,是不会影响到人体机能的。
肿瘤确实会导致肿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但反之不成立,并不是“酸性体质”的“恶因”诱发了肿瘤。
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此外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人体内酸碱无法通过饮食等其他方式调节。事实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一味追求人体环境的酸碱性反而不可取,很多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偏碱性的,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
伪科学在传播中常常加入一些夸大其辞的元素,比如酸性体质易致癌的传言,使得人们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放松对谣言的戒备,从而使其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