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其实不是医学问题

2015-03-11 19:38刘端祺
癌症康复 2015年4期
关键词:安乐死医患医护人员

□ 刘端祺

周一的清晨,六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了。这个时候的电话必有急事,我赶紧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的是不成句的诉说和断断续续的抽泣。这是一位治疗了五六年且状况一直不错的乳腺癌患者,只是一个月前,查出来骨转移,刚刚换了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疗效还在观察。待她平静后,我才从她的叙述中得知,她今天预约的门诊不来了,原因是“活着没意思,不想治了,想找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商量安乐死”,再追问,她就不说话了。我赶紧告诉她,“安乐死不是医学问题,哪个医生也解决不了,还是按原计划到门诊找我来吧。”

她终于听从了我的劝告,如约来到门诊,委屈地述说了她想“安乐死”的理由。原来,作为单亲母亲,他对儿子有很强的依赖,希望儿子陪自己去医院,但被儿子以“怎么不早说,今天工作忙,没时间陪”为由拒绝了。她因骨转移疼了一夜,感觉儿子如此不体贴,一种失落和绝望之情油然而生,便想到了安乐死。听了一番劝解之后,她稍微冷静了一些,决定按照我的建议,在继续服用内分泌药物和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到心理科进行了咨询,服用了一些抗焦虑药物。一年多过去了,她的病情大有好转,还帮着儿子照看孙女,尽享天伦之乐之余,电脑游戏也玩儿得不错,再也不提什么安乐死了。

当晚期癌症患者在延长生命和减轻肉体、心理乃至社会交往的痛楚这两个治疗目的发生矛盾时,医生往往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常有晚期肿瘤患者像这个患者一样,提出要求实施安乐死,原因大致有:不堪病痛折磨,生不如死;因病致贫,连累家人;患病后社会地位骤降,情绪失落抑郁;家庭变故,失去亲情等等。我常常在和这些患者聊天的过程中问他们:“如果我帮你解除了疼痛、找回了亲情和自尊、报销了医疗费用,你还会要求安乐死吗?”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当然不会了!”可见,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是人之常情,即或是考虑过安乐死的人也不愿意随意了断自己的生命,在横亘于他与生命之间的藩篱拆除后,他当然会回来拥抱生命。

其实,安乐死背后隐藏着人类自身道德困境的深层次矛盾,已经远远超出医学的边界和医生的所能。即或是在个别国家或地区,法律虽然允许“安乐死”,也只是在现阶段万般无奈情况下,提供给病痛实在无法解决、生不如死患者的一种人道选择,而且对此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规定。至于我国,目前还没有面向重症患者的任何法律条文规定可以实施安乐死。

由此可见,安乐死主要是法律问题,不是医学行为,医生不是安乐死的决策者。

医生这个职业所规定的尊重生命、护卫生命、治病济世的神圣职责,要求我们不可能主动为安乐死搭建平台,所以,安乐死不应“被医学化”。即使在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为数极少的个案中,医生也只是作为法律机构决定的专业执行者而参与其事。

在医患双方道德水平较高、文化认同感较强、医疗技术保障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医患之间还是比较容易形成信任关系的,这种信任是讨论安乐死的基础。尽管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但这种在医患之间的信任感仍然是当前医患关系的主流,相当多的患者表示,和自己的亲友相较,更愿意和医护人员讨论生死问题。我非常感谢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位患者的信任,在产生死亡念头的第一时间想到了与医生交流,应该说,这是她聪明的选择。

自称“以生病为职业”的作家史铁生说过:“死亡是迟早会到来的节日”,这是他在长期截瘫、久治不愈后于病榻上的哲思。不少长期患重病的人其实也都有此禅悟,主动与自己的医护人员探讨过死亡问题。必须承认,我国医学院校目前少有关于死亡的专门教育课程,面对患者的提问,我们的医护人员常常是“话不知道怎么说,事不知道怎么做”,只能说些很不专业的套话,让患者失望。

对于公众疾病观、生死观的教育,医护人员责无旁贷,这是医疗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医学的本质和内涵。毕竟安乐死需要以严格的医学技术和医学伦理作为判别标准,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学习,以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告知患者关于死亡的正确理念、现实可行的治疗策略;征求患者对临终或濒死阶段的治疗和抢救措施的意见;与患者敞开心扉,共同增加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的感悟,共同面对死亡,共同成长,从而满足患者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愿望。

因此,安乐死虽然不是医学问题,但又是一个应当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讨论的重要问题。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在生命的终点到来之时,都需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克服对死亡恐惧茫然的心理,做到人有尊严,心无牵挂,身无痛苦,灵无恐惧地离世。这时,医务工作者很可能是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和最好的帮助者。

猜你喜欢
安乐死医患医护人员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相守70年 同日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