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学本课堂,渐思渐进

2015-03-11 09:15赖丽珍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导学名著学案

赖丽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最突出的便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也从学生机械地获取知识,转变成为学生提供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自主发展机会”。“导学案”便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近两年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一直为正确使用学案而努力着。一路走来,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我在备感困惑的同时也体验着自我否定和破旧求新的喜悦。

一、初设计,思导学,路在何方

2012年3月的一天,师傅章师亚打来电话,要我准备一节课(课文已定好,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是跟外县的一位老师作同课异构,并且就安排在下一周。接到电话后,我一下子懵了。在跟随师傅学习的三年中,虽上过不少课,而且每回也都这么突然,可那时都是由自己来决定课文的。而这次是课文定好的,还要同课异构。说实话,这真叫人有点害怕。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找到课本,看看导学案该如何下手设计。翻开课本一读,我倒抽了一口冷气:《景阳冈》2500余字,13个自然段,占课本6页,还是一篇略读课文。面对这样的课文,我“疑云”顿生——

首先,文章不仅篇幅长,而且文字生僻,为古白话文,学生通读一遍就需要10多分钟。略读课文一般要求一课时完成,导学案该如何实现“长文短教”?

其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然而,学生对于这类古白话文的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老师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实现自我阅读、自我发现,导学案又如何体现“学法指导”呢?

第三,这是一篇经典名著。在现行语文教材中,选编古典小说名著片段,对于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和文言语文的习得,都有相当的助益。尤其是这些片段都选自我们耳熟能详的、在中华古典小说中熠熠生辉的名著,其艺术造诣和语文学习价值远远超过了一般选文。那么,导学案的主问题又该如何设计呢?

我陷入了沉思。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感到竟有如此的困惑!

二、乍尝试,思导学,误在何处

我反复研读课文,并认真研读了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梳理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个单元训练重点是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景阳冈》一文故事情节学生都清楚,理解内容不难。那么,感受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全面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应该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此,“人物鉴赏”应是课堂的主线。该如何进行人物鉴赏呢?

经过梳理之后,我确定了以“人物评价导读单”为抓手的教学策略。导读单共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以表贯穿。

第一板块: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完成“武松人物评价表(一)”。如下:

这样,通过“表”把课堂和课文贯穿起来,以提高学生读文的效果和行课的效率。三张评价表,第一表是“整体了解”,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第二表是“重点探究”,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第三表是“主体表达”,渗透人物评价的方法指导。三个板块各有侧重,也各有深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我是以清初第一才子金圣叹、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百家讲坛名嘴鲍鹏安等人对武松的评价引入“人物鉴赏”教学的,旨在给学生提供范例,对人物评价有个直观的印象,并引导学生研读武松打虎的段落,提炼人物性格的关键词,最后通过渗透“总评+事迹+简单评语”的学法来指导人物评价的写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名著,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想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越学越噤若寒蝉。通过反思,我发现,尽管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是在体会人物性格写法的精妙上,但是越过感性的语言本身而去一味地进行人物鉴赏,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无异于缘木求鱼。

那么,导学案在设计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通过思考,我有了以下的体会。

1.导学是指向“学”,而非指向“教”

对于教学,我们常常会有一些理想化的美好,如恨不能将小说的文学技巧和艺术魅力在课堂上尽情呈现。然而事实是,这样指向于文学鉴赏的课堂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它呈现的是教师对于文本语言艺术完全理性化的思考和审视,违背了小学生学习语文基于直观感性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必须扎扎实实从小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出发,进行适度、有效的渗透。我们的教学也应当顺着这个思路,无论是人物的形象还是文章写法都能直面课文语言。

2.导学是“低入”,而非“拔高”

说到底,学生对这类古白话文的接触还在起步阶段,文本中仍然有大量文言词汇,如“岂不”“但凡”“如何”“请勿自误”等。尽管有一部分较难的词汇课文中有注释,但是很多还是要学生自己联系上下文来意会的。这种语言的理解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小说名著的教学比一般选文更需要坚守语文的立场,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因为对于它的崇拜和亲切感很容易让我们在课堂行进中迷失,或是沉浸在小说情节的探讨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学高于学生的起点。

3.导学是“问题化”,而非“习题化”

好的导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然而大量的习题堆砌会直接把学生误导到做习题上去,从而把教材抛到一边,死记硬背,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事实上确实如此,在课堂中,我首先让小组长带领组员对答案,将第一板块的内容校对完毕。然后,自主研读武松打虎段落后进行小组的第二次对答案,最后全班交流对答案(也就是第三板块的人物评价写作)。整堂课的语文味严重缺失,整节课几乎成了习题分析课。知识问题化的工作由教师包办,没有把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由学生提出,所以,这就失去了“学案导学”的意义。

三、细斟酌,思导学,“效”如何凸显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接下来就要去解决问题。于是,我重新理清了思路,开始重新设计导学案。这一回,我想作如下努力:

