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丰碑》教学案例的再思考

2015-03-11 09:11虞文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军需丰碑保尔

虞文娟

《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第9期刊登了山东单县王元安老师的文章《对“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思考》。文中,王元安引用了《丰碑》一课的一则教学案例,转录如下:

师:你们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是个关心集体的英雄。

生:军需处长是一个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好战士。

生: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军需处长。因为他也是部队的一员,他解决了别人的棉装,却没有解决自己的棉装。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好,请坐!

生:我也觉得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军需处长。因为人是革命的本钱,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去消灭敌人呢?

师:这是你的体验,有点道理。(点点头,示意这名学生坐下)同学们对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谈得很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王元安提出:“这篇文章真正的价值取向在于歌颂军需处长在军需物资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牺牲自我、关心集体的伟大人格和无私品德,他的精神是一座丰碑,令人崇敬。显然,这个对话教学是不成功的。后面两名(尤其是第四名)学生的见解,从儿童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可他们的认识和缺失教师价值引导的教学,又确实把该课的教育意义冲得烟消云散。这样远离文本价值的解读,即使观点再新、形式再活,其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对王元安老师举的这个案例以及教材编者的观点,我有一些不同意见。如果说得不对,请王老师和教材编者多批评。

首先,我感觉这个案例不够真实。

我认为,这个故事的价值取向是很明确的,凭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不难体会文章基本的含义。从幼儿园起,我们的孩子就接受这种教育,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先人后己、舍己救人、舍己为公、舍生取义,以这些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和故事已学过很多了。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主题的课文有《王二小》《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她是我的朋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个苹果》《给予是快乐的》《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普罗米修斯》《黄继光》《小珊迪》《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半截蜡烛》《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还有,在幼儿园时老师讲了三年的故事,在品德课上老师讲了不少道理,类似的主题应该不会少。通过这么多主题相似的课文的学习,还不懂《丰碑》一课的价值取向,好像说不过去。这些故事蕴含的道德观,学生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但都是知道的,而且深入人心。他们虽然不太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但对别人,他们已经学会用这种标准进行评价了。我想,学生对这篇课文主题的理解,应该不是问题。至少,我教过这课,也听过几次这堂课,没有出现过上面案例中的情景。

所以我感觉,第三、第四位学生的观点,出自学生口中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我感觉第三、第四位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如果上面第三、第四位学生的观点真是出自五年级学生之口,这两个孩子一定非同小可。事实上,这两个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学生说:“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军需处长。因为他也是部队的一员,他解决了别人的棉装,却没有解决自己的棉装。”是的,他自己也是军队的一员,没有解决军中一员的棉装,导致这个人严重受冻(最终还出了人命),他当然难辞其咎。而且这件事,他的上级(也就是那个吼他的将军)还不知道,说明他没有及时汇报情况。工作失职,导致出现死人事故(尽管这个人是他自己),说这个军需处长的工作做得不好,不过分吧。

第四位学生的观点是:“我也觉得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军需处长。因为人是革命的本钱,他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去消灭敌人呢?”这个同学比前一个更厉害。这话太有道理了,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这个军需处长合格吗?学者刘铁芳说:“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在对社会负责的同时,也同样必须对自己承担责任,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生存的正当权利,关照我们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作为一个军需处长,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杀敌?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保护部队里的同志?自己都保护不好,谈何革命,谈何解放全中国?这样的无谓牺牲,有意思吗?这个人的生命观正确吗?

这两位学生的观点不但不错,而且很先进。事实上,要在十年前,社会还没进入到“以人为本”的年代,这样的观点我也想不到。直到最近,随着社会的进步,自己阅历的增加,才逐渐感受到,这位军需处长近乎自虐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他的人生观也是有问题的。

最后,我感觉这篇课文不适合小学生学习。

先讲一个故事吧。作家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有位世伯,“文革”前是工读学校校长,总拿二十四孝为教本,教学生说,百善孝为先,从老莱娱亲、郭解埋儿,一路讲到卧冰求鱼。学生听得毛骨悚然,他还自以为得计。忽一日,来了“文化革命”,学生把他驱到冰上,说道:我们打听清楚了,你爸今儿病了,要吃鱼──脱了衣服趴下吧,给我们表演一下卧冰求鱼——我世伯就此落下病根,健康全毁了。

老莱娱亲、郭解埋儿、卧冰求鱼、割股疗亲……这些故事,跟这个军需处长不是如出一辙吗?这些故事的道德高度,我们自己能达到吗?用这些高尚得有点不正常的故事教育学生,结果也许就是这样的。

也许你会说,这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现在也不讲了。那好,讲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学生读的故事。课标推荐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他为了革命工作,最后把自己整成了残疾人,几乎生活不能自理(瘫痪、失明),还要别人伺候,写个小说还要别人帮着记录。这样几乎是摧残自己的心态,健康吗?这样的人,生命观正确吗?

学者吴思也跟我们很多人一样,十几岁时就读这本书,一样很“受教育”。很多年后,有记者问他:“能不能开个书目,谈谈对你的思想产生影响的书籍。”吴思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的原话如下:

第一本,我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影响极大。十七岁那年,我就把保尔那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名言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二十岁前后,我把这本书放在枕边,经常翻看保尔修铁路的那一段。当时我在山里修路,干的活和保尔差不多,琐碎而艰辛,还吃不饱,很需要用人生意义之类的说法来支撑自己。

可是,六年前我重读此书,竟有不忍卒读的感觉。保尔的偏狭和自负让我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我当年的偶像吗?我竟然努力模仿这种人?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不会向我女儿推荐这本书,我以后也不会再读,除非要挑毛病说坏话。

我不知道,制订语文课标的专家们自己有没有去学保尔,但我确信,他们不会让他们的子女去学保尔。

十几年前,我们都教育学生学赖宁。特级教师薛瑞萍在《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一书里,对学赖宁这件事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是我怀疑——同样的殊荣,教师是否真心愿意让自己的儿女去争取。”现在,“学赖宁”已从学校消失,这是社会的进步。

时常在媒体上看到学生为一点点小事轻生的新闻,这难道和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也许我不该在这里对这位伟大的军需处长说三道四,他的人格也的确高尚得没话说,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不要用这样无视自己生命的故事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猜你喜欢
军需丰碑保尔
童长荣:铮铮铁骨铸丰碑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我心中的英雄
救朱赫来
曝光
丰碑最初不是『碑』
丰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去世
军需社会化保障战时策略研究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