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生态治理对策研究

2015-03-11 03:53谷中祎韩崇宁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黑龙江省

谷中祎 韩崇宁

摘 要:当前,黑龙江省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等。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生态问题,主要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优化产业结构、要发展新能源、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进行生态治理。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76-02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的综合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缓解黑龙江省当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实状况,实现资源节约代用、低碳经济发展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黑龙江省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生态治理体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环境治理机构的成立时间比较晚,直到1979年才成立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是主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2008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设立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黑龙江省的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环境治理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城镇化建设规划城不够系统,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不足,政策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各项生态治理政策缺乏有机配合。第二,政策的执行力低。环境执法的力度不够,未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导致环境问题一直很难控制;同时,行政处罚不够规范,很多事件以罚款告终,但并未解决环境问题。第三,权责不明确。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的规定环保部门的职能,也未明确责任,结果导致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二)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单一

生态环境治理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传统的管理学把政府定位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并且长久以来作为唯一主体。所以,黑龙江省的环境治理职责一直是由政府承担的,但现阶段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每年政府缩头入资金都在增加,但可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治理结果不容乐观,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公民、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行动中。当前的环境治理模式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行政手段的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非经济利益性、封闭性,这些特点使得行政手段具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但很多时候只是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三)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黑龙江省也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资金投入量明显不足,表1是黑龙江2003—2011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情况。

二、黑龙江省生态治理对策

(一)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黑龙江省教育、文化方面比较落后,农村人口比重大,生态文明意识薄弱,为了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让民众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对公民进行生态教育,让公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关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政府应承担宣传教育的工作,应采取多种手段面向全体公民进行宣传教育。比如,在基础教育中加入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电视上播放环境保护的广告、讲座;利用网络进行推广教育等等。政府要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媒介,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树立新的生态观念,生态不再是单一的考虑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必须是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利益。将城镇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效的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出其承载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环境共同发展。最后,要落实到行动上,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只有让公众切身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才能说明公众成功的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过程中,政府也可以运用政策指导、法规支持等手段。

(二)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属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主要是资源的初级加工,耗能高、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分配不均衡、技术水平落后,这些无疑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形成制约,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优化展业结构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措施:第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加强科技创新,用高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要把农业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以农副产品作为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路、铁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优化提供有利条件。第三,加强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教育。2012年黑龙江省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是2.44%,必须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成人教育、定期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把人力资本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用高科技引领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瓶颈阶段,必须通过高新技术寻找替代产业,解决当前的资源危机。第五,利用生态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创新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减少当今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产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新能源

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但这些传统能源的贮存量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较,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新能源具有节约资源的作用,新能源是对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传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储备量已经匮乏,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开采困难。其次,新能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传统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2012年,黑龙江省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是521 896吨,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是783 753吨,粉尘的排放总量是655 869吨,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是10 377亿立方米。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不仅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当今的温室效应、雾霾等都与传统能源的使用有密切关系。2011年,黑龙江省对环境治理的投资总额是56.1亿元,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占GDP的比重是1.21%。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新能源具有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的优势。每年大约有17.8亿千瓦的太阳能辐射到地球上,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利用太阳能可开发500—1 000亿度电。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必须在资金上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在政策上对新能源开发应予以大力支持,必须着重发展新能源。

(四)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经济发展缓慢,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2013年,环境建设投入总额为26 755.94万元,其中节能环保13 377.97万元、环境保护管理事务757.09万元、环境监测与监察101.71万元、污染防治10 500.09万元、自然生态保护123.62万元、污染减排1 895.46万元,占2013年黑龙江省GDP(14 800亿元)的比重为0.018%,所占比重非常小,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应将环境保护投资计划列入到黑龙江省重点发展中,对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环境保护投资所占的比例。二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在上产过程中会产生对水、大气、土壤等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必须严格要求企业及个人对相应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企业、个人必须具有完善的处理设施,政府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系统,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较高的的罚款。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政府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政府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为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制定相关的政策,如税收、信贷等,奖励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企业,鼓励企业注重环保投资。

收稿日期:2014-11-19

作者简介:谷中祎(1989-),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韩崇宁(1990-),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