1.导学以“趣”为先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那么,导学案首先就要导“趣”。如果在课堂中,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那将是失败的课。所以,在设计上我尽量以“趣”为先。比如“古人资料小调查”“与古人对话”“我来补写古书目录”“七嘴八舌论英雄”等,首先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导学以“法”为重

导学案主要解决的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那么,在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之后,就应该关注“怎样学”。学法的指导就是导学案的重点。为此,我在导学案中设置了“学法导航”,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导航仪,让学生有路可循,有法可依。如:在“我与古人对话”古今异义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意会”“用现代词汇补充”等方法,降低难度;在“我来补写古书目录”这一环节,我则选取本文在《水浒传》中相关章节的回目,让学生进行补写,并“根据主要内容提炼,可以借鉴第27回至32回的回目”。这样的学法提示,给学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对象,让学生顺着“路线图”找到结果,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提升解题技巧。

3.导学以“思”为贵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不应停留在“是什么”的感知上,而是需要深入探究“为什么”,并且学会如何探究。那么,课堂上就必须在大量的文本知识中进行整合,再将最能够考量学生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题目提取出来,形成课堂问题的主线,让学生在这些主线中打开思维,锻炼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因此,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七嘴八舌论英雄”这一环节,抛出“武松是真英雄吗”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管他是不是英雄,学生们通过事例的阐述、性格的剖析,在课文信息的提取中感知人物形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历了一个吸收、内化、表达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感知人物这一点上,也学会了从具体事例中感知人物性格特点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导学以“练”为用

导学案中不可缺少的是训练环节,这是检测导学有无成效的重要环节。这一点所有老师都很清楚,但是往往会将知识技能的迁移变成机械重复的习题堆砌,成为盲目、无效的操练。其实,练习也是需要引导的。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人物鉴赏的方法,那么老师就应该“趁热打铁”,将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将一课习得的能力转化为一类课文学习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迁移练习,如“你能用今天所学的人物评价的方法来评价你所熟悉的名著人物吗?”学生熟悉的名著人物很多,可以运用所学方法去评价他熟悉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学习应该融会贯通。

四、再实践,思导学,度如何把握

基于以上的构想,我的导学案二度设计稿出炉,我也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这次,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堂上非常活跃,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小组讨论,积极性都很高。

然而,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虽然这些问题在之前也碰到过,但未能足够重视。于是,我再度进行了思考。

1.“取”“舍”得当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导学案在设计每项学习任务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哪些内容是课前先学,哪些内容是课中学、课后学;哪些内容是自主学习,需要多少时间;哪些是小组讨论学习,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问题在导学案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预先分配好,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课前布置了先学的是“古人资料小调查”“与古人对话”“我来补写古书目录”三项内容,是以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对人物和课文主要内容有个整体了解。而这三个板块的交流反馈是在课中进行的,课堂上我又让学生充分交流,所以这三个板块就花了整整20分钟,而对于本课“体会人物特点”——重点的教学就显得匆忙了,因此学生学得不透彻,学的内容相对不集中。其实,这三个板块的组内交流反馈完全可以放在课前,课堂上组长只需汇报易错的题目或者意见不统一的地方,这样老师就可以以学定教,讲解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或知识缺陷和漏洞。

2.“收”“放”适度

导学案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学,使学生循着导学案指示的方法、搭建的“梯子”,经过自己、组员、老师的共同努力,最后学会学习,掌握技能。这时,老师的角色应该由“主角”改成睿智的评论员、幽默的主持人、随机的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我总是不舍得“撤退”,下意识地抢夺课堂话语权,对“导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环节内容总是不放心,内心满是忧虑,下意识地就要把问题接过来,对学生进行一番讲述,或者说是灌输,又回到了老路。这种惯性思维还是左右着我的教学行为。那么,教师“什么时候导”“导什么”“怎样导”,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不能“收得太紧”,包办代替,也不能“放得过宽”,成为“放羊式”。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解决好使用导学案的“度”的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的内容,老师就不能多讲,而应该关注学困生,进行课堂上的个别辅导;相互交流等环节老师应该是组织讨论,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重要发言人;学生知识有漏洞的时候,老师就应该纠错并引导。这样才是基于导学案的“学本课堂”。

经过以上的反思,我对导学案又进行了三度设计,将前置预习的内容在课前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然后设计了小组反馈单,对前置学习的情况进行课堂反馈。2014年4月,浙江省小班化教学专家调研团来到我校调研,我第三次执教《景阳冈》,导学案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从再肯定到再否定的历练过程,已经逐渐成熟。课堂上,我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课堂教学从学生机械地获取知识转变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使所有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艺术的魅力。

虽然我对学案导学模式还不是很有把握,有时甚至还会在课堂上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迷茫,但是我相信,只要朝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的。

在“导学”的路上,我愿意且行且思!

猜你喜欢
导学名著